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医 > 第403章 揭幕

官医 第403章 揭幕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26 来源:笔趣阁

纪宁介绍完来宾,朗声道:“下面,欢迎安北市委书记邓宁临同志致欢迎辞!”

掌声雷动。

市委邓书记不仅突然出席本次活动,还要亲自致辞,这直接将本次活动的规格提升到了最高等次,同时也将活动推向了一个最高氵朝。

骆志远在台下也有些意外。

高欣庆站在他身侧压低声音笑道:“志远,邓书记竟然要亲自致辞,你的面子不小哟。”

骆志远苦笑:“欣庆同志,这跟我有啥关系?领导不是给我面子,而是——”

骆志远旋即闭口不言。

高欣庆明白他的意思,两人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不再继续这个敏感的话题。

邓宁临面带微笑,从容走向发言台。

他站在那里环视众人,笑了笑,开始了他长达5分钟的讲话。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没有用讲话稿,完全是脱稿临场发挥,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次致辞又显然是他临时做的决定。

“尊敬的刘主席,尊敬的省文联焦主席、省作协顾主席,尊敬的各位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安北市委市政府、安北市220万人民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邓宁临说到此处,谦逊有礼地回身向西夷等人战列的位置鞠躬致意,而伴随着他的动作,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夏翔、纪宁站在嘉宾队列中微感诧异,因为今天邓宁临表现得如此谦卑有礼,与他一贯的风格截然不同,他来安北任职这么久,还是头一次在市县干部面前展现出如此具有亲和力的一面。

民兴县的朱睢良和孟可等官员则大跌眼镜,朱睢良与孟可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眸中读到了一丝震惊,两人这种层次的区县党政主官,政治嗅觉特别灵敏,从邓宁临一反常态的姿态和表现中察觉到了某种异样,心头都浮起凝重。

至于黄坤这些乡镇干部以及县里过来的科级干部们,本就不熟悉邓宁临的风格,还以为邓书记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倒是没有多想。

骆志远嘴角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暗暗摇头,他这才明白,邓宁临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比他想象中的更重视。

邓宁临顿了顿,声音变得凝重而严肃:“1937年6月,侵华日军入侵北方省,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北方省形势紧张,北方省委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北方各地发动武装起义。会上安排以平和以北为中心,在王家岔子一带发动起义,成立北方抗日救**。”

“王家岔子就是现今的民兴县鹏程镇,就是我们今天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是一片革命的沃土。”

“随后,北方省委陆续派出**员古溪,红军干部姜大成等人以秘密身份到民兴县开展工作,积极争取本地进步人士,组织抗日力量,准备武装起义。1937年12月,日军渡过黄河向南推进,日军飞机突然轰炸了民兴县城,群情激愤,起义时机已经成熟。古溪、姜大成立即召集党小组会议,决定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38年4月4日晚,古溪、姜大成带领60多名进步青年在王家岔子与先期到达的原国民党军队进步军官赵和等人会和,一百多名学生和青年农民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安北地区抗日保家卫国第一枪!”

“由此,北方抗日救**成立,古溪任军长,姜大成任党代表兼副军长。一个月内,救**进行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尤其是在民兴县城伏击战中,全歼日军28名,其中一名联队长,一名高级参谋,并烧毁日军车辆弹药一宗,给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当头一棒,大长了我抗日军民的志气。”

“抗日救**的成立,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受尽煎熬凌辱的北方人民的心,又象一声春雷,传遍了北方大地,红旗一举,四方响应,短短半年间,北方大地迅速燃起了抗日烽火。”

“王家岔子起义是北方省最早的抗日武装起义之一,在地方党史上和抗日战争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今年是王家岔子起义55周年,我们重聚在此,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意义重大。”

“我建议,集体默哀三分钟,向参加王家岔子起义、为抗击日寇侵略者而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在这片热土的革命先烈致敬!”邓宁临的声音充满了感情,或许是因为太投入,他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邓宁临当先向纪念碑鞠躬垂下头去,在场领导或者嘉宾以及普通的工作人员,围观群众,纷纷垂首默哀。

