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479【舍我其谁】

梦回大明春 479【舍我其谁】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四更天,凌晨两点。

一个十二三岁的书童,扛着箱子跑来:“少爷,考箱!”

王策借着烛火,打开考箱又检查一遍,肯定再无疏漏才交给书童。

宋灵儿依旧大大咧咧,拍着儿子的肩膀:“考试不要慌,没什么大不了。一个童子试而已,今年考不中,明年继续考就是。”

“阿妈,我不慌。”王策笑道。

黄峨、夏婵、香香都在场,几位姨娘各自准备了吃食。一股脑塞给书童,可怜那书童还是孩子,根本扛不了这许多零碎。

早就做了管家的周冲,主动前来帮忙,将各种饮食都挂在自己身上。

王渊传授经验说:“进考棚之后,钉好油布就睡觉,天亮自有军士把你叫醒。一定要睡足,否则头晕脑胀的,有本事也发挥不出来。”

这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王策立即说道:“多谢阿爸指点!”

“去吧!”王渊挥手说。

大人们自去睡觉,就连宋灵儿这个亲妈,都没有陪儿子去考场。

王策带着书童,身边跟着周冲,张慕远远缀着保护安全。

京城的学童非常牛逼,直接借用会试考场,主考官乃正三品顺天府尹,只论官品已经跟王渊平级了。哪像地方学童参加童子试,全是正七品知县监考,穷乡僻壤甚至还得自带考桌。

从家里到考场挺远的,需要从京城西北,一直前往京城东南,斜穿了整个北京城。

等王策到达贡院门口,那里已经在排队入场。

童子试而已,不需要脱衣服,在验明身份之后,随便摸几下就算已经搜身。

也不提前安排座位,进去之后随便坐。由于礼部贡院非常大,根本不可能坐满学童,因此不会出现紧挨屎号的情况。

王策随便选了个地方,拿出铁锤和钉子,搭着板凳在那儿钉油布。他牢记父亲的叮嘱,钉完油布直接睡觉,被人叫醒的时候已是天亮。

考题是油印的,经过多年改良,高级货已经不容易脱墨,考生由此免受满手油墨的苦恼。

京城的县试,需写两篇八股文,比偏远地方正规得多。不像王渊当初在贵州,能准确破题就算合格,两者难度相差迥异。

县试没那么多讲究,不像考举人和进士,主考官必须坐在里面。

王策正在阅读考题的时候,主考官已经在巡场了,背负着双手满考场转悠。王策只瞟了主考官一眼,便认认真真破题,因为那考官太熟悉,有时一个月能见两三次。

主考官的名字,叫严嵩。

严嵩之前是正三品通政使,去年转任正三品顺天府尹。看似属于平调,职权似乎还减弱了,但顺天府尹乃升迁跳板,今后要么转任地方巡抚,要么到六部做右侍郎,甚至可以直升左侍郎(这种情况很少见)。

顺便一提,明代皇帝在天农坛有田地,每年都要装模作样亲自耕种,即天子劝农。而天农坛的皇帝土地,必须向顺天府尹缴纳赋税,表示赋税方面没有任何人可例外——官员和士子减税,都是有严格限制的,不是说做官就能全免,但实行起来被各种钻空子。

严嵩在考场转悠了几圈,已经知道王策在哪儿,但他只当啥都没看见。

顺天府尹不好当啊,要管的破事太多,认真起来很容易得罪权贵。他更怕天子御驾亲征,朱厚照每次外出打仗,压力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倒霉催的顺天府尹!

严嵩的上上任叫胡宗道,因为朱厚照亲征宁王,顺天府尹必须负责征召民夫,还要为数万大军征集粮草。当时才跟蒙古小王子打了不久,顺天府百姓早已不堪承受,京畿之地被搞得盗贼四起。转眼间皇帝又要亲征,顺天府尹胡宗道,竟然因为压力太大,活生生忧惧而死。

严嵩现在很头疼,因为他听王渊说,皇帝今年似乎又要亲征,让他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准备尼玛,严嵩很想骂人,这个皇帝太难伺候了。

回到正堂,严嵩坐那儿喝茶看书,只等着学童们过来交卷。

大概晌午时分,终于有学童交卷,严嵩稍微有些失望,因为第一个交卷的并非王策。

县试提前交卷者,拥有巨大优势,可以请主考官进行面试,主考官感觉满意当场就能通过。

严嵩快速浏览此人的文章,又随便出了个对子,笑问:“你多大了?”

那学童说:“禀府尊,十四岁了。”

严嵩颔首道:“回去用功读书,准备四月的府试,到时候还是我当主考官。”

“多谢府尊提携!”那学童大喜,因为他已经面试过关了。

又面试了两个学童,王策终于第四个交卷。

严嵩拿起王策的答卷,只看第一行,便笑道:“好大的口气!”

这次县试出了两道小题,第一题是:文不在兹乎?

成语“斯文在兹”就出自这句,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也跟这一章的内容有关。此题可以写得很大,也可以按朱子章句解读,熟读《论语》的学童都能作出文章。

而王策是怎么破题的?

这小子直接来一句:“道之将废也,存亡续绝,舍我其谁?”

严嵩仔细读完全篇八股,考教道:“朱子章句说,此‘文’乃礼乐制度,是孔子的自谦之辞。你好像不怎么赞同?”

王策回答道:“先生说,此‘文’乃‘道’,朱子的批注有些多余。”

严嵩笑问:“你的老师是谁?”

王策答道:“杨讳慎公(杨慎)。”

严嵩又问:“你父亲如何解读?”

王策说道:“父亲与先生的解读,大同而小异,都认为此处之‘文’指‘道’。父亲说,孔子敢作敢为、当仁不让,宋国的桓魋要加害孔子,孔子直言自己承担了天赋使命,定然可以逢凶化吉。孔子在此处遇到危险,怎么可能突然自谦?朱子以己度人,把孔子的格局看得太小了。父亲还说,‘文不在兹乎’这句,孔子有着舍我其谁的气势,怎么可能一边拍胸脯自夸,又一边用辞自谦呢?”

严嵩再问:“何为道?”

王策回答:“孔子曰仁,孟子曰义。”

严嵩微笑再问:“那你觉得是仁还是义?”

王策突然反问:“府尊为何要挑一个呢?仁义可双全矣。”

“哈哈哈哈!”

严嵩捋胡子大笑,把王策的文章放在最上边,赞许道:“汝有乃父之风,吾拭目以待耳。此篇八股,当为第一。”

这倒不是徇私,而是王策的文章确实不俗。虽然用辞浅显,朴实无华,八股结构也有些松散,远不如王渊少年时那样丝丝入扣,但胜在大气蓬勃,而且英气逼人,就像一把脱鞘而出的锋刃。

以文观人,可知根底。

“道之将废也,存亡续绝,舍我其谁?”——这种八股破题,别说是小小学童,就连成年士子都很难写出。

反观第一个交卷的学童,破题为“文值其衰,圣人亦自疑也”,意思是:礼乐即将崩坏,孔子都在自我怀疑。

一个是礼乐崩坏,自我怀疑;一个存亡续绝,舍我其谁。

格局之大小,高下立判!

王策谢过府尊提携,便收拾考箱离去。

严嵩感慨道:“虎父无犬子,此子挥斥八极,又是一个王二郎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