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432【陆完】

梦回大明春 432【陆完】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杨廷和之前勾结张永,把劣币案捅给皇帝,目标其实非常简单。

杨廷和盯着工部尚书的位子,即便不能把李鐩拉下马,退而求其次也能捞到节慎库。或者引发职位变动,安排心腹当个工部侍郎,顺便还能恶心一下江彬。

张永的追求也不咋样,他只想安插心腹太监,派去节慎库当监事,或者染指工部宝源局。

二人都没想过,能够直接扳倒江彬,因为此事根本“不值一提”。

可皇帝居然派锦衣卫去调查,锦衣卫又强行牵扯到江彬。

朱厚照在南苑书房的反应,瞬间让张永意识到,皇帝其实对江彬有些烦了——归根结底,是蒙古小王子已死,北方没啥大仗可打,豹房边军又日趋腐化,江彬已经失去了邀宠根基。

于是张永当机立断,立即跑去上眼药。他搜集到的黑材料很多,但从来没给皇帝讲过,因为以前讲了也没用。

同样的黑材料,换一个举报气氛,朱厚照的反应完全不一样。

而王渊,同样没真想弄到江彬。他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保住工部尚书李鐩,二是弄掉左侍郎刘永。让李应把江彬牵扯进去,只是试探性的举动,试探皇帝什么反应,同时试探张永的手段。

竟然真把江彬给弄倒了,所有参与者都感到非常意外!

江彬一倒,工部尚书、工部侍郎、节慎库、宝泉局……这些东西算个屁,张永、杨廷和立即盯上更大的目标。

当初,朱厚照也临时心软,想留刘瑾、许泰一条狗命。

于是刘瑾家里查出龙袍和兵甲,被剐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许泰只因江彬还得势,没有被搞得死无全尸,但打回京卫之后也死于非命。

江彬这回哪有幸免的可能?

东厂幡子蜂拥而出,在江彬家中搜出铠甲三十副。又搜出江彬结交太监和大臣的证据,御马监太监谷大用、吏部尚书陆完、兵部尚书王琼,全都被东厂定为江彬的谋逆同党。

若非朱厚照勒令不得牵连边将,明摆着还想留用新军,恐怕那些豹房边将全都得遭殃。

张永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御马监太监谷大用。

而杨廷和的攻击目标,则是吏部尚书陆完、兵部尚书王琼。

工部那个烂摊子,反而被他们选择性忽视。

内阁。

杨一清勃然大怒,指着杨廷和说:“杨阁老,陆完是该死,王尚书(王琼)何罪之有?你说他勾结逆贼江彬,简直是胡说八道,东厂什么证据查不出来?”

杨廷和平心静气说:“王德华(王琼)确实与江彬有勾连,他不止一次给江彬送银子。兵部右侍郎王宪,也是通过王德华(王琼),由江彬安排领到镇压京畿匪患、督理军储的差事。”

王宪,兵部右侍郎,王琼的绝对心腹,平定京畿匪患的一号功臣,现任职务相当于后勤装备部长。而他能得到这些肥差,全靠王琼刻意逢迎江彬,如此行径被文官集体鄙视,堂堂的兵部尚书,居然要巴结后军左都督。

啥意思?

自从于谦当年夺权之后,五军都督府就得看兵部脸色,武官再牛逼也得依附于文官,王琼的做法等于在开历史倒车(对文官集团而言)。

靳贵打圆场道:“两位不要动气,有事慢慢商议便成。”

毛纪说:“王德华(王琼)勾结江彬,此事板上钉钉,瞎子都能看出来。就算要商议,也该商议如何定罪,是让他自己请辞还是直接罢官!”

杨一清冷笑道:“时事所迫,王尚书不利用江彬,如何能快速平定京畿匪乱?就如这次一般,杨阁老若不利用张永,如何扳倒江彬这逆贼?难道还能说,杨阁老是在勾结太监?”

杨廷和拢手微笑:“扳倒江彬的事情,我可不敢居功,那是王二郎的手段。”

“王若虚?”众阁臣皆惊。

杨廷和故意捧杀王渊:“锦衣卫都指挥使李应,乃是王二郎的同乡挚友。他借锦衣卫查劣币案,将矛头直指江彬,又利用张永打出致命一击。这般手段,不愧用兵如神之人。”

杨一清和靳贵都面露冷笑,因为杨廷和话里有话,暗指王渊已经控制锦衣卫,而且还跟大太监张永有勾结。

可问题是,王渊就在前不久,才帮工部收回财权,借此跟张永划清界限,杨廷和也就骗骗那些不知底细的官员。

梁储突然说:“王德华(王琼)之事先不论,且谈谈如何处置陆全卿(陆完)吧。”

此言一出,杨一清和靳贵都表情古怪,一向给杨廷和当应声虫的梁储,这次居然隐隐抵抗杨廷和的提议。

杨廷和终于无法保持涵养,脸色极为阴沉。

跳反了,梁储竟跳反了!

如今的阁臣有五个,内阁地位由高到低排列,即杨廷和、梁储、杨一清、靳贵、毛纪。

杨廷和、毛纪是一伙,杨一清、靳贵是盟友,梁储突然反戈一击,杨廷和居然处于人数上的劣势。

全都怪王渊,蝴蝶翅膀扇太凶。

历史上的靳贵,因为引咎辞职归乡,此时已郁郁而终,哪还有在内阁活蹦乱跳的机会?杨一清也早该辞职了,都不用杨廷和出手,是被梁储给逼走的。(史书说,江彬、钱宁联合逼走杨一清,其实纯属扯淡。江彬和钱宁哪可能联手,且正德南巡途中,皇帝和江彬还去杨一清家里住了几天,只能是被梁储撵出朝堂的。)

杨一清、靳贵对视一眼,都有些搞不清楚,梁储莫名其妙为啥变换立场。

很简单,若任由杨廷和弄倒陆完、王琼,下一个就该收拾他梁储了!

梁储心里还是很有逼数的,他借着杨廷和丁忧回乡,排挤了那么多杨党之人,姓杨的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沉默片刻,杨廷和终于恢复风度,被迫忽略掉王琼,微笑道:“那就来商议陆全卿(陆完)之事。”

杨廷和是大明首辅,张永已有秉笔之权。按道理,首辅跟秉笔太监联合,完全可以自由操控朝堂,便是尚书都能轻易弄掉。

可现在属于正德年间,内阁权力还没那么大,张永刚刚秉笔也不敢玩得太过分。再加上五个内阁成员当中,有三个都跟杨廷和唱反调,居然逼得大明首辅更改既定计划。

陆完这次必定倒霉,因为没人会保他。

这货以前是杨廷和的心腹,刘六刘七之乱时,由杨廷和举荐担任剿匪总指挥,这才能一路快速升迁做尚书。而江彬,当时也归陆完指挥,两人由此结下香火情,江彬上位让陆完看到希望,果断在杨廷和丁忧时背叛恩主,靠勾结边将做上了吏部尚书职位。

整个内阁,全是陆完的政敌,太监张永也把陆完恨得要死。

江彬既倒,陆完便被群起而攻之,短短两三天时间,弹劾奏章已经多达上百封。

杨一清对陆完的憎恨,仅次于杨廷和。因为他以前是吏部尚书,陆完继任之后,排挤了他在吏部的无数亲信。杨一清咬牙切齿道:“陆完奸妄,窃据天官之位,勾结边将谋逆,残害清流大臣。若不论死,不足以谢天下!”

“应宁所言极是。”杨廷和也是这个观点。

于是,陆完要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