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669【教皇接待】

梦回大明春 669【教皇接待】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翻开1530年代的历史地图,你会惊讶发现,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大得吓人。

只差一丢丢,黑海就变成奥斯曼的内海。同时,它的触角还延伸到红海和波斯湾,埃及早已经被奥斯曼吞并。

而在欧洲,希腊也几乎没啦,国土被奥斯曼和威尼斯瓜分。更北边,奥斯曼已经打到维也纳,跟隔壁的“波兰—立陶宛”也摩擦不断。

威尼斯和奥斯曼帝国,这两国的关系很有意思。

刚开始,威尼斯控制地中海航道,奥斯曼利用皈依绿教的海盗,组建海军跟威尼斯进行对抗。

由于奥斯曼不断卡着货源,造成威尼斯商业凋敝,两国最终爆发了一场海战。

威尼斯的舰队,是由商人船队临时拼凑的。威尼斯商人都想保存实力,船长们不约而同选择看戏,当冲锋炮响起之后,居然大部分海船都原地不动。

即便如此,威尼斯还是很快占据上风,因为双方海军实力悬殊太大。

奥斯曼战舰甲板上的士兵,几乎被全部杀死,接着又被钩索抓住跳帮,威尼斯商人打算夺船发财。奥斯曼指挥官是个狠角色,竟然主动引爆旗舰弹药库,战场中心发生剧烈的殉爆。

威尼斯的三艘主力舰,排水量全部超过1000吨,是那时欧洲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

但是,威尼斯商人太贪财,三艘主力舰全冲上去跳帮,都想把奥斯曼的旗舰抢过来。威尼斯人自己发射的钩索,将自己的三艘主力舰,与奥斯曼旗舰绑得严严实实。奥斯曼旗舰爆炸起火,把威尼斯三艘主力舰全部引燃,双方主力战舰就此同归于尽。

于是,葡萄牙的机会来了,一下子称霸地中海,随后又获得阿拉伯海的控制权。

奥斯曼和威尼斯这对冤家,在面对共同的海上敌人葡萄牙时,只能选择各退一步。威尼斯承认失败,变相的尊奥斯曼为大哥,伙同起来一起跟葡萄牙竞争。

甚至,在奥斯曼急速扩张之际,威尼斯还能跟在屁股后面喝汤。他们以花钱购买的方式,从奥斯曼手中弄到好几个港口,这商人国度居然也在一直壮大国土面积。

除了哈布斯堡控制的两西西里,在整个意大利地区,威尼斯竟是地盘最大的国家!

大明舰队前往地中海的第一站,便是直布罗陀海峡的休达港。这里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控制了这座港口,就等于切断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同时,产自西非的黄金和象牙,也在休达港进行中转贸易。

如此要紧的殖民据点,葡萄牙自然要重兵把守,城堡里足足有三千多士兵。

三千多士兵,就问你多不多!

真的已经很多了,一般而言,各殖民据点的正规军,葡萄牙也就派去百十号而已。能有上千人驻守的城堡,必是战略性质的殖民据点,比如当初大明水师攻打的马六甲。

葡萄牙国家太小,还玩全球殖民,人口根本就不够用。

这也有黑死病的功劳,整个欧洲都人口锐减。就拿英国伦敦来说,两百年前大概有五万人,一场黑死病过去只剩三万,直至正德年间才恢复到五万,如今可能发展到接近十万人规模。

那可是英国首都啊,竟然只有十万人,仅与大明的州城相当。

王崇依旧留在里斯本,舰队由满正和宁搏涛统领。

虽说葡萄牙不愿出军费,但基本的饮水和食物补给,还是得葡萄牙殖民地贡献。否则的话,大明舰队和士兵,直接就撂挑子不干了。

在休达港补给之后,宁搏涛率舰队主力,继续前往地中海清缴海盗。

而满正则带着步卒登陆,与葡萄牙殖民士兵一起,前去清缴北非的摩尔人。

这些摩尔人,武器由奥斯曼暗中资助,基本靠弓弩来偷袭打仗。满正在北摩洛哥战斗一个月,仅斩获十六个摩尔人,自身则是一兵未损,只因敌人实在跑得太快。

无奈之下,满正又带着士兵,坐船前往梅利利亚,想换个地图重新打仗。

满正前脚离开休达,葡萄牙商队后脚就被袭击。当时,从非洲内陆弄来的黄金,由士兵押送前往休达港中转,半路上突然冲出好几千摩尔人。许多摩尔人,甚至在使用原始武器,铺天盖地杀个措手不及。

