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医 > 第635章 高新区的班子

官医 第635章 高新区的班子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26 来源:笔趣阁

.5du

如此,高新区的人事安排就这么确定下来。不仅是高欣庆和邓泰然,其他常委也趁机推荐了各自的人选,但得到通过的只有三个,除了上述两人之外,还有市政府研究室的副主任欧良军。

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明仁兼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

骆志远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正处级、主持党政日常工作);

高欣庆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副处级);

邓泰然任高新区党工委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副处级);

欧良军任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委书记(副处级);

高斯恺任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副处级)。

从上述人事安排来看,林明仁作为分管市领导总调度之外,真正掌握高新区实权的只有骆志远、高欣庆和邓泰然三人。而骆志远是变相的一把手,级别也由副处级升为正处级,除了与岗位有关之外,也与他进京挂职密不可分。副处级向上挂职,下来后调半级是行政惯例。他今后工作的开展,就看他如何跟林明仁协调好关系了。

本次常委会确定,市委组织部马上履行干部调整任命程序,让高欣庆这个几个人马上到位,配合高新区工作的开展。同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编制办配合,对高新区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提出初步方案,报下次常委会研究讨论。另外,责成林明仁牵头,市财政局立即按照预算划拨资金,落实高新区的各项经费。

会议在滕铭瑄的推动下,取得极大的成果,而对于骆志远来说,这几乎是一举扫清了摆在他面前的所有障碍。

开完常委会,骆志远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悄然去了滕铭瑄的办公室。跟滕铭瑄汇报了一次工作,他又按照滕铭瑄的意思去找上了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明仁。

他去林明仁办公室的时候,组织部长曹瑾也在。

见到曹瑾在,他立即要退出去,却被林明仁给喊住了:“小骆,不要走,正好我和曹部长有事找你。”

“按照劳书记和滕市长的指示,高新区的班子人员要马上到位,曹部长这边已经有了安排,组织谈话正在开展,相关的任职文件很快就会印发,你先不要着急回去,你们下午不是有个会吗?趁这个机会,我代表市委和市政府下去,把人事安排宣布公开了吧。”林明仁笑了笑道。

骆志远心里一怔,心说这么着急?这八成是劳力的安排了。能让组织部长曹瑾如此卖力,就只有劳力这个市委书记的授意了。

曹瑾也端着架子淡淡笑着:“小骆,来,坐。”

“谢谢林市长,曹部长对我们高新区工作的支持。”骆志远不卑不亢地坐在了曹瑾的对面,挺直了腰板。

“小骆啊,高新区现在可以算是万事具备,下面,就看你们的具体工作了。市委劳书记,滕市长,还有曹部长,以及其他的常委领导,都对高新区的工作非常重视,你们的人员到位之后,要尽快开展工作,不要辜负市委市府的期望。尤其是,两位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务必要贯彻落实下去。”林明仁说着,向骆志远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

骆志远自然又说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表明态度的官场套话,然后跟曹瑾和林明仁随意扯了一些闲话,等待着组织部那边的动作。

市委书记和市长两位主要领导亲自安排,组织部长主导,组织部的所有组织程序一路绿灯,很快就走完了。曹瑾安排一个副部长先后跟高欣庆、邓泰然、欧良军三人谈话,谈完话,干部科就起草好了相关任命文件,送到了林明仁的办公室。

曹瑾看了看,提笔就在文件会签单上签下了自己的意见:“同意。请劳书记签发。”

90年代中期,省里对各区县实职县处级干部的管控力度还不像后世那么强,市委拥有绝对的任命权,任命完成之后,只需要向省委组织部进行备案就是了。

文件到了市委书记劳力那里,劳力的签发意见很有意思,值得品味:“市委常委会决议结果。铭瑄市长、明仁副市长以及市委组织部曹瑾部长提出推荐意见,经充分研究讨论,认为妥当合理。希望人员尽快到位,开展工作。劳力。”

一般而言,像类似的任职文件上,劳力只会签下“同意”两个字,今天的文件却写了这么多,其中所蕴藏的深层次意味,除了市委高层领导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品读出来。

曹瑾看了看劳力的签署意见,又顺手递给了林明仁。林明仁看了,嘴角浮起一丝复杂的笑容。他又将文件递还给了曹瑾,笑了笑:“既然这样,曹部长,那下午我就下去宣布了?组织部要不要跟一个同志下去?”

