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064【糟心的旅程】

梦回大明春 064【糟心的旅程】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足有两三百人的马队穿行于山间,前后各有几个官差押运,朝着王渊等人迎面而来。

“退避!”

秦把头高声大喊,整个队伍立即调头往回走。

足足回转二里地,终于来到相对宽敞处。王渊跟商队脚夫们一起,静立于道旁,等着对方从这里走过。

负责开路的几位官差,见王渊等人戴着儒巾,虽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却老远就朝他们抱拳行礼。

诸生没有回礼,也不需要回礼。

眼前这支庞大队伍,是官方的解茶队。

茶户世代种茶和制茶,每十株茶树的产量,需抽税十分之一,再平价卖给官府二两干茶,由解茶队运到茶马司统一调配。

西北的茶马司设在陕西汉中,西南的茶马司设在四川播州。

播州杨氏属于最富裕的土司,没有之一,因为播州是西南茶马贸易的集散地。

贵州、云南、四川,甚至是湖广的部分茶叶,都需要事先运到播州茶马司。商人可运粮去茶马司换取茶引,再买茶前往西藏等边疆地区换马,一来一往赚取巨大的利润。

这种制度漏洞极大,太监和文官上下其手,导致官方运茶居然要亏本。

杨一清在陕西督管马政时,对此进行了改革,这也属于弘治改革内容之一。即由“官运”改为“商买”,豪商获得商买资格之后,能够直接到产茶地,从茶户手中收买茶叶,再运去茶马司报公。

此举断送无数太监和文官的财路,因此不管杨一清是否反对刘瑾,都会被刘公公一撸到底。谁让他犯了众怒呢?

正德继位,刘瑾专权。

陕西茶马贸易还好,那里是刘瑾大本营,有的是办法中饱私囊,因此依旧使用“商买”手段。西南地区则回到老路,全部采用“官运”旧制,而且掌控在太监手里,连文官都分不到几个钱了。

太监他娘的吃独食,文官肯定不高兴,利益受损者毅然加入抗阉大军!

……

顺利完成单行道错车,商队和生员们继续进发。

农历六月,正值盛夏。

贵州气温虽然不算高,但也经常超过30摄氏度。最难受的是湿热,环境绿化太好了,再加上隔三差五下雨,明代贵州的湿气很重。

“嗙!”

走着走着,有个叫陆逾的生员,突然一头栽倒在地。

“秦把头稍等,有人晕倒了!”生员们大喊。

秦浩与商队走在前面,闻言立即停下。由于山路太窄,他也没法回来查看,只能问道:“可是发病了?”

旁边之人回答:“似乎是热症。”

热症就是中暑了,王渊牵马站在后面,提醒道:“敞开他的衣襟,前后之人散开透气,再给他喂点凉水,脸上和胸口也洒一些。”

那边手忙脚乱在抢救,王渊也趁机坐下休息。

过了好一阵,陆逾终于被掐着人中醒来,可是脑袋发晕根本不能走山路。

时间耽搁不起,必须抢在天黑前进城,否则就只能露宿荒野了。不等他休息好,便被旁人扶上马趴着,继续一路颠簸赶路。

上午还是大太阳,下午就乌云密布。

秦把头快速吃完干粮,边喝水边说:“得快一点,赶在这雨前面进城。”

王渊立即加快脚步,问道:“你们没事吧?”

李应笑着说:“这点路算什么?忘了当初我们几个横穿苗山?”

“我快不行了,又热又累。”越榛擦汗道,汗水越擦越多,因为下雨之前更加闷热。

王渊给他鼓劲道:“翻过这道岭,路应该好走得多,到时候就能骑马骑驴了。”

贵州的官道,真给官道丢脸!

很多地方就是陡峭小径,多亏黔马、黔驴给力,驮满货物还能正常行走。

王渊甚至在路途中,遇到一些无马商队,全靠人力背运货物。他们的货架有两只木腿,如果走得累了,可以原地停下休息,木腿正好是着地的支架。

背着货物从昆明一直走到贵阳,沿途还翻山越岭、风吹日晒,王渊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坚持的。

“轰隆隆!”

刚刚下山,便雷声大作。

山风吹来阵阵凉意,众人的心也凉透了,今天百分之百要淋雨!

生员们大都骑驴骑马,只有两个是贫寒子弟,背着书箱跟在队伍后面小跑赶路。

走着走着,雨滴开始洒落,秦把头立即下令停止前进,拿出油布遮蔽马匹货物,人也钻到油布下边避雨。

这种油布,是用棉布和桐油制作的,防水性很好,但很容易燃烧。

一场豪雨直接下到天黑,终于雨势渐小。但雨水却汇集成流,顺着山道而下,把王渊的脚踝都淹没了。

油布实在不顶用,个个被淋成落汤鸡。

众人聚在坡道上吃饭,王渊问道:“秦把头,你的货没事吧?”

