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646【盛州】

梦回大明春 646【盛州】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陈立,海盗陈双喜之子,大明的盛州指挥使。

盛州是王渊命名的,取移民兴盛之意。

但盛州到底有多大呢?不知道。如果陈立足够厉害,把整个中美洲全部占据,那么中美洲就是盛州!

如今,盛州相当于后世的萨尔瓦多共和国,外加丰塞卡湾的周边地带。

陈立摆明了要自立,其他股东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派去的心腹,全都已经成了陈立的心腹。但是,陈立也没有过河拆桥,不但承诺归还股东本金,每年还付给足够的利息,甚至前两年还给股东分了红利。

为了还债,陈立到处扫荡玛雅古庙,搜刮神庙里的金银物品,顺便把附近不听话的土著给灭了。

现在,陈立的地盘约3.5万平方公里,比后世的北京市略大一些。

汉人移民5000多人,大部分为青壮男子,也有几百个随夫而来的女子。地盘里有土著男**隶6000多,全分给汉人移民做农奴,也就是帮着种地而已。

汉人移民,对自己的土著农奴很爱惜,即爱惜牲口那种爱惜。不干活要挨打,但也不故意虐待,而且每天还让他们吃饱。

劫掠来的土著女子,漂亮的被首领们优先选走,剩下的分配给汉人移民做老婆。

数年过去,这里诞生2000多移民后代,基本上都是汉土混血,只有百来个是纯种汉裔。

另外,还有一些土著部落,愿意跟汉人移民和平共处,陈立对这些友好部落还算比较优待。最初投靠陈立的两个部落,甚至都开始逐渐汉化了,因为双方交流非常频繁,而且跟着汉民学习先进耕种技术。

这些土著,使用大明运来的农具,穿着大明运来的布料,吃着大明运来的食盐,许多人用汉语交流毫无问题。

另一个时空的丰塞卡湾,这个时空的大胜湾,河岸三角洲建起了盛州城。

当然没有城墙,只在不靠海的那边,弄了一圈木篱笆围起来。

几艘大船远航而来,驶进大胜湾,在盛州港停靠。

陈立已经在码头等待,鲁芳抱拳说:“陈指挥,久等了!”

陈立望着从船上下来的新移民,奇怪道:“这次怎会男女各半,而且还有孩童?”

鲁芳一脸苦笑:“大明在王相的治理下,百姓似乎富足了许多,移民不像以前那么好召了。便有愿意出海的贫民,也是去南洋和天竺,谁来殷州这不毛之地?另外,王大公子(王策)占据吕宋,也在大规模接纳移民,咱们怎敢跟王大公子抢人?”

“这些不是汉人?”陈立指着新移民。

鲁芳解释说:“皆为占城、南蟠和华英百姓。这三个小国被大明水师灭掉之后,每年都要向朝廷运输大量粮食,再加上三国官员的盘剥,破家逃亡者不计其数。”

陈立郁闷道:“你把他们移来作甚?都不会说汉话!”

鲁芳辩解道:“虽不会说汉话,但这些移民当中,有许多夫妻皆来,甚至还带着孩童。让他们与汉民混居,过几年就会说汉话了。至少,这些人种地的手艺,比殷州土著更强得多。”

“也行吧,至少会种地,”陈立颇为无奈,感慨道,“这王大公子也真是的,不在京城锦衣玉食,居然跑去南洋裂土开国,跟咱们这些苦哈哈抢人。他何苦来哉?”

鲁芳笑道:“我倒是听到一个说法。”

陈立问道:“什么说法?”

鲁芳说道:“一个被流放南洋的官员,说自古变法者,都没什么好下场。咱们那位王相,估计在给自己留退路呢。”

“对了,说起官员,有没有弄来几个读书人?”陈立忙问。

鲁芳说道:“大明官员,发配殷州的很少。就算有,也是发配给探海侯,咱们哪里捞得到?自愿出海的读书人,都是去南洋和天竺,也不愿意来咱们殷州。”

陈立不耐烦说:“到底弄没弄来?”

