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医 > 第262章 高新区

官医 第262章 高新区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26 来源:笔趣阁

骆志远在福瑞集团跟冯媛媛敲定了精细化工项目合作上的一些具体细节。中午,冯媛媛热情相邀,宴请骆志远。福瑞集团总部几个高层管理人员出席宴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董福瑞竟然派了他的女儿董亦菲过来,给足了骆志远面子。

在这次合作上来说,面子其实就是工作效率。福瑞集团的高管见董事长对骆志远如此礼遇,显然心里那根弦就都绷紧了起来——以董福瑞的个性而言,这不是说明骆志远背景不简单,就是说明董福瑞看重这个项目。

其实,这与项目无关,只与骆志远的出身有关。无论如何,骆志远可是京城骆家的人,而这两天,董福瑞也了解到,无论是骆家的骆老还是谢家的谢老,都对骆志远这个第三代的晚辈高看一眼,如此种种,董福瑞怎能不给骆志远面子。要知道,不给骆志远面子就是不给骆家和骆老面子。

况且,骆志远出手为其诊治红斑狼疮,虽然还远远谈不上治愈,但毕竟病情大为好转,摆脱病痛的折磨指日可待。仅此诊疗之恩,就需要董福瑞予以相应回报了。

宴会结束,董亦菲亲自开车送骆志远回家。

骆志远回家略事休息,晚上又陪谢婉婷出去看了一场电影,再次分别在即,两人自是一番难分难舍。第二天上午,谢婉婷开车送骆志远去机场。骆志远本来打算坐火车回去,临时改变主意,买了机票。

经过与骆老和谢老的一番密探之后,他立即调整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其实大的方向和思路都没有变,只是局部和短期有些微调罢了。

他必须要在春节前将康桥企业集团推向一个运营的正轨,然后竭尽所能完成他正在操作的精细化工项目,将一个蓬勃发展的康桥集团完完整整地交给唐晓岚,这符合两个人的共同利益。

他退出康桥集团之后,公司将由唐晓岚来经营管理。在公司运营上,唐晓岚的个人能力比骆志远不差多少,将公司交给唐晓岚,骆志远完全可以放心。

在飞机上,骆志远开始考虑自己从康桥集团全身而退后,是不是将自己在康桥集团的股权转让给堪可信任的家人——比如父亲骆破虏。但骆志远想来想去,觉得暂时还是没有这个必要。

一旦让父亲参与公司的事情,恐怕对唐晓岚来说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同时,让父亲介入公司经营,实际上就变相等于放开了骆家人插手的口子,一旦将来公司做大做强,骆家人不断插手进来,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种结果,是骆志远所不愿意看到的。他看问题极其长远,实际上也有点私心,不愿意自己经营的个人产业逐步“异化”为骆家的家族产业。那样,对唐晓岚来说也很不公平。

骆志远思前想后,觉得在自己转入官场的初级阶段,康桥集团股东的隐形身份并不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毕竟他创下这份产业合情合理合法,有目共睹,也算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况。

至于日后到了一定的层次,再行安排。

公司派车在机场候着,骆志远从机场出来直接上车,往安北赶。

路上,他拨通了唐晓岚的电话。虽然他没有明说,但也表露出希望唐晓岚能尽快返回安北坐镇公司的意思,唐晓岚感觉很突然、很惊讶,但在电话里没法多谈,就同意尽快结束行程,月底前返回安北。

然后,骆志远就开始闭目养神,梳理着自己的思路。见他保持沉默,司机也不敢开口说什么,静静地认真开车。

关于如何弃商从政,骆老和谢老没有说会怎样为他安排,但想必以两位开国元勋在国内政坛无上的影响力而言,这种安排显然会天衣无缝,不会留下任何漏洞,同时也会尽最大可能地切合骆志远当前的实际情况。

骆志远本来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转念又一想,还是同意接受骆老和谢老的安排。两位老人一片盛情拳拳,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这个后辈身上,这种美意和关爱,他不能不识抬举。

回到安北已经是傍晚时分。

骆志远在刚进入安北市区时就给韩大军打了电话,让韩大军通知集团所有高层开会。韩大军虽然觉得意外,但还是依言下了会议通知。

等司机将车停稳,骆志远跳下车来,匆匆往办公楼里奔去。宋爱娟在走廊里迎面遇到骆志远,不由惊喜道:“骆总,您回来了?”

