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247【热气球】

梦回大明春 247【热气球】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二哥,一路保重!”

黄峨带着丫鬟夏婵,依依不舍将王渊送出家门。

前两日,王全、王姜氏和王猛也走了,今后黄峨独自在家怪冷清的。

王渊先去一趟军营,点检好自己的队伍,这才挥师绕着城墙往西北行去。

其中,一千骑兵,皆从三千营选出,由御马监少监朱英统率;三千火枪兵,皆从神机营选出,由惠安伯张伟统率——这是典型的文官、太监、勋贵组合。

皇帝非常贴心,没有给王渊使绊子。

太监朱英曾与王渊两度合作,两人关系非常不错。

而惠安伯张伟,曾跟随马中锡招抚刘六刘七,被言官弹劾得丢爵下狱。前不久才刚刚恢复爵位,他这戴罪立功的样子,也不敢跟王渊对着干。

李应也跟来了,他在豹房干得心累,也不想跟江彬争宠,就向皇帝请求随军出征。这货把书童李忠都带上了,主仆二人踌躇满志,想要奔赴边疆沙场建功。

此外,王渊还带了弟子十二人,宝朝珍负责管理那几百个随军工匠。

王渊刚刚走出军营,就看到大门口站着三人,竟是归善王朱当沍和他的两个门客。

王渊惊讶道:“王爷怎么来京了?”

朱当沍哭笑不得道:“陛下重新派人审理案件,我也被带到京城接受问询。我发誓说自己没有谋反,愿意去北方戍边以证清白。没想到……陛下真让我跟着王学士去西北打仗。”

“那就一起走吧。”王渊点头说。

看来,朱厚照是想和稀泥了,因为制造冤案的太监温祥、锦衣卫韩端、大理寺少卿王纯,全都是皇帝信任重用的人!

处理他们,等于朱厚照自己打自己的脸。

特别是太监温祥,那是皇帝的身边人,传圣旨口谕什么的,近年来都是这家伙在跑腿儿。

朱厚照派温祥去审理谋反案,无非是给他立功的机会,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制造冤案,收了银子就敢诬陷一个郡王。

现在,皇帝选择和稀泥,把归善王扔给王渊,出去打几年仗回来,也就没人再记得此事。至于太监温祥,事后被皇帝扔去浣衣局,这辈子是别想再翻身了。

还有就是,皇帝特别欣赏朱当沍,这位郡王勇武过人,朱厚照不想看到其才华被埋没了。

朱当沍不仅勇猛,而且刚烈。历史上,他遭受冤屈,被贬为庶人,直接当着朝廷官员的面,一头撞死在墙上以证清白,导致皇帝下令重新复查此案。

大军绕着城墙,来到城西北方的驿站,送行队伍早就已经在哪里等候。

金罍、常伦、余本、张潮、张翀、许成名等同科进士,顾应祥、严嵩等朝中同僚,还有王文素、王晹、蒋信等诸多弟子。

此时会试已经结束,殿试还未开始。

王渊的诸位弟子和同道当中,方楷、刘储秀、箫鸣凤、徐景嵩、谷高、席春、席彖、王晹、史道,一共九人考中今年的进士。可惜,到处安利物理学的狂信徒赵锦,因为太沉溺于做实验而名落孙山。

这九个人里边,席春和席彖都未正式拜师,因为他们是王渊座师席书的亲兄弟。甚至,他们对物理学也不怎么感兴趣,这一年来借口温习功课,已经很少出现在物理实验室。

另外,史道比较倒霉,会试考中之后,突然接到消息,说他亲爹死了。只能放弃殿试,立即回家奔丧。

这种情况,三年服丧期满,下一届殿试可以补考。因此,正德九年的进士,还有正德十二年的进士,都将与史道属于同年!

众多年轻弟子当中,王晹是最活跃的,物理学派的哲学体系建立他居功至伟。学习最好的则是方楷,这家伙出身阴阳世家,国子监物理学社便是由其创立,现在整天在研究天体物理学,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天文望远镜。

“若虚兄,慢走!”罗江、田秋站在金罍身边,朝王渊抱拳告别。

王渊笑道:“二位有心了,恭喜罗兄、田兄金榜题名。”

罗江就是王渊在云南参加乡试,跟王渊住同一个院子的云南士子。田秋则是贵州思南府士子,正德六年因为生病而没有赴京赶考。今年两人同时考取进士,罗江甚至会试排名第三十位(总共录取四百人)。

田秋考中进士,则更具代表意义。从今以后,大明朝堂的贵州人,终于不再是王渊孤零零一个。

“先生,一路保重!”

上百位弟子齐声呼喊,把其他送别者惊得侧目不已。

王渊拱手道:“诸君且回,努力向学!”

说完,王渊翻身上马,大喝一声:“出发!”