鲁芳笑道:“弄来了,但连秀才都不是,只是一个童生而已。这童生如果生在别处,也算一个才子,偏偏生在浙江。考到二十多岁,秀才都没考上,反到把家人拖垮了。父母陆续病死,妻儿衣食无着,我花了二十多两银子,给他母亲买上好棺材,又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安葬,这童生才愿意带着妻儿一起出海。”

“人呢?”陈立问道。

“船上躺着呢,”鲁芳说道,“在海上晕船一直吐,吐了半个月才适应。接着又生病了,吃了几服药有所好转,按理说早该下船活动了。我估摸着,这童生似乎在摆谱,要陈指挥亲自去请才行。”

“他《三国演义》读傻了吧,一个童生还想三顾茅庐?”陈立气得发笑,叹息说,“唉,这破地方,一个童生也算诸葛亮了,我又何妨做一回刘皇叔?”

陈立登船进入船舱,果见一书生躺在床上,旁边还有妻儿在照顾。

“大明盛州指挥使陈立,字德成,见过先生!”陈立姿态做足,甚至执弟子礼。

那书生颇为惊讶,问道:“你读过书?”

陈立说:“家师乃杭州凤仪先生。”

书生噌的从床上起来,恭敬作揖道:“竟是凤仪先生高足,在下失礼了。鄙人姓黄,单名亮,字通明。”

陈立抱拳道:“原来是通明兄。”

黄亮问道:“德成兄可知,凤仪先生被流放南洋了?”

“竟有此事?”陈立非常惊讶。

黄亮说道:“去年底,海宁县有一商贾病故,只留下孤儿寡母在世。此人幼时穷困,族中并不救济,只能出海谋生,赚下不小的产业。可他病故之后,家产却被族人侵吞霸占,孤儿寡母告官无门,官府说这是家务事,当官的不便插手。凤仪先生单人执剑,杀了那黑心族长,又逼迫族中长老,将产业归还孤儿寡母。事成之后,凤仪先生便去官府自首,说杀人取义,投官则成仁,并让弟子门人不得因此怪罪官府。”

陈立握拳赞叹:“壮哉!”

黄亮说道:“济世派在杭州名望太大,知县竟不敢决断,便把凤仪先生送去杭州府。杭州知府也不敢处置,又把凤仪先生送去按察司。最后,按察使亲自断案,说凤仪先生为仁义杀人,其罪虽然当初,其请殊为可谅,于是判处流放南洋,终生不得返回大明。”

陈立热血沸腾道:“男儿该当如此。”

黄亮说:“此事轰动江南,官民皆知凤仪先生之名。今年初,《士林旬报》刊载清田冤案,济世派皆欲效仿凤仪先生。左布政使蒋瑶亲自出面劝阻,说他会妥善处理此事,济世派这才没有动手杀人。不久之后,朝廷便派人把冤案审理了,否则济世派又要出许多义士。”

两人又是一番闲聊,陈立说道:“通明兄,盛州乃化外之地,请君在此传播圣人之道。”

黄亮微笑道:“此乃我辈当行之事,义不容辞也。”

陈立亲自把黄亮一家三口请下船,又给他们安排住处,真把这童生当成诸葛亮对待。

黄亮则在观察盛州城,这座港口城市,实在太寒酸了。

城里城外全是低矮的土木草屋,别说跟不上大明的城市,就连南洋的城市都不如。或者说,还比不上大明的普通小镇!

但很奇怪,这里的人非常精神,而且一个个脸上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

原因非常简单,此地人口稀缺,官吏更是少得可怜,种地的赋税十年之内全免,种出来的粮食全都属于自己。

他们很穷,但他们的未来希望无限,自然有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精气神。

把黄亮一家安排妥当,陈立跑去问鲁芳:“你可知凤仪先生被流放南洋?”

鲁芳点头:“知道啊。”

陈立质问:“为何不请先生来盛州?”

鲁芳笑道:“别说南洋,天竺都有无数人聘请凤仪先生。日本那个大内义隆,是凤仪先生的把兄弟,凤仪先生如今在大内家当军师呢。他能来咱们这里?”

“这样啊,那就算了,”陈立问道,“纸壳弹药采购了多少?”

鲁芳说道:“够咱们痛痛快快打一场,我还又弄来了三百支火铳。”

“好,等雨季过了就出征!”陈立拍手道。

盛州百姓不用交税,但必须免费服徭役。

平常修建码头,修建围城的木篱笆,都是各家各户一起出人。

这次打仗也是如此,不但每家都要出人,而且还自带三天的干粮饮水,剩下的军粮和弹药则由陈立负责。

危地马拉,又有西班牙人聚集,还抓了许多土著开采银矿,陈立这次要去杀人抢银子!

(这几天事多,明天盟主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