葡萄牙虽然保住了黄金,却也阵亡数十个士兵。

几十个士兵而已,对大明而言无所谓,黄金显然更加珍贵。但葡萄牙伤不起啊,这样被钝刀子割肉,常年流血肯定休克,放弃北非是迟早的事情。

满正前往梅利利亚,情况也跟休达差不多。他出兵扫荡好几次,途中猎获的野物数量,远比杀死的摩尔人更多,几乎等同于大型武装郊游。

敌人都见不着,那还打个锤子?

满正干脆带着大明士卒,留在梅利利亚港度假,只等三个月期限到了就走人。

至于宁搏涛那边,稍微还算有点斩获,击沉了一艘摩尔海盗船,还俘获了两艘摩尔海盗船。这些海盗,其实是奥斯曼海军的编外人员,大部分属于皈依绿教的白人,专门放在地中海抢劫葡萄牙商船。

在葡萄牙的北非港口补给之后,大明舰队来到巴勒莫,这里属于哈布斯堡的辖地——穷得一逼。

估计是发现巴勒莫没啥意思,宁搏涛又北上直抵教皇国。

“尊敬的中国将军,非常高兴能与你相见。”卢奇热情接待,又邀请宁搏涛前往罗马觐见教皇。

卢奇此人,控制着教皇国的军队,同时也是教皇与情妇所生的儿子。

当代教皇是保罗三世,年轻时连教士都不算,还因家族纠纷被监禁。他把妹妹送给枢机主教当情妇,借此恢复自由之身,谁知那枢机主教竟成了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这货也因此平步青云,身无神职却直接掌管教皇国的财政。

更神奇的是,保罗三世在晋升枢机主教之后,才正式接受神职,被讽刺为“裙带枢机”。

还有更离谱的,保罗三世做了教皇,直接任命两个孙子当枢机主教。那两个孙子,不但是他跟情妇所生,而且当时都还只有十多岁。

哥白尼前两年在罗马讲学,模棱两可的宣传日心说,所遇到的教皇正是保罗三世。如果换成其他教皇,估计哥白尼当时就被烧了,哪还等得了后来出版《天体运行论》。

这个包养情妇、假公济私、不通教义的保罗三世,极大的推动了文艺复兴。事实上,他自己就是人文主义者,甚至暗中出钱扶持文艺复兴运动。

现任教皇,可说是欧洲最大的文艺复兴头子!

卢奇带着宁搏涛前往罗马,一路都引起轰动围观,最终在教皇官邸见到保罗三世。

嗯,当代教皇的生活,跟欧洲其他贵族一样。《圣经》他是懒得翻看的,喜欢宴请学者和艺术家,顺便跟一堆情妇鬼混,他当上教皇也就几年时间。

招待宴会上,大量贵族、学者、艺术家在场,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米开朗基罗,他受教皇邀请正在创作西斯庭教堂的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

宁搏涛显然是宴会上最靓的仔,这货已经四十多岁,穿着一身丝绸常服,学着王渊用金冠、玉簪束发。

在所有受邀者眼中,宁搏涛的打扮是优雅的,是充满东方神秘情调的。就连教皇的几个情妇,都在悄悄对着宁搏涛抛媚眼——教皇不会阻止,因为这些情妇出身高贵,明面上都是某贵族的妻子,暗地里则是很多人的情妇。

“宁将军,你在中国是什么官职?”一个贵族问道。

宁搏涛回答:“大明海军右都督。”

翻译说道:“宁将军是中国海军副元帅,中国海军元帅目前正在里斯本。”

另一个贵族问道:“中国海军有多少战舰?”

宁搏涛吹牛逼道:“大小战舰数千艘,大明海疆西至波斯、东至殷州。”

又有一个贵族学者打听:“伟大的中国哲人王朱厚照先生,真的已经去世了吗?”

