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702【首辅丁忧】

梦回大明春 702【首辅丁忧】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海船一路北上,期间遇到几个小岛,终于看到了大陆海岸线。

沿着海岸线向东南航行,又遇到几个渔村,但是根本没法交流,都不知道那些渔民在说什么语言。

又过两天,王骥遇到大明海商船队。

这些海商见王骥就一条船,都不远距离开炮,直接围上来打算硬抢。不是海盗,胜似海盗,换成别人今天就完蛋了。

李济冷笑一声,下令:“升旗!”

“广源会”的旗帜,立即从桅杆升起,对面的海船紧急操帆转向。派出一条小船过来问:“可是广源会的兄弟?”

李济拱手说:“正是。”

那人说道:“广源会的船,一般可不跑这么远。”

王渊及诸弟子创建的广源会,近乎半垄断中朝贸易、中日贸易北线。虽然也往西边跑,但到古吉拉特就止步了,毕竟不能啥都来掺一脚,各条航道都是有势力划分的。

李济说道:“王相之子在此,并非海上跑生意。我们从天津出发,向东直去殷洲,又从殷洲到欧罗巴,再从欧罗巴至此。”

“稍等。”

那人大惊,立即划着海船回去说明情况。

不多时,商队头领亲自驾船而来,登船拱手道:“在下西海会林旺,不知哪位是王相家的公子。”

“我是。”王骥走上前见礼。

李济问道:“西海会我怎么没听说过?”

林旺回答:“西海会去年创建,专跑最西边的航线。”

“原来如此。”李济点头认可。

林旺又问:“公子真是从殷洲环球而来?”

王骥笑道:“你也知道环球航行?”

林旺说道:“在海上讨饭吃的,谁还不知道大地为一球体?”

王骥问道:“我们中途遭遇风浪,漂泊难以定位。此是何地?”

林旺说道:“此为天竺之信德国沿岸,再往东航行一日,便是古吉拉特国。”

信德苏丹国,就是后世巴基斯坦东南部地区。

“多谢指路。”王骥拱手说。

双方道别,各不干扰。

第二天,王骥来到古吉拉特最西边的港口,那里的汉人守军热情接待,并向王骥介绍了古吉拉特的情况。

如今,古吉拉特四大港口,全部被汉人占领,在每个港口都修筑了城堡。驻防士兵皆为汉人移民,港口负责人全是王渊的学生或家生子,名义上听命于王渊的养子王芳,但实际上却服从王渊本人的命令。

除了沿海港口之外,王芳还占领了三座内陆城市,每座城市周围都有数千汉人移民定居。

偌大的古吉拉特国,汉人势力就这么点了,剩下的皆由本土贵族统治。那些本地贵族,虽然尊王芳为共主,其实听调不听宣,给足好处才会帮着打仗。

“兄长现在何处?”王骥问道。

对方回答:“国主(养子王芳)正在带兵征讨马尔瓦国。”

王骥点头:“那我就不去叨扰兄长了。”

莫卧儿那对师徒还在打仗,叛将舍尔沙取得数次大胜,皇帝胡马雍已败退到旁遮普地区,再败两场就得宣告帝国覆灭了。

前几年,莫卧儿帝国侵占了古吉拉特五分之三国土。如今因为内战,全都吐出来了,皇帝和叛军谁也顾不上那里,由此独立出两个新国家(瓜廖尔国和马尔瓦国)。

王芳立即以古吉拉特国王的名义,打着收复失地的旗号,前往征讨新建的马尔瓦国。那地方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首先是印度两大产马地之一,其次位于印度的西北高地,向四面八方皆可出兵扩张。

整个印度北方,已然打成一锅粥,对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人口每天都在因为战争而锐减。

特别是莫卧儿帝国境内,不管是皇帝胡马雍,还是叛将舍尔沙,都在使用非常落后的政体。他们为了获取战争经费和人力,疯狂盘剥印度北方百姓,生生把宗教矛盾都压下去,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绿教徒联合起来反抗残暴统治。

