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615【死不悔改】

梦回大明春 615【死不悔改】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剥夺了二十一个京官的功名,曲阜孔家的处置就非常简单了,没人再敢站出来反对。

小皇子朱载堻,连下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内容为:

夺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封号,改称“至圣先师”。改“大成殿”为“先师庙”(孔庙),改“大成门”为“庙门”。

孔庙当中,配祀香火者缩减为四人,即: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

儒门十哲以下诸弟子,皆称“先贤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称“先儒某子”。以上这些人,全部夺去公、侯、伯封号。

遵太祖朱元璋规制,供奉、祭祀孔子及诸弟子,只能拜祭神主牌位。牌位尺寸,遵照太祖定制,且只能用木头牌位,不能用其他高级材料。

遵太祖朱元璋规制,祭祀孔子及诸弟子,每年只许春秋两祭。曲阜孔庙、北京国子监、南京国子监,祭祀孔子用十笾十豆,全国各地孔庙用八笾八豆,乐舞只能用六佾。(注:笾与豆都是都是乐器名称,六佾是公爵等级的舞蹈规模。)

在春秋两祭之外,不经过朝廷批准,增加孔子祭祀次数的,又或者超出规制祭祀孔子的,主持祭祀者皆革除功名、夺职罢官。

第二道圣旨为:

收回孔闻韶“衍圣公”封号,罢免孔闻韶代天子祭祀孔圣的资格。待其子成年之后,可承嗣“衍圣公”。其弟孔闻礼,暂掌祭祀孔子之职,今后归还给下一位“衍圣公”。

收回曲阜孔家若干祭田,今后定额为一千大顷。(即孔家不用交税的田产,只剩30万亩,其余全部收回,今后的皇帝也不准再赏赐。)

罚没孔家100万亩私田,补充历年积欠赋税。

孔氏子弟,及其名下仆役、佃户、雇工等,今后必须缴纳人头税、杂税和服徭役。

孔氏子弟,若有作奸犯科者,当付有司依法定罪。

……

山东,曲阜。

孔家上下,一片哀嚎。

失去“衍圣公”身份的孔闻韶,已然泪流满面,捶胸大呼:“陛下何其寡恩,薄待圣裔至斯也!”

孔闻礼一脸怨怼,但忍着没说话。

孔闻韶在屋里走来走去,突然顿足道:“我要去北京,我要当面跟陛下说清楚,不能让陛下被那奸相蒙蔽!”

孔闻礼终于忍不住:“兄长,你还想朝廷对孔家的责罚不够吗?那王二权倾朝野,一次就革除二十多个京官的功名,谁还敢帮着俺们孔家说话?你若去京城,恐怕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反而招来王二的报复!”

“我咽不下这口气!”孔闻韶郁闷无比。

孔闻礼说道:“被收走的祭田和私田,肯定是追不回来了,孔圣塑像也不能再立起来。但神主牌位不能换,仍旧用文宣王号,不用那劳什子至圣先师!”

“至圣先师”四字,在后世深入人心,但放在此时却是个新词儿,由张璁借鉴孔子旧号而发明创造。

在孔家人看来,“至圣先师”就是个破老师,哪有“大成至圣文宣王”听起来威风?

反正清田完毕之后,张璁已经离开曲阜,那还怕个毛线啊。照旧沿用原来的王号,就算被本地官员或读书人看见,也基本不会有人去告状。就算有人告状,推说新号的牌位还没做出来便是。

于是乎,南京、北京的国子监,都把孔子牌位给改了,曲阜孔庙还供奉着元朝的“大成至圣文宣王”。

并且孔闻韶这个家伙,因为被夺去“衍圣公”封号,心中怨恨难以平息,竟然亲自编写王渊与太后的花边故事。好在他还没作死到底,编出来让心腹用左手抄写,然后拿去济宁那边悄悄散播,他还真没胆子敢在曲阜这样玩。

