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217【皇帝的反击】

梦回大明春 217【皇帝的反击】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明朝对婚姻有着严格规定,比如主婚人,必须是祖父母或者父母。若祖父母、父母皆亡,才能由其他亲人来主婚。

王渊请大哥来京城主婚,严格来讲,是违反大明婚姻法的!

另外,指腹为婚,不受大明法律保护。男女双方皆可悔婚,告到哪儿都有效,因为朱元璋说“男女婚姻,各有其时”,指腹为婚纯属瞎胡闹。

蒙古人和白人,只要定居中国,就能与中国人结婚。但不许蒙古人、白人同族婚姻,一旦违反,全部抄家,打入奴籍——这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让中国人把外国人给同化掉。

如果读书人跟宗室联姻,不得担任京官,不得委以要职!

但是,还真没有明文规定,说什么文官不能取土司的女儿。这是一个法律漏洞,王渊可以去钻,但必须有足够的地位,并获得皇帝许可才行。否则必然影响仕途,别说入阁,就连当尚书都够呛。

“世叔,恭喜,恭喜!”王渊抱拳笑道。

金罍的父母都来京城了,若非等着父母来京主婚,金罍去年就可以和靳家小姐成亲。

金万川高兴得合不拢嘴,躬身行礼道:“王学士客气了,快请入内!”

今天是制敕房主官的女儿结婚,满朝官员来了一堆,没来的也都派人赠送贺礼。

金万川斥巨资给儿子买了一套京城婚房,占地足有二十亩。女客专门有区域招待,男客也分档次归在不同地方,王渊那桌全是翰林院官员。

杨廷和今天自然没来,真正的大佬很少参加小辈婚礼,除非双方是世交。杨慎于情于理却该来,因为新郎是他的同年,新娘的父亲跟他父亲是同事。

杨慎探过身子,挨着王渊低声问:“若虚,豹房那位娘娘,可是擅长剑舞之人?”

王渊笑道:“你猜。”

“那就是了,”杨慎感慨道,“若虚好手段!”

王渊矢口否认:“此事与我无关。”

杨慎说:“又没人责怪你,何必撇清关系?”

王渊还是不承认:“确实与我无关,我还能左右陛下的喜好不成?”

杨慎没再接话,心想:除了江彬,就属你最会讨好陛下!

庄妃的原有身份已渐渐传开,因为她那两个兄弟回京了,而且还获赐锦衣卫千户之职。好事者随便一查,就能查到其来历,怎么遮掩都藏不住。

跟翰林院同事闲聊一阵,外边就传来喧哗声,却是新郎把新娘接回来了。

新人自去拜堂,客人也开始吃喝。

一番热闹之后,王渊被新郎的岳父请去。

密室之中,无人打扰,靳贵说道:“陛下有意让你做顺天府乡试主考官。”

“我资历不够吧?”王渊惊讶道。

靳贵笑道:“陛下将此事一说,立即招来阁臣反对,如今双方正闹脾气呢。”

王渊的资历确实不够,哪有今科状元主考顺天府乡试的?

王渊问道:“内阁有何推荐?”

靳贵说道:“伦文叙担任主考官,贾咏担任副主考。”

伦文叙乃弘治十二年状元,他来主考乡试非常合理,可他跟阁臣梁储是亲家!

贾咏算是内阁留给皇帝的面子,这位先生并非杨党,而是朱厚照看重之人。他因为触怒刘瑾而贬值,却又在刘瑾跋扈期间,被朱厚照亲自调任升职。刘瑾死后,贾咏不但恢复翰林院官职,还立即被授予詹事府职务。

别看朱厚照平时不管事儿,他夹袋里的官员还真不少!

王渊笑问:“陛下是什么意思?”

靳贵说道:“陛下想让你当主考,贾咏担任副主考!”

得,朱厚照不给内阁面子,连一个主考官的位置都不给杨廷和剩下。

靳贵又说:“陛下让你提前做准备,这个主考官必须你来当。还有,看管住自己的家人,不要闹出泄题卖题的事情,别像我去年一样被搞得狼狈不堪。”

“明白。”王渊点头道。

随后数日,皇帝与内阁爆发激烈矛盾,朱厚照开始了大反击!

为何现在才反击?

因为边镇已经抵京,户部也由王琼接管,皇帝不需要再看内阁的脸色。

朱厚照首先揪住梁储的小辫子,梁家公子那三百条人命说不清楚啊。直击要害之下,负责审理此案的张子麟,仅当了半年刑部尚书,就只能主动引咎辞职——继户部和礼部之后,刑部尚书也换人了。

这是皇帝的第一击!

紧接着,朱厚照突然给兵部左侍郎石阶升俸一级,做出想要换掉兵部尚书的样子。

六个尚书,已经换掉三个,再换哪还得了?

杨廷和、梁储等人立即服软,请求让伦文叙、贾咏去南京当主考官,北京这边的主考官人选就按皇帝的意思办。

皇帝一旦发威,权臣只能退让,顶多也就阳奉阴违而已。

就此,王渊当上了正德八年的顺天府乡试主考官。而他除了翰林院和詹事府职务,还有一个今科状元的身份。

让今科状元主持京城的乡试,这不仅是在明朝破例,也是中国确立科举制度以来的头一遭。

朝野为之轰动!

本来已经放过王渊的科道官员,此刻也按捺不住了,再度疯狂上奏章弹劾咱们王学士。

王渊感觉特别委屈,又不是我想当主考,而是皇帝非逼着我当主考,你们牛逼就去弹劾皇帝啊!

朱厚照阴险得一逼,惯会玩引蛇出洞的把戏。

他让王渊担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副主考让杨廷和推荐,杨廷和便推荐了吴一鹏。

朱厚照一看,好啊,原来翰林院的吴一鹏也是杨党!余怒未消之下,心里琢磨着等乡试完毕,就把吴一鹏扔去南京管理国子监,名义自然是主持乡试有功进行升迁。

反正朱厚照的一系列操作,把王渊看得叹为观止。

这皇帝非但眼睛明亮,而且政治手段高明。刚刚把边镇调进北京,就利用大臣辞职为突破口,把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换成自己人。掌握户部之后,彻底逃脱对杨党的依赖,于是又以乡试主考官为焦点,趁机把刑部尚书给逼得辞职。

之前还掌控六部的杨廷和,一下子就失去三部,还有一部的杨一清不咋听话。

杨廷和现在只能控制兵部和工部,而且兵部左侍郎还是皇帝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