在双方拉锯争夺的旁遮普地区,锡克教影响力迅速壮大,大量印度教徒、绿教徒改信锡克教。

王骥在此大修海船之后,继续南下来到果阿港,得到一个惊天消息:大明首辅王渊丁忧归乡,并在离京前请求致仕,但未获得皇帝的批准。皇帝甚至夺情挽留,王渊再次恳求,终于被允许回乡奔丧。

……

时间拉回半年前。

王渊获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稍微有些懵逼。他已经十多年没回乡,都快忘了父母长啥样,这属于许多京中大员的常态。

消息传开,风起云涌。

就在此时,张璁病逝,改革派顿失一顶梁大将。

激进改革派纷纷请求皇帝夺情,科道言官则说首辅应该守礼丁忧,如此才能作为天下官员表率。

“母亲,该不该放先生回去?”朱载堻问道。

顾太后说:“于情于理,都应放归。”

朱载堻竟然比想象中沉稳,说道:“这两年,先生主动放权,孩儿已经完全掌控通政司和六科五寺。越是如此,越觉如履薄冰,本想再用两三年时间收权,谁曾想先生现在就要丁忧。先生一走,中枢必乱,孩儿恐怕难以掌控局势。”

顾太后问:“王先生怎么说?”

朱载堻道:“先生说,为君者应不偏不倚,但这怎么可能办得到?”

顾太后说:“这也算是个好机会,王先生只是丁忧回乡,出了问题随时可以夺情召回。”

朱载堻的心情其实很复杂,一边狂喜,一边忐忑,他很早就想收回权力,这一天真正来了又有些手足无措。

三请三辞,王渊顺利离京,并对朝堂做出安排。

毛纪晋位首辅,左都御史陈雍、礼部尚书罗钦顺入阁,内阁排名为:毛纪、汪鋐、王廷相、陈雍、罗钦顺。

方献夫转升礼部尚书,郑善夫转任左都御史,湛若水转升右都御史。

首辅毛纪,瞬间成为权力旋涡中心,无数反对改革派和中立派纷纷靠拢。

几乎是在王渊离京的第二个月,就有大量弹劾河南布政使王相的奏章飞来,一个重要抉择摆在毛纪面前。

足足十二封地方弹劾信,毛纪看完默然不语,他坐在那里双手都在发抖。

王相,王渊亲传弟子之一,庶吉士出身,被杨廷和排挤外放。如今,不但官至河南左布政使,而且是公认的物理学大儒,同时被阳明心学泰州学派视为开派祖师之一。

不出意外,两三年之内,王相就能升入中枢。

这样一个地方实权派官员,又在心学和物理学有巨大影响力。只要借机弄倒此人,毛纪就能带着守旧派反扑,并以数量优势跟改革派分庭抗礼,从此成为真正拥有实权的首辅。

但是,毛纪不敢擅自动手,改革派遍布内阁和六部,到时候就是重演北宋故事,新党和旧党将闹得不可开交。

而且常年生活在王渊的阴影之下,毛纪早就产生心理阴影。他害怕皇帝仍旧向着王渊,又害怕这是王渊引蛇出洞之计,一步踏错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可毛纪又不甘心,他现在是首辅啊,难道继续做一个橡皮图章?

毛纪拿着弹劾奏章去请示皇帝:“陛下,河南布政使王相,似乎民怨颇多。但他又是王若虚亲传弟子,往年间政绩卓著,臣实在不知该怎么处理。”

朱载堻面无表情说:“你是首辅,这种事情也要来问朕?应该你在内阁拟票,拿到朕这里来批红。事事不决,询问上意,要不你做皇帝,我去做那首辅?”

“臣失言,请陛下责罚!”毛纪吓得噗通跪地。

朱载堻挥手道:“去吧,秉公处理。”

毛纪惊魂未定离开乾清宫,没搞明白“秉公处理”是啥意思。

说穿了,王渊一直是朝廷主心骨,皇帝和次辅都被死死压着,已经习惯了听从王渊做决策。

主心骨一走,朱载堻和毛纪都不知所措,君臣二人还在互相试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