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346【处理琐事】

梦回大明春 346【处理琐事】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王渊窝在绍兴铁厂的四个月,浙江总共发生了两件大事。

浙江来了一位巡抚叫张津,主要巡抚湖州诸县,那里有一群三十年的积年老匪。因为截杀官差,朝廷震怒,专门派张津过去清缴。

张津剿匪跟王阳明差不多,身边就几个随从,还没有王大爷那一帮学生。

他直接跑到杭州北关来要钱,喻智按规矩拨了三千两。

张津立即拿着钱去湖州赴任,借调两千卫所士卒,把二千两银子当军费,亲手发到每个士兵手中。又勒令当地富户捐粮草,练兵一月,开始剿匪,令行禁止,不扰百姓,以奇谋擒拿匪首。

如今,张津还在湖州做巡抚,继续清缴太湖水匪。但升官文书已在半路上,因功擢升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

这位老兄,也是能文能武的干臣,而且还是王阳明的至交。他在好几个省都剿过匪,大小数十战无有败绩。以前做宁波知府时,恩威并施压服倭寇,离任时日本人主动帮他拉纤送行。

相比张津巡抚湖州而言,浙江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就让人非常败兴了。

锦衣卫指挥使钱宁,派人带两万贯大明宝钞,前来浙江兑换成白银,而且还是按官价兑换。

浙江三司官员,根本不甩这些锦衣卫,但镇守太监王堂却怂了。两万贯宝钞,全都落在王堂手里,必须在限定日期内帮钱宁换银子。

堂堂一省镇守太监,做成这副鬼样子也够窝囊!

得知王渊已回杭州,顿时有二十多位商贾,齐刷刷跑来总督府喊冤。

王渊问道:“也就是说,锦衣卫把宝钞塞给王堂,王堂又把宝钞强行塞给你们?”

一个商贾说:“一贯宝钞,官价就是一两银子。这不是坑人嘛!”

“请总督老爷,为我等小民做主!”商贾们纷纷磕头。

王渊在浙江已经树立威信,官民绅商虽然对他颇多畏惧,但同时也对他信服有加。否则的话,这些商贾根本不会来喊冤,因为面对的是锦衣卫和太监,再倒霉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王渊想了想,笑道:“王堂要银子,你们给他便是。换来的宝钞,全都交给本督,如果还能找到宝钞,一并送到总督府来。”

三日之后。

王渊召见那几个锦衣卫,领头的只是一屈屈百户。

“胡百户,”王渊没给好脸色,“钱宁明知我是浙江总督,还派你等到浙江摊派宝钞,是故意要落我王某人的面子吗?”

胡百户连忙跪伏,解释道:“不敢。朱指挥(钱宁)并非只照顾浙江,江南数省皆已派遣缇骑兑换宝钞。”

王渊总感觉钱宁是个智障,要那么多银子花得完吗?

一个省强行摊派两万贯,江南数省就是十万两银子。这银子赚得颇为痛快,却把地方上的文官和太监都得罪完了!

王渊说道:“你等也是听命行事,我不愿横加为难。这样吧,搜刮来多少银子,半月之内全都退回去。我就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胡百户硬着头皮说:“王总督,我等并未违法。大明宝钞乃朝廷所发,官价也是太祖定下的,敢拒收宝钞才是藐视国法。”

王渊笑道:“那好,我正巧手里缺银子,也存着几万贯宝钞。来人!”

早就准备好的五万贯宝钞,直接扔在这些锦衣卫面前。

王渊面色一冷:“大明宝钞,不得拒收,把你们手里的银子都拿来。”

胡百户说:“王总督,你不能强买强卖啊。”

王渊问道:“你们就没强行摊派?”

胡百户说:“浙江镇守太监王堂,自愿兑换两万贯宝钞,其中并无强买强卖。”

王渊说道:“本督一向守法,自然也不会用强。这样吧,你们暂且留在总督府,哪天自愿兑换宝钞,哪天就可以回京复命了。”

胡百户张了张嘴,想说些狠话,却欲言又止。

地方官居然敢擅自扣押锦衣卫缇骑,这他娘叫什么世道?

胡百户生怕自己死在浙江,突然大声说道:“吾等自愿兑换两万贯宝钞!”

“两万贯不够啊,我手里有五万贯。”王渊笑道。

胡百户自认倒霉,敞开了说话:“王总督,咱们兄弟手里,也就不到三万两银子,请留些路费让我们回京。”

锦衣卫很快搬来银子,然后灰溜溜滚蛋,甚至都不敢留在杭州。

“你等出来吧,”王渊说道,“谁出了银子,自行取回便是。”

商贾们全程偷看,此刻佩服不已。一番感谢之后,拿着银子各回各家,到处宣扬王总督智斗锦衣卫的故事。

嗯,王渊净赚六千多两,都是锦衣卫在浙江敲诈来的!

商人们离开之后,刚刚到任的宋九龄,也主动前来拜见总督。

王渊微笑问:“宋主事,你可愿做清官?”

宋九龄居然顺杆往上爬,主动执弟子礼说:“回禀总制,在下愿做清官,更愿为总制开海筹措银两!在下一向佩服总制之文韬武略,恨不能追随左右,今日有幸,喜难自禁!”

钞关职务一年一任,浙江北关主事喻智,已经回京述职去了。

眼前这个宋九龄,便是新任浙江北关主事。

宋九龄本以为自己捞到个肥差,结果上岗之后才发现,钞关吏员早就被总督给控制。而且,他还听到许多恐怖传闻,哪还敢往总督的枪口上撞?

这货是山西人,座师为首辅梁储,房师为翰林院修撰李廷相。

梁储身为内阁首辅,而且是南方人,怎会重用一个小小的山西三榜进士?李廷相只是翰林院修撰,也帮不上他什么忙,宋九龄能捞个钞关主事的肥差已属撞大运。

既然没得贪污机会,那就干脆投到王渊门下,踏踏实实做清官,又得名声又有政绩!

其实小贪也是可以的。

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别太猖狂,钞关的官吏贪污少许,王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南关的张钺也快离任了,新任钞关主事,估计也会选择投靠王渊。

王渊也不辜负自己人,他跟吏部尚书陆完早有默契。

之前离任的“清官”喻智,因为上缴钞关税银,是往年的十倍左右,政绩考核得到最优等。从正七品的户部分司主事,一跃变成从六品顺天府推官!

看似只升一级,其实属于质的飞跃。

进士出身正七品打底,许多人兜兜转转好几年,还是一个正七品而已。而喻智只做三年官,就迈过了这道坎,履历非常漂亮,今后前程似锦。

张钺虽然还未正式离任,王渊也早就给他安排好,从六品的州同知,具体哪个州由陆完决定。

陆完这家伙人品恶劣,到处寻找政治盟友,无非是想入阁而已。只要王渊不找他麻烦,他就愿意帮王渊提拔人才,如果关键时候王渊能说几句好话,陆完必然往死里跪舔王渊。

要知道,陆完这堂堂吏部尚书,竟连太监和武将都舔,毫不掩饰的背叛杨廷和派系!

处理完这些琐事,王渊便跑去慰问铸炮工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