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630【物理学派自立】

梦回大明春 630【物理学派自立】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绍丰二年冬,王渊被授予“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散阶),加授“太子少师”(正二品加官)。

毛纪被授予“荣禄大夫”(从一品散阶),加授“太子少保”(正二品加官)。

内阁和六部的主官们,皆有升赏。

若论上朝时候的班次,毛纪升得最快,早朝能够站在第三位,仅次于王琼和王渊。

对于杨党和保守派来说,毛纪彻底叛变了!

只因毛纪的老家在山东掖县,隶属于莱州管辖。而莱州港,又是整个山东,货物吞吐量排第二的港口。

毛家不仅大量种植棉花,还通过王渊弄到蒸汽机,在莱州办起了纺纱厂,专门给王渊的天津工厂提供棉纱。以前,毛纪是官僚地主阶级代表,现在却跟新兴资本家利益相关。

桂萼在山东清田时,毛家被清出大量隐田,又因一条鞭法而交更多税收。可点利益损失,跟棉纱厂的收入相比算什么?

一直明里暗里反对王渊的梁材,求仁得仁,被扔去南京当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李承勋,因病多次辞职,加太子少保而归乡养老。

中枢重臣格局再次变动:

翰林学士兼掌制敕房:王廷相

吏部尚书:何瑭;左侍郎:宋沧

兵部尚书:张璁;左侍郎:毛伯温

户部尚书:严嵩;左侍郎:湛若水;仓场尚书:聂贤

礼部尚书:罗钦顺;左侍郎:温仁和

刑部尚书:颜颐寿;左侍郎:金罍

工部尚书:凌相;左侍郎:田秋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雍。

……

冬至已过,黄峨还没回来,估计要等开春之后才出川。

铜炉火锅,有辣椒碟。

吏部尚书何瑭大快朵颐,这货曾在经筵臭骂朱厚照,如今当了天官还是缺少礼数,胸口衣服一大块陈年油渍也不换新的。

“今年冬天,弹劾我的奏疏不计其数,”何瑭涮着一片羊肉,蘸干辣椒面吞下,表情陶醉道,“舒坦,暖和,辣椒真乃天赐之物也。要我说,探海侯最大的功绩,便是从殷州带回了辣椒。”

王渊笑道:“你上次是说带回了花生。”

“对,花生也算,炒酥了下酒,便给神仙也不做。”何瑭摇头晃脑。

王渊突然正色道:“莫管那些弹劾,便让他们在南京蹦跶,以后收尾的时候一锅端掉!”

何瑭喝着小酒,笑嘻嘻说:“先帝那么荒唐之人,我都敢当面唾骂,会怕一群宵小之辈?说实话,我这种放荡不羁的性子,也就你做首辅能容忍,居然让我一直当吏部尚书。”

何瑭的吊儿郎当做派,是被朱厚照气出来的,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久而久之竟然没法改正,即便做了吏部尚书还这模样。

反对派不敢直接弹劾王渊,于是转而从何瑭下手。

大部分奏章,都是弹劾何瑭不知礼数,经常衣衫不洁去吏部上班。甚至发髻都不梳好,就跑去参加经筵,给皇帝讲课必须脱帽,帽子一摘就露出满头烂鸡窝。

除此之外,何瑭也没啥可弹劾的,做人做事做官都堪称完美。

一堆被排挤到南京的官员,只能风闻奏事,说何瑭以前在南直隶时,贪污多少银子、流连花街柳巷等等。

何瑭又涮了一块羊杂,语气正经道:“朝堂内外,暗流涌动啊!”

王渊冷笑:“些许妖氛,不值一提。”

何瑭说道:“你该劝一劝汪阁老。除了我以外,就弹劾他的奏章最多。”

守旧派想扳倒何瑭,因为何瑭是吏部尚书,提拔了许多改革派官员,也挡住了许多官员的晋升之路。

守旧派疯狂攻击汪鋐,是因为汪鋐心胸狭窄,疯狂打击报复以前得罪过他的人。当然,汪鋐也有分寸,从不招惹地方改革派。

历史上,张璁秉政之时,有三人被疯狂攻击,并给他们作出评语:张璁“刚恶凶险,媢嫉反侧”,方献夫“外饰谨厚,内实诈奸”,汪鋐“如鬼如蜮,不可方物”。

“如鬼如蜮,不可方物”是什么情况?

