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426【老狗】

梦回大明春 426【老狗】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老爷,该喝药了。”丫鬟捧着一碗汤药进来。

李鐩身上裹着棉毯,正用一柄放大镜,窝在床上仔细看书。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幸亏有放大镜,否则就只能让人念诵。

在传统理学家的印象当中,物理学派虽然“妖言惑众”,但也非全无可取之处,放大镜和缩小镜(近视眼镜)就让他们非常喜欢。

李鐩接过药水,仰脖子一口喝下,便挥手让丫鬟离去。

又把书读完一页,李鐩轻轻放下,实在没有什么读书的心情。

这位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

前些年黄河决口,河道总督祭祀山川,李鐩斥责其该祀河伯。堂堂工部尚书,不思如何整治河道,却在这种问题上纠结,看似是个昏庸无能之辈。

可又有几人还记得,李鐩是一路靠政绩升迁的。

他年轻时前往山西赈灾,不但救活无数灾民,还主持开挖水渠,灌溉农田上百万亩。如今,山西最大的水利工程,是李鐩顶着层层压力修建而成。

他还在密云修筑防御工事,从此之后,蒙古就不再从密云南侵,因为李鐩的防线构筑得毫无破绽。

李鐩属于刘大夏的心腹,别看刘大夏后世名声很坏,却是个真正能做事的干臣,并且还是个传统改革派(除了开海,其他方面刘大夏都主张改革)。

李鐩以前也是改革派,李东阳致仕以前,留给王渊那份改革方案,就有刘大夏和李鐩参与制定。

正德继位,刘瑾弄权,刘大夏滚蛋,李鐩也跟着滚蛋。

直至刘瑾伏诛,李东阳得势,才把李鐩召回来。

但李东阳很快又退休了,李鐩为了明哲保身,只能随波逐流混日子。他勉强配合杨廷和,又勉强配合梁储,也接受太监和边将的拉拢。偶尔劝谏皇帝不要大兴土木,可皇帝一旦下令,李鐩还是会尽量配合。

刚开始,包括王渊在内,大家都觉得李鐩投靠了杨廷和。但现在众人明白过来,这老家伙谁都不投靠,他只想安稳混到退休而已。

但是,就在这段时间,李鐩突然又硬气起来!

因为王渊帮助工部收回部分财权,工部新立了一个节慎库,包括杭州南关在内的关税,都会上交到节慎库中由工部处置。

清流与太监,同时盯上节慎库!

杨廷和想让心腹去管理节慎库,张永也想在节慎库设置督理太监。一向唯唯诺诺的李鐩,顿时恢复年轻时的风采,守着节慎库不让任何人染指,等于同时把杨廷和、张永给得罪。

这条老狗,还剩下几颗牙,咬人或许不利索,但护食的本领却没丢。

“备轿!”

李鐩突然从床头爬起,扔掉手中的放大镜,坐着轿子直奔城西王宅。

随从递上拜帖,门子一看工部尚书来了,连忙跑进去通报消息。

王渊亲自来到正门迎接,搀扶着李鐩进屋,问道:“李尚书有何要事,居然亲自冒雪而来?”

李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套近乎说:“王侍郎真有本事,竟能变废为宝,把那些无用的碳灰,做成蜂窝炭利济百姓。”

王渊笑道:“都是物理学派的学生们在忙活。”

李鐩拱手说:“老朽也对物理学颇感兴趣,还专门研习了王侍郎开创的新算学。”

王渊问道:“李尚书也对算学感兴趣?”

李鐩微笑道:“再怎么说,老朽也是工部尚书,年轻时也主持过许多工程。若不精研算学,岂不被宵小所蒙蔽?”

“是在下失言了。”王渊拱手致歉。

李鐩正色道:“工部所制新钱,质量拙劣,用料不足,坏了王侍郎的大事。老朽此来,是给王侍郎登门谢罪的,还请王侍郎不要怪责,老朽立即整顿工部宝源局!”

王渊好奇道:“此事究竟有什么内情?”

李鐩解释说:“因为节慎库的事情,老朽得罪了杨阁老和张永。见户部宝泉局铸钱有利,于是也想让工部铸钱,但又没脸向王侍郎求助,毕竟这有抢夺政绩的嫌疑。正好江彬找上门来,愿意帮忙在陛下那里请奏铸钱差事,老朽一时糊涂便答应他了。”

看似解释得很直白彻底,但李鐩还是有些话没说尽。

他是因为得罪杨廷和、张永,又不愿跟王渊走得太近,才选择跟江彬临时合作。没成想,江彬拿了商量好的利润之后,居然还贪心不足,暗中伙同宝源局官员偷工减料,造出的银元竟可用手直接掰断——掺进去的铅锡太多!

李鐩直接就傻眼了,被架上去了下不来。他已经得罪张永、杨廷和,难道又跟江彬闹翻?

只能求王渊帮忙,而且要彻底投靠王渊才行,否则这件事根本没法收场!

作为一个七十多的老臣,李鐩虽然随波逐流,骨子里却是极为傲气的。他只服刘健、李东阳、刘大夏那辈人,根本看不起杨廷和、梁储之流,更把王渊当成孙子辈看待。

被逼得投靠王渊,李鐩别提有多憋屈。

“江彬圣眷正隆,他们是扳不倒的。老朽夹在其中,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李鐩摇头叹息,“真是老糊涂了,怎能相信江彬,相信他只拿一点好处就能罢休!”

王渊仔细琢磨,大概想明白局势,笑问:“李尚书是否认可改革?”

李鐩半眯着眼:“不改必衰,但须谨慎。”

王渊摇头道:“主持改革者,必须谨而慎之,但真正开始改革,则必须阔步向前。改革之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李鐩捋着胡子大笑:“哈哈,王侍郎深得从政三昧,如此或许还真有几分改革成功的希望。”

“李尚书愿助我一臂之力吗?”王渊直接问道。

李鐩叹息道:“我是不成了,已经七十多岁,还能再活几年?不过我有一人,可以荐与王侍郎。”

“哪位高贤?”王渊问道。

李鐩说道:“工部右侍郎赵璜。此人锐意改革,公正无私,且能力卓著。以他的才干、政绩和资历,早就该升左侍郎了,只因得罪人太多才止步不前。”

王渊又问:“工部左侍郎刘永如何?”

李鐩笑答:“杨党之人。”

王渊说道:“既然是工部左侍郎,宝源局铸造劣钱的罪责,也应该让他来分担一点吧?”

“于情于理,都该如此。”李鐩说道。

张永与杨廷和都想控制工部库房,又憎恨李鐩跟江彬暗中合作,于是打算联手把李鐩给弄得罢官。既然李鐩愿意投靠王渊,那王渊也不会拒绝收下工部,直接让工部左侍郎刘永背锅即可。

刘永此人,官声很不好,早就被多次弹劾贪污,有杨廷和保着才能混到现在。正是背锅的绝佳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