骆志远垂首默哀,心里吃惊不小。邓宁临对于王家岔子起义这段历史的熟悉和认知,比他还要深,看来,最近这段时间,邓宁临没少下功夫。而他的态度则直接影响全市,想必由此王家岔子起义会重新得到官方的高度积极评价。

对于这段几近被淹没的历史和牺牲在这里的革命先辈,算是一种告慰了。

默哀完毕,邓宁临神色肃然地退了下去。纪宁继续主持,当众宣布,安北市委市政府今年将组织举办一系列的起义纪念活动,还要在原址上修建起义纪念馆,在全市掀起学习王家岔子起义革命精神的新高氵朝云云,同时宣布由市委书记邓宁临和西夷共同为“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揭幕。

邓宁临和西夷一起走到前面,各自站在一边,伸手拽住了覆盖在纪念碑上的红绸。省市媒体记者众多镜头对准了两人和纪念碑,随着两人揭幕,闪光灯噼里啪啦响成一片,邓宁临和西夷的姿势定格,面对镜头都是一幅严肃严谨的表情。

本来薛仁礼安排的是揭幕同时放鞭炮,但邓宁临来了之后当场拍板否了这项。

西夷本没想这次揭幕仪式搞得这般凝重,更没想到,安北市的市委书记会亲自出面为王家岔子起义正名。他是国内研究王家岔子起义历史脉络的少数人之一,他的新作《烽火的翅膀》又是以此为背景,对于王家岔子起义当然是怀有一份很特殊的感情,安北市官方如此重视,他心里也很满意。

揭幕仪式之后,邓宁临亲自陪同西夷等人参观了鹏程镇几家乡镇企业,与西夷略加寒暄后就悄然离开,没有留在镇里就餐。

西夷等贵宾包括省市县诸多官员50余人留在镇政府食堂就餐,而剩下的人员和媒体记者也差不多有四五十人,去了潜水电泵厂的职工食堂就餐。

夏翔和纪宁陪同西夷六人走进食堂,西夷见食堂内开了六桌席,桌面上早已摆上了热腾腾的非常实惠的农家饭菜——比如大盆清炖羊肉,牛肉炖土豆,凉拌野菜,山鸡蛋,新鲜的小米粥,棒子面饼等等,眼前一亮,哈哈大笑道:“夏书记,纪部长,如此丰盛,让我们受宠若惊啊!”

夏翔微微一笑:“刘主席,各位,镇里的接待条件有限,只能做些家常便饭招待大家,有怠慢之处,还请刘主席和各位见谅啊!不过,饭菜虽然简陋,但都是本地农民种养的土特产,保证新鲜!不敢说让大家吃好,但一定会让大家吃饱!”

西夷笑了笑,“这就很好了,已经给镇里添了不少麻烦,非常感谢。”

其实西夷这些人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反倒是这种农家饭感觉新鲜,更让他们增加了不少食欲。这大概与他们上午参观和出席揭幕仪式,体力消耗较大也有关系。

西夷这一桌,是一张大桌,可以容纳10个人。

按照安排,西夷六人加上夏翔和纪宁两位市委领导,还有省文联的焦东一、省作协的顾志兰两位上级领导,正好十位。

但西夷环视食堂大厅,寻找着骆志远的踪迹。整整一个上午,他都没有发现骆志远的身影,感觉很奇怪。

他的目光落在食堂门口左侧,骆志远正与高欣庆等镇里干部安排人员就餐入席,就招手高喊道:“志远,志远同志,过来坐嘛。”

西夷这一声招呼,让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射在了骆志远身上。尤其是另一侧还没有入座的民兴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等人。

骆志远迟疑了一下,在今天的场合中,他有意躲在幕后不肯走向前台,一方面是保持低调不出风头,另一方面也是韬光隐晦避免引起市县官员的猜忌。

可西夷哪里想这么多,看到他就招呼起来。

夏翔见西夷招呼,也就起身来招了招手,示意骆志远过来。

骆志远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他身后的高欣庆柳眉儿一挑,赶紧向一旁的党政办主任赵寒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道:“老赵,你跟过去,长好眼色,看骆镇长的眼色行事!”

赵寒点点头:“嗯,我明白,高镇长,你放心就是。”

赵寒扯了扯副主任王倩的胳膊,两人匆忙追着骆志远的身影走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