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378【喜峰口】

梦回大明春 378【喜峰口】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皇帝离京的第二天,才被朝中大臣发现,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以杨廷和、梁储为首的清流,立即奏疏劝谏,请求皇帝以国事为重,尽快赶回京城坐镇。

而靳贵、杨一清、陆完、王琼、李逊学等大臣,在发出奏疏的同时,居然约好了跑来请王渊去边疆。他们觉得王渊知兵且深受宠信,或许可以劝皇帝回来,就算不回来也能保证皇帝安全。

“我已经告假回贵州完婚,明天就走。”王渊说。

杨一清生气道:“王侍郎,究竟是陛下重要,还是你结婚重要?”

王渊笑答:“陛下定然平安,在这种关键时候,朵颜三卫怎会招惹大明?江彬也不是傻子,他正是看出这点,才敢怂恿陛下前往喜峰口。”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陆完插话道。

陆完这个吏部尚书,已经彻底跟清流决裂,甚至得罪了许多并非杨廷和派系的文官。一旦皇帝出事,陆完那是真的要完,杨廷和随便安个罪名就能把他弄死。

因此,陆完绝对忠于皇帝,即便他曾经帮宁王恢复卫队——请求恢复宁王卫队,便是陆完写的奏疏,杨廷和依据这份奏疏来拟票颁圣旨。

历史上,杨廷和把脏水全泼在陆完身上,借此把自己从谋反案摘出。陆完被杨廷和流放到福建,在福建靖海卫郁郁而终,连他的九十老母都没放过,直接关死在监狱里。

陆完那边把话说完,王琼也跟着说道:“请王侍郎以国事为重,万勿推辞!”

王琼身为兵部尚书,这几个月也没闲着,忙于平定京畿贼乱,已经灭了好几窝山匪马贼。

靳贵突然站起来,对着王渊端正作揖:“请王侍郎到喜峰口走一趟!”

李逊学也跟着起身作揖:“拜托王侍郎了!”

众人纷纷作揖请求,在场的要么属于帝党,要么跟清流关系很差,他们是最怕皇帝出意外的。便是矛盾极深的杨一清和陆完,也暂时放下争斗,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杨廷和。

眼前有两个阁臣,一个吏部尚书,一个兵部尚书,一个礼部尚书。论实力能把首辅杨廷和架空,但他们也就现在稍微团结,等皇帝回来必定互相攻击。

而且,杨廷和掌控了六科,正在利用六科压制六部。

一堆重臣集体给自己作揖,王渊哪还能拒绝?只能推迟回乡,当天便骑马直奔喜峰口,顺便把正在武学读书的袁达也叫上。

从北京到喜峰口,也就七八百里,王渊骑快马数日即达。

朱厚照身边大概有两千轻骑,全都是蓟镇骑兵。他这次走得很急,连豹房重骑都没带,京营士卒更是一个也没有。

朱厚照刚从草原打猎回来,今天不仅猎到兔子,还猎到一只梅花鹿。他心情舒畅,笑问道:“二郎怎么来了,你不是要回贵州结婚吗?”

王渊叹息道:“唉,满朝大臣,皆让臣来护驾。臣自然知道陛下没有危险,可众臣的面子却抹不过。”

朱厚照埋怨道:“这帮大头巾,就是多事儿!”

王渊问道:“朵颜三卫可曾送质子来?”

朱厚照笑道:“这几日,朕在关外(喜峰口外)打猎,有蒙古人远远窥视,估计都是朵颜三卫派来打探消息的。朕还打出了黄龙旗,故意吓唬他们。”

不得不说,这皇帝胆子真大!

喜峰口的全称叫“喜峰口关”,乃是大明重要边关之一。皇帝御驾边关,已经把群臣吓破胆,居然还敢打出黄龙旗,出关跑去草原上打猎。

朱厚照把王渊带到自己帐中,又叫来江彬和许泰,指着一副地图说:“朕亲自出关查看,又询问了许多将士,心中又有新的想法。欲收复大宁城,必须先收宽河。宽河、大宁若复,又可收回开平,最终目标是收复全宁!”

大宁,即后世内蒙古的宁城;宽河,在承德东南部,即后世宽城;开平,即锡林格勒多伦县的上都城;全宁,即后世内蒙古翁牛特旗。

这四座城池,朱元璋时都归大明所有,而且设置卫所和驿站,由汉人军队驻防。

朱棣想跟朱允炆干仗,又苦于兵力不足,就跑去这些地方“征兵”。

这些汉军,老家皆在南方,思乡心切之下,纷纷跟着朱棣南下打仗。特别是大宁城,直接被朱棣搬空了,除了初代宁王的直属卫队,其余汉军跑得一个不剩。

于是,朵颜三卫不断南迁。

先是非法占据全宁城,接着再占据大宁城,然后又占领宽河城。最后因为难以运输粮草,逼得大明废弃开平卫,把开平城也扔给朵颜三卫。

大明官员说,把大宁卫赏赐给朵颜三卫,那都是在帮朱棣遮掩而已。

这些城池,都是大明的,被朵颜三卫非法侵占至今!

不过嘛,对于朵颜三卫来说,有得就必有失。他们占据诸多城池之后,本部直接从游牧变成驻牧。若有一天王渊率军出征,不怕在草原上找不到敌人,因为城池无法打包带走,直接带兵去攻城便可。

王渊提醒道:“陛下若想打仗,至少还得等三年。河北之民苦于征粮和徭役,已经破家无数,纷起做了盗贼。若再开战,恐复有刘六刘七之徒。”

“粮食,粮食啊!”朱厚照头疼不已。

这次京城抄家,抄的全是宠臣,收获可谓巨大,直接弄来三百多万两银子,另有房产、店铺和田地无数。但粮食不够啊,那玩意儿是地里长出来的,总不能让士兵吃水煮银子打仗。

王渊突然说:“请陛下屏退左右。”

朱厚照挥手对身边的太监和边将说:“你等且先退下。”

张永这回没跟来,留在京城掌管司礼监。

江彬、许泰等人退下,离开之前瞧了王渊一眼,那眼神里全是羡慕嫉妒恨。

王渊说:“欲得粮食,便要改革。若陛下没耐心改革,也有速成之法,保准短期内就能增加无数漕粮。”

“有何速成之法?”朱厚照高兴道。

王渊说:“大明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无非南直隶、浙江和江西三省。这次宁王谋反,江西必有无数士绅牵扯其中,何不趁机收回土地,交给流民和无地良民耕种?士绅可以免税和逃税,农民却逃不了,如此不就多出无数粮食吗?”

朱厚照踟躇道:“江西出的文官太多,恐怕不好收场。”

王渊笑道:“早晚都得清理田亩,否则江西匪贼更多。既然如此,为何不抓住宁王谋反的机会呢?谋逆大罪,一旦牵扯进去,还不是任凭宰割。便是把江西士绅杀得血流成河,谁又敢说半个不字?”

朱厚照仔细考虑许多,突然咬牙道:“那就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