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623【退休的王阳明和沈复璁】

梦回大明春 623【退休的王阳明和沈复璁】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南关新跨马,春色正朦胧。琼霭分天末,岩花落镜中。披云怜谢客,载酒忆山公。试就温泉浴,仙源咫尺通。”

乍看这首诗,很难相信是个流放塞外之人所写。

这个时空,顾存仁估计没机会作此诗了。

历史上,他初授余姚知县,因政绩而选为礼科给事中,然后上疏触怒嘉靖而遭流放。刚到塞外,冰天雪地,他吃了廷杖的腰背还露着白骨。然后学着自己生火煮饭,学会牧马和耕田,流放三十年终于熬死嘉靖。复官回朝后累升太仆寺卿,上疏请求改革马政,奏疏条条切中时弊,可惜当时被束之高阁,直至张居正改革才被翻出来。

张居正的改革内容,很多都是嘉靖、隆庆两朝就已提出,但因为政局动荡很难真正施行。

如今的顾存仁,应该不会被流放,但他在余姚也颇为烦恼。

“父亲,王相欲革弊政,孩儿既为余姚令,当在余姚清田改革。”顾存仁对父亲顾启明说。

顾启明训诫道:“在余姚清田,确实困难重重。但不管有多难,亦当倾力为之,不负王相之恩也!”

很有意思,顾存仁在余姚当知县,而他父亲偏偏是余姚最大的海商。

这并不违反异地为官原则,因为顾氏的户籍在南直隶。他爹从小就在海上漂泊,说白了以前是海盗兼海商,赚下巨额身家在余姚归隐田园。

明代有位名臣叫归有光,写过一篇文章叫《顾隐君传》,顾隐君便是顾存仁父亲的别号。

当时嘉靖禁海,顾启明金盆洗手,隐居余姚自号“隐君”。他从不主动跟官府来往,修桥铺路赈济乡里,平时闭门读书不问世事,官府却经常悄悄向他打听倭寇消息。

而这一个时空,顾启明早就转为正规海商,也用不着什么归隐了,只在余姚遥控指挥船队。

别看顾存仁只是个小小知县,但他爹在南洋直接占了一岛,过继给四叔的亲兄弟已在南洋当岛主。

顾存仁问道:“余姚多望族,难以下手啊。孩儿欲从王家开始清田,可乎?”

“应当先拜见阳明公。”顾启明提醒道。

“自该如此。”顾存仁点头。

顾启明很有意思,幼时家贫,却读过几年村塾。十多岁冒险出海,在海盗船上当水手,靠着聪明有义气迅速得到重用,十年时间就挣下两条海船的家业,选择以余姚作为走私基地。

这货先是做海盗,接着做正规海商,竟没把四书五经忘掉,反而通过刻苦自学,能跟余姚的大儒们谈笑风生。

当下,顾启明派家仆送拜帖,以私人身份带儿子去见王阳明。

约定日期,几天之后,父子俩出城前往绍兴府城。

王阳明的宅子不在余姚,而在绍兴府城之内,属于山阴县管辖。他降生并长大的余姚旧居,即几百年后的王阳明故居,其实是父亲王华分家时租来的。

王华考上状元之后数年,便把王阳明接去北京,那宅子便转租给钱家。于是在这个宅子里,又诞生了王阳明的弟子、《王阳明年谱》的主编、心学大儒钱德洪。

此时此刻,王阳明正在跟沈复璁喝茶。

两人都已经致仕退休了,王阳明以东阁大学士(荣誉职务)的身份退休,因此府邸门楣写着“大学士第”。

沈复璁官至夔州知府,沾了学生王渊的光,退休时特进湖广左参政,让他有了梦寐以求的从三品官身。

王阳明的身体不是很好,大部分时间在家休养,偶尔去学生办的书院授课讲学。

沈复璁则潇洒得很,喝酒听曲,文会宴饮,老年生活清闲惬意。

“听说,渊哥儿把衍圣公给换了,他可真是大手笔!”沈复璁的语气颇为自豪。

遥想当年,他四十岁了还是杂官,更被流放那云南偏僻之地。谁知时来运转,在半路被一个贵州娃娃劫走,这娃娃竟高中状元,现在甚至做首辅把衍圣公换掉。

一切都似在做梦。

或者说,沈复璁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够当上知府,还能以参政的职位退休,他的梦想只是知县、知州而已。

沈复璁喝酒,王阳明喝茶。

端起茶茗,王阳明笑道:“若虚自小便有主见,清田只是第一步,恐怕很快就要力行改革了。”

沈复璁问:“王家要不要清田?”

王阳明说:“恐怕清田之人,今年之内便会过来。此子向来无君无父,我这个老师该当给他祭旗。整个浙江,先清理王家田亩,才好对其他大族下手。”

王家可不只有王阳明,仅是王阳明的族叔便有数十个,王阳明的亲族兄弟多达数百人!

姚江秘图山王氏,传到王阳明这里,已经是第七十三代。

被夺爵的孔闻韶,才只孔子第六十一世孙呢。

作为地方大族,作为王渊之师,清田时必须拿王阳明家族开刀,如此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沈复璁笑道:“哈哈,我就没那么麻烦,就那几百亩地而已,还是渊哥儿托人给银子买来的。”

王渊知道沈复璁是什么货色,害怕自己的老师贪污受贿,因此早早写信说明情况,而且每年都送银子过去,只求沈复璁别贪污得太过分。

沈复璁流放之后,妾室跑得一个不剩,还顺便卷走家产,只留正妻辛苦抚养子女。

现在,沈复璁有一妻一妾、四子六女,孙子孙女共计九人。

可惜四个儿子全是秀才,连举人都考不上,只怪绍兴府科举竞争太激烈,他都想移籍到贵州让子孙应考。

孙辈还行,长孙沈毅求学于王阳明,十四岁就在余姚考取秀才功名。

“老爷,顾氏父子来了。”

负责通转之人,是王祥的儿子。

王阳明当年带了三个家仆去贵州,王祥年幼多病,被王渊等师兄弟们特别照顾。那个曾被呼为“祥儿”的少年,如今已是王阳明的管家,连长子都已经十多岁了。

顾启明带着儿子进来,见沈复璁也在,连忙抱拳见礼:“拜见阳明先生,拜见长龙先生。”

沈复璁担任夔州知府时,曾患病在长龙山休养,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长龙居士”。

互相见礼之后,王阳明说:“隐君先生请坐。”

顾启明连忙说:“阳明先生当面,在下不敢称先生。”

余姚知县顾存仁正襟危坐,眼前两人都是王渊的老师,还有一个是自己的父亲,此时此地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一番闲聊,谈及清田,王阳明主动把话说开:“顾先生携子来访,吾已猜到来意。顾知县且勿着急,朝廷估计就快派人来了,到时候王家自会倾力配合。若有人不配合,也别顾及我的面子,一切依照《大明律》处置。”

(发现一个很糟糕的事情,这年该举行会试,唐顺之三人已经不是应届进士。既然写错了,又不好插入会试情节,那就把会试推迟一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