此人同时担任吏部和兵部尚书,心胸狭窄得可怕,一不小心就把他得罪了。有时甚至因为说错几句话,汪鋐就突然从背后跳出来捅刀,轻则下狱贬官,重则罢官流放。

最开始,汪鋐还只是打击政敌,渐渐变成无差别攻击,估计是政斗太激烈搞得神经过敏了。

王渊说道:“翁万达在徽州清田,徽州汪氏主动配合,汪鋐对一心支持改革的。就算他不听劝,只要别太过分,就肯定不能动他。”

徽州八大姓,汪氏排第二,盐政改革时被杨廷和、王渊搞了一波。

如今,徽州汪氏依旧财大气粗,且徽州土地贫瘠,也不靠那点田产过日子。由汪鋐在内阁帮衬着,徽州汪氏合法拿盐引就能吃饱,更何况还能给海上贸易做供货商。

朝廷只是清查隐田,防止偷税漏税,汪氏自己就把隐田拿出来,花银子到官府注册报备,换来王渊的赏识简直太划算。

至于汪鋐,卫生纸还有用呢,何况是一个内阁大臣。

汪鋐就是一条狗,随时可以放出去咬人,激起天怒人怨之后再罢免便是。到时候,普通官员对王渊印象改观,改革派也认为王渊做得对,倒霉的只是汪鋐一人而已。谁让这货心胸狭窄呢,有时候干出的事情,就连改革派都看不惯。

何瑭叹息道:“唉,且不提汪阁老。如今满朝上下,皆为心学走狗,你那恩师为祸天下矣!”

“总比以前盲从程朱更好。”王渊也是无奈。

王渊现在做了首辅,总算能够深切体会,桂萼和张居正为啥禁止心学传播了。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王渊做首辅,天下士子便想学物理。可物理门槛太高,那就转向心学,毕竟王阳明是王渊的老师,物理学派也自称心学分支。

如今朝野内外,到处是妄谈心性之辈,开口闭口“致良知”、“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已经不是纯粹的学问,而是一股非常时髦的学术潮流,是官员和士子想要往上爬的敲门砖。

更可怕的是,这些所谓的心学传人,看不起传统的程朱理学,把这当成不好好读书的借口,如此下去必然产生大量的务虚之辈。

何瑭跟王阳明是朋友,跟湛若水也是朋友。但是,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湛若水创立甘泉心学,何瑭都斥之为佛教禅宗之流,他传承的是张载的气学,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那套。

何瑭突然放下酒杯,说道:“若虚,你的物理学派,应该分家自立,与那心学划清界限了。”

王渊笑问:“这算欺师灭祖吗?”

“不算。”何瑭摇头。

王渊默然,把玩着酒杯没再说话。

翌日,王渊叫来弟子王晹,交给他一篇文章,让他发表在《物理学报》上。

王渊的文章,也没明着跟心学划清界限,只说物理学院传承自程朱理学,刻意不提老师的阳明心学。但是,王渊赞美了老师的学问和品德,斥责一些心学弟子只知妄谈心性,把“知行合一”的“行”给搞丢了。

士林反应很奇怪,并未斥责王渊背弃恩师,许多传统儒士反而拍手叫好。

物理学派弟子,对此漠不关心,因为没几个把自己当心学门徒。

反而是心学弟子开始内讧,不同派别互相攻击,务实派指责务虚派修的是假心学。

眼看就要过年了,内阁又收到两个重要消息。

一是蒙古大汗求救,说瓦剌蒙古卷土重来,已经占据了阴山以北之地,请求大明爸爸出兵相助。顺便哭着喊委屈,说大明边镇的火枪骑兵欺负人,隔三差五就去草原打秋风,请大明皇帝爸爸约束好那些边将。

这个时空的鞑靼蒙古,混得真他娘的造孽,被大明和瓦剌残部两面收拾。

第二个消息,河南的小郑王朱厚烷,突然上疏自请削藩,不当亲王,想考科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