翻译说道:“此人将先皇誉为圣王,正在询问先皇是否已经驾崩。”

宁搏涛说:“先皇已薨数载。”

那贵族学者叹息:“真是遗憾,不能亲眼一睹哲人王的尊颜。”

这些欧洲人,仿佛化身好奇宝宝,乱七八糟提出各种问题,而宁搏涛也是满嘴跑火车瞎扯一通。

“中国的国土有多大?”

“比奥斯曼国更大得多,相当于欧洲所有国家的总和。”

“真的吗?太难以置信了!”

“天朝便是如此。”

“当年蒙古人和中国打仗,到底谁取得了最后胜利?”

“当时是宋代,是另一个王朝,中国人被蒙古灭国了。但是,大明太祖皇帝,提兵驱逐蒙古蛮夷,再次恢复了中华河山!”

“那位太祖皇帝,是哲人王朱厚照先生的祖先吗?”

“是的,太祖出身寒微,原为一农夫之子。因遭遇瘟疫和饥荒,父兄陆续病逝,太祖迫于生计,先去做了和尚,接着又做了乞丐,最后起兵赶走了蒙古人!”

“农夫、佛教修士和乞丐?这是一位传奇英雄!”

“马可波罗说,中国满地是黄金,这是真的吗?”

“大明没有遍地黄金,但确实非常富庶,因为大明国民都很勤劳。只要努力干活,就算是普通农夫,都能吃得上肉食。”

“中国人都穿丝绸吗?”

“当然不是,丝绸在大明也很昂贵,但大部分中国人家里都有瓷器。”

“上帝啊!”

胡扯一通之后,宁搏涛拿出两本书籍,送给教皇道:“这是大明钦天监柯先生所翻译的《论语》和《孟子》,让我带来送给教皇阁下。”

保罗三世有些尴尬,他虽然支持文艺复兴,但都是暗中资助,表面上还得维护教会尊严。

通过柯喻道历年的著作,许多欧洲神职人员,都把儒家视为一种东方宗教,孔子和孟子则是儒教的圣人先知,《论语》、《孟子》相当于儒教的《旧约》和《新约》。

保罗三世好奇的翻开《论语》,顿时就笑起来,原来开篇不是神灵创世,也跟神灵扯不上什么关系。

“学习知识,并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懊恼,不正是一个有品德的哲人吗?”

当天晚上,老当益壮的保罗三世,非常难得的没有跟情妇上船,而是捧着《论语》和《孟子》品读。

这位教皇对《圣经》没啥研究,反而喜欢文学和艺术。

数日之后,两本儒家经典被誊抄下来,交给罗马的出版商人印刷。

翻译者柯喻道,教皇支付了一笔稿费,剩下的钱当然是被教皇和出版商赚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一千个《论语》和《孟子》。

而且,《孟子》比《论语》更受欧洲人追捧。

比如基督教的苦修教派,就从《孟子》当中汲取营养:“上帝降下伟大使命给这个人,必然先用困难磨炼他的心志,用劳动锻炼他的筋骨,用饥饿考验他的身体……然后知道,忧患促使成长,享乐带来灭亡。”

又比如共和派,整天拿“民贵君轻”说事儿,嚷嚷着要推翻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三十年前成功过一次,美第奇家族被赶跑,建立起佛罗伦萨共和国,其中有个参与者正是《君主论》的作者。

至于宁搏涛,则在罗马推销高端奢侈品。

全是官窑极品瓷器,还有双面绣这种神物,亦有大明出产的顶级茶叶。

货量不多,欲购从速!

使团出发之前,王渊出了个主意,让宁搏涛带着这些高端奢侈品,前往佛罗伦萨进行拍卖。估计这几箱奢侈品,抵得上好几船的普通瓷器,欧洲人的银子不赚白不赚。

宁搏涛在罗马一通吹嘘,又拿出两件样品,消息就长翅膀飞遍全欧洲,法国贵族们正用马车载着金币往这边赶来。

可惜,大明只收现金,看不上欧洲城堡,想以物换物的贵族注定要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