望着数千人的队伍远去,罗江忍不住感慨:“三年未见而已,若虚兄竟已如此威风。不但建功无数、陛下信赖,而且还有弟子无数。换成在云南的时候,你我如何想象得到?”

“是啊,他都已经做总督了,我们才刚刚考过会试而已!”田秋咋舌道。

金罍笑道:“若虚兄文武全才,堪称国士无双,不可以常理而论之。”

常伦则以羡慕的眼神望向远方,喃喃自语道:“好男儿,就该当沙场建功,便是马革裹尸也死得其所。我何时才能提兵杀敌?”

常伦在大理寺的人缘非常不好,金罍还只是高傲而已,这家伙则愤世嫉俗。每次遇到冤案,因上官包庇而无法惩治凶手,常伦就会写诗写曲,指桑骂槐的到处传播,已经得罪了好几个朝中大佬。

罗江、田秋二人,跟着王渊的弟子们,一起回城前往物理学院参观。

“罗兄,田兄,这便是先生亲自题写的对联!”王晹表现得非常热情。他跟罗江、田秋二人属于同年,罗江、田秋又是王渊的故友,这些关系叠加起来特别亲密。

田秋仰望着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好联,若虚兄才高八斗,吾自愧不如也!”

罗江则问:“为何横批是‘气理合一’。”

王晹解释说:“因为此联暗合气理大道。物理学派的‘气理合一’,便是王门心学的‘知行合一’,同一个理念,不同的叫法而已。”

“这幅对联怎么包含气理大道?”罗江怎么也想不明白。

“是这样的。风声雨声……”王晹又开始了忽悠,逮着各位士子可劲儿安利物理学。

今年的会试第一名霍韬,此刻踱步来到书院大门前。他仰望那副对联,不禁赞道:“王学士的才学,果真名不虚传,不愧是状元出身。”

走到里边,又看到一副对联,霍韬拍手道:“三千越甲可吞吴,王学士好气魄!”

王晹突然走过来:“阁下可知物理学?”

霍韬说道:“你们这个书院叫物理学院,想来物理学也与此有关。”

王晹笑道:“且随我来。”

霍韬跟着王晹来到内院,却见一个藤筐,还连接着巨大的布包,中间装着什么东西似乎正准备点燃。

“这是何物?”霍韬问道。

王晹解释说:“热气球。虽然还未试验过,但根据物理学的浮力知识和热胀冷缩原理,只要气囊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低于气囊外的温度,就能像舟行于水那样,在天空中飞起来!”

霍韬瞪着眼,听得是一头雾水:“????”

物理学派的超级学霸方楷,此刻站在框内,大喊道:“点火!”

立即有人举着超长火把,将气球下方的燃料点燃。随着气球渐渐充盈,藤筐也带着方楷飞离地面,甚至随着东南风飞越城墙,直接来到北京城的上空。

霍韬愣神道:“这不就是孔明灯吗?”

王晹笑道:“孔明灯能带人上天?而且,你知道孔明灯的原理吗?我们物理学派知道,早就研究得清清楚楚。”

“愿闻其详。”霍韬感觉很有意思,这位会元正在稀里糊涂入坑。

方楷站在藤筐里越飘越高,他取出望远镜,兴奋地观察着地面。偶尔伸手调整火焰大小,以控制热气球的飞行高度。

“快看,有神仙白日飞升!”

北京城内,突然有人指着热气球,顿时引来无数百姓仰望高空。

一些人跪地磕头,顶礼膜拜;一些人争相追逐,欢呼大叫。

以春天的风向,热气球从城南起飞,正好要飘过豹房上空。

豹房内,太监和侍卫奔走相告,胆子小的直接跪拜磕头,被朱厚照宠幸的番僧也领着众和尚念经。

朱厚照问道:“大师可知此为何物?”

番僧合十作揖:“阿弥陀佛,此乃陛下与娘娘虔诚向佛,佛陀降下护法巡游皇城,保佑庄妃早生皇子且能健康长大。”

朱厚照拍拍番僧的肩膀:“大师,你以后还是老实念经吧,此乃王二郎及其弟子发明的热气球。”

“呃……”

番僧噎了一下,随即赞叹:“王学士果然有佛缘,竟能请来护法降世!”

“哈哈哈哈!”

朱厚照大笑不止,从此不再信仰佛教。

物理学院内,上百弟子欢声雷动,追逐着天上的热气球疯狂奔跑,逢人便说这是物理学派在做实验。

一个热气球实验,就让物理学派增加了六十多个学生,好多没考上秀才的京城士子都跑来拜师。

物理学,正在大明朝茁壮成长,朝着不可磨灭的方向前进。

物理学院的每一个学生,都将是传播科学的种子,带着物理学在各地生根发芽。

(第五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