……

山东,济南。

“恭贺先生高升!”桂萼抱拳笑道。

张璁拱手道:“同喜,同喜。”

山东清田虽然还没彻底完成,但鲁王、德王和孔家搞定,剩下只需按部就班便可。

仅这三家,朝廷就收回赐田(可免税)155万亩,罚没私田200万亩,另查出隐匿田产300多万亩,远超杨廷和致仕前在京畿的清理成果。

桂萼、史道两人,做山东布政使还不满半年,自然不可能再次升官。但朝廷也嘉奖政绩,各自给他们升了勋阶,其余山东诸多官员也有升赏。

只有张璁,两封关于孔子的奏疏发出去,骤然之间名震天下,谁都知道他是儒学大宗师。

王渊推荐,破格提拔,直接从山东按察使,超阶擢升为工部尚书。

张璁收拾行囊,准备回京就任,山东官员送别至城外。

巡按御史詹荣匆匆赶来,低声对张璁说:“昨日接到曲阜儒生检举,曲阜孔庙的神主牌位,一块都没有换过来,全部沿用元朝封号。”

张璁冷笑:“好胆!”

“何事?”桂萼、史道、聂豹等人询问。

几人避开山东其他官员,悄悄商议此事,最终决定让右布政使史道去查。

张璁已经卸任按察使,新任按察使还没来,按察副使又有些镇不住孔家,至少要一个布政使出马才行。

王渊只主持过一次文举,即正德八年的顺天府乡试,而史道就是那年的乡试第一,考试结束后还拜了王渊为师。这层关系太亲密了,若非史道有些倒霉,以他的才干而论,至少也已经是右侍郎。

倒霉在这家伙的进士,被掰开考了两回。

正德九年会试通过,眼看着就要考殿试,突然收到父亲的死讯。于是连忙回家奔丧,三年之后跳过会试,直接跑去参加殿试。

张璁离开济南之后,史道没有立即对孔家下手。

他聘请工匠,制作孔子及诸弟子的牌位。让一位左参政,带着差役亲自送往孔府,说是工部精心制造的,让那位左参政亲自看着孔家换牌位。

又过数日,一位颜姓秀才,快马跑到济南:“史薇垣,在下让族弟去拜孔庙,发现孔圣及诸子神主,又换成了以前的牌位。”

“真是不怕死啊!”史道立即带着济世派弟子和差役,全部换便装前往曲阜,打算杀孔家一个措手不及。

那位颜姓秀才,正是复圣颜回的后人,同样享有朝廷的优待。

但是,儒门诸子在曲阜的后裔,岁米都是先发给孔家,再由孔家拿去分配。曲阜颜氏,不但没受到孔家帮助,反而在争田时受到打压,每年的岁米也经常不能足额领到。

那就寻机报仇呗,顺便搭上王党的大船。

历史上,曲阜颜氏可比孔家有气节得多,之前一直默默无闻,明末突然连出三个进士。

其中,颜胤绍在担任河间知府时,清军攻破城墙,他带着妾室和儿女,举家**殉节(不忍杀死六岁幼子,令其自行逃难)。其正妻和长子留在曲阜,长子终身不仕满清,一心奉养寡母,晚年与故旧图谋复明失败。

可惜最后还是从了,颜胤绍的孙子里面,有三个考中满清进士当官。

但至少,没有立即归顺,康熙年间才开始去考科举。

书回正题,史道带着济世派弟子和差役,来到曲阜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

他们抵达孔庙门口,突然一窝蜂的往里冲,孔家子弟和仆役愣是没反应过来。冲进去老远,孔家子弟还以为遭贼了,大声呼喊道:“快抓盗贼,快抓盗贼!”

等孔庙中人抄家伙围捕,史道已经带人冲进正殿。

果然,那里摆着的牌位,不是“至圣先师”,而是“大成至圣文宣王”!

史道抖开裹着长剑的棉布,拔剑出鞘道:“曲阜孔氏意图谋反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