“没事,早就用油纸包了两层。”秦把头疯狂砸着燧石,怎么也无法点燃,他藏在身上的火折子与火棉全部浸水湿透。

王渊的书箱里倒是藏了一些,但找不到干柴,生出的篝火浓烟滚滚——虽暂时不能取暖,但驱蚊效果立竿见影。

上午日晒,下午雨淋,夜里露宿,直接导致一个脚夫、两个生员病倒,而且越榛的书童也生病了。

这才走了不到四分之一路程!

第二天,两个病倒的生员,以及越榛的书童,被扔在安顺城里慢慢休养。他们并不孤单,客店里有好几个贵州士子,都是半路病倒停下来休息的,没事儿还可以抱病切磋学问。

好在王渊、李应、越榛和邹木四位同学,都比较扛得住。

邹木虽然感冒了,但没有发烧,一路流着鼻涕前进。

过了镇宁,便是关索岭。

相传诸葛亮当年南征,关索曾率兵在此驻扎。

队伍过关索岭时再次减员,有个倒霉蛋撒尿,被毒蛇咬了一口。秦把头看清毒蛇模样,吓得脸色剧变,随即挥刀斩断那人的两根脚指,将其扔到前面的查城慢慢休养。

复行二十日,过普安州,即将走出贵州地界。

王渊已经快要走疯了,贵阳那边再怎么崎岖,好歹也是省府所在,属于整个贵州最平坦的地方。

而从安顺州一直到云贵交界,全是连绵起伏的大山,一天有四分之三时间都在牵马步行。不但人走疲了,连马都掉膘了!

有个生员走到普安州的时候,听说最难走的路段才刚刚开始,吓得直接中途返回贵阳,打死都不肯再往前走一步。

云南边境有平夷卫,贵州边境有平夷千户所。但他们不但没能把蛮夷给平掉,十年前反而被贼妇米鲁平了一回,卫所指挥使和千户阵亡得干干净净。

当时败兵无数,好多都逃进山里,在云贵边境当起了土匪。

云南的平夷卫来剿,土匪们就逃到贵州。贵州的平夷千户所来剿,他们就逃去云南。反正距离也不远,翻过一两个山岭就出省,又兼是滇黔茶马商道的必经之地,来回横跳过得是逍遥自在。

嗯,王渊遇到土匪了。

足足六七十人的土匪团伙,为首那人甚至还穿着皮甲。

秦把头似乎跟土匪是老相识,他让手下给土匪送去银子,还抱拳说:“张二哥辛苦了,小小心意,还请笑纳。”

“好说,”那个叫张二哥的匪首,手里掂量着银子,却没有把官道让开,“秦五,你我认识快八年了,今天我不能放你过去。你和你的人,还有你的货,全都跟我回山寨吧。你要是愿意落草,把那些生员都杀了,让你坐寨里的第四把交椅。”

秦把头探手去握刀柄,冷笑道:“没得商量?”

“没得商量,”张二哥摇头道,“就在半个月前,‘镇三山’庞大哥被官军抓了。除非官军放人,否则天王老子都别想从这条路过去。”

秦把头气得不行:“‘镇三山’被抓了,你们去劫狱啊,堵截客商算什么英雄好汉!”

张二哥笑道:“老子又不傻。平夷卫有五千兵马,能打仗的至少六七百,而且还易守难攻。老子就是从那里逃出来的军户,怎么可能带着几百土匪就杀回去。只要把官道一堵,今年的春茶就运不过去,太监们追究下来,吓也要把那位王指挥使吓死。他一日不放人,我就一日不通官道!”

“打个商量,给你一半货物,你放我们过去。”秦把头郁闷道。

张二哥摇头说:“不行。给你两条路选:第一,连带人带货一起上山,今后大家就是兄弟,大秤分金、大碗吃肉;第二,人可以走,把货留下。还有这些读书人,必须跟我回山寨,秀才绑票回去有搞头,可以逼着平夷卫放人!”

“你想逼死我吗?”

秦把头指着李应:“那是贵州李总兵家的三公子,若在这里出了闪失,今后我还怎么在贵阳混日子?”

“总兵家的公子?”张二哥不惊反喜,“听说李总兵忙着剿匪,剿了两年还没剿利索,他肯定没工夫来这边。这位李三公子值钱啊,说不定能换回庞大哥。来人,把他们全部带回寨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