曹瑾笑着摇头:“算了,林市长,由你亲自出马,这规格已经很高了。正好我下午还有个会,就不陪你下去了。”

两人相视大笑。

曹瑾起身离开了林明仁的办公室,骆志远也起身相送。

这个确定任命的过程,曹瑾一直留在林明仁的办公室里,这本身也是一种交好的姿态。不过,这是高层领导间的往来与微妙关系,骆志远不愿意多想也懒得理会那么多。

送走了曹瑾,林明仁回转办公室来,望着骆志远沉声道:“好了,志远同志,你给市里提的要求,市里全部满足你了,接下来,你需要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果来给市委市府作出回应和回报。早上,我跟滕市长谈了谈,我们一致认为,高新区打开局面的最佳契机,就是尽快想办法恢复俄国人那个医药项目。这能立竿见影,你自己斟酌斟酌。”

林明仁这就是安排工作了。

骆志远立即腰板挺直,笑着回答:“请领导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促成安北远东医药公司项目恢复上马,但能不能实现,还要取决于对方是否还有投资意愿。”

林明仁皱了皱眉:“我听说你跟对方的老板关系不错,对方是俄国首屈一指的大企业,资本实力不用怀疑,咱们这里这个项目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项目吧?”

骆志远苦笑:“林市长,我是原先在企业的时候,跟对方有过贸易上的接触和往来,也有些私人的交情,但是毕竟隔了这么久,我离开安北去外交部挂职,对方为什么会中断投资建设,我也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的接触了解。”

林明仁笑了:“你不用给我耍滑头,总之,这是我和滕市长的要求。你给我们出的难题,我们都帮你解决了,你该不该给我们拿出一点工作成绩来?”

骆志远笑容一敛,严肃郑重道:“两位领导的支持,我谨记在心。请林市长放心,俄国人这个项目我尽力争取,如果最后实在不成,我另外还有一个重大项目要进来,正在考虑向领导汇报。”

改革开放时期,以经济工作为衡量政绩的第一要素。所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非常重视和关注的事情,林明仁一听这个,立即大感兴趣:“哦?你具体说说看。”

骆志远笑着斟酌着自己的言辞和思路。

他早就考虑得非常透彻,他要想重返安北后真正打开局面,最快捷最直接的路径就是招商引资上项目。尤其是那种大型的项目,只要他能引进来,他在市里高层尤其是劳力和滕铭瑄心目中的地位就会拔高,才能持续获得滕铭瑄和林明仁的支持。

霍尔金娜的这个医药项目其实随时可以复工建设,骆志远已经跟霍尔金娜通过电话。霍尔金娜正在组织人员,办理前往华夏的手续。

此外,骆志远在京期间,还通过唐晓岚跟香港的汇商集团老板徐汇商有了接触。对方有在内地投资兴业的强烈意愿,想要跟康桥集团联手合作,插手内地的商业地产项目。

徐汇商是搞船运起家,有香港船运大王的美誉。汇商集团这两年开始转向内地建设市场,已经在内地几个大城市开始战略布局。

“林市长,香港有家上市企业名叫汇商集团,我在京的时候,跟汇商的老板徐汇商有过几次接触,他表达出强烈的投资意愿,汇商集团现在不缺资金,就缺项目,他们最近一年在内地各大城市陆续拿地上项目,如果我们能引进汇商来,我想应该还不错。鹏程镇外围与安北区交界的那片区域,市里已经有了整体的规划,作为安北城区西进的战略布局,其中的商机还是蛮大的。”骆志远轻轻道。

林明仁眸光一转,猛然一拍桌案:“很好。我分管规划和建设,我再具体问问建委和规划的同志。这个思路不错,志远同志,你抓紧跟港商联系,如果能促成港商来投资,你就是市里今年招商引资的功臣。”

林明仁非常振奋。

他和滕铭瑄作为外来的空降干部,之所以看重骆志远,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看重了骆志远掌握商业资本人脉资源,在招商引资上拥有别人不可能有的巨大优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