“嗯,韩总通知其他领导没有,我召集他们要开一个短会。”骆志远一边上楼一边问道。

宋爱娟紧紧相随,笑道:“韩总他们都在会议室等着呢,只是没想到骆总回来的这么快!”

骆志远笑笑,再无多言。他走了两步,突然停下脚步见左右无人就压低声音道:“宋主任,你先有个思想准备,我准备向董事会建议,提拔你为副总经理,把集团总部的行政后勤抓起来。”

“啊!”宋爱娟浑身一震,心下狂喜,一时间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而这个时候,骆志远早已大步流星地走向了会议室。

宋爱娟定了定神,赶紧追了过去。

高层开会,作为办公室主任,她有作会议记录的职责。往往集团公司的班子会议,她都是要列席参加的。

考虑让宋爱娟进入经营班子,骆志远已经斟酌了很久。随着集团公司业务的拓展,高层管理人员捉襟见肘,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目前,集团总部的行政这一块主要是韩大军分管,这无形中牵扯了韩大军很大的一块精力。

而宋爱娟是办公室主任,一年来竭心竭力,也显现出一定的工作水平,同时也值得信任。这么久的考察和观察,宋爱娟已经交出了一份完整的答卷。骆志远上个月还跟唐晓岚在电话里提过,唐晓岚也同意提拔,但是表示要再沉一沉。

但骆志远此番跟骆老和谢老密谈之后,去意已定,宋爱娟提拔的事情就不宜再拖了,尽快让宋爱娟熟悉新岗位新工作,有骆志远的支持,她能很快进入角色——这样一来,骆志远就算是走了,集团总部这边也不会出问题。

市委。市委书记邓宁临办公室。

市长劳力推门进来,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抬头望着邓宁临笑道:“邓书记,你找我?”

邓宁临微笑着:“劳力同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筹备基本上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手续已经在省里走完,正在往京里跑,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一下高新区的党政干部人选了。”

安北市从年初开始规划筹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目前省里边已经审批通过,正在等待中央的批复。当前,建设高新产业园区是国内各地推动发展经济的“流行和时尚”,虽然只是经济层面的特定区域,但也带有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行政区域上的市辖区或者市辖县基本没有区别。

运作中的安北市高新区的行政级别就是正县级单位,其区域包含了安北市中心城区安北区和成县的部分地界,涵盖四个乡镇几十万人口。

劳力一怔,迟疑了一下道:“邓书记,等国务院批复回来,我看起码也是明年夏天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考虑高新区的干部人选,是不是太早了?”

邓宁临眸光一闪,淡淡道:“说早其实也不算早了。高新区的党政主要领导由市委统一调配,我们已经有相对比较妥当的人选。但是,班子的其他人选或者高新区主要部门的主官人选,现在我们还没有任何头绪。我个人的意见是从全市抽调和选拔一批懂经济、会管理、改革精神强、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年轻干部,先选配到高新区区域内的几个乡镇一线去锻炼一段时间,等高新区筹建起来,也好从这批干部里就地取材。”

劳力眉梢一挑,笑了,“我明白了,邓书记,你是想提前下手集中考察一批年轻干部,将来好充实到高新区各个岗位上去。”

“不错。高新区不比普通区县,对于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批干部,必须要懂经济,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这是一条死杠杠。”邓宁临肃然挥了挥手。

劳力点了点头:“我看不如这样,让组织部、人事局联合下个文件,集中从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抽调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下放到那几个乡镇去任职锻炼。”

“嗯,可以。不过,现在懂经济、脑子活、综合素质全面的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不太好找哟,我们也只能矬子里头拔将军,尽力而为吧——说起这个,康桥公司的骆志远就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我一度想把他调到市委来工作。这样优秀的年轻人,不用多,能选配出两三个来加以培养,就堪可大用了。”邓宁临轻轻说着,微微有些感慨。

劳力一怔,眸光闪烁,飞速揣摩着邓宁临这番话的真实意图,试探着道:“这个年轻人的确很不错,可惜不在机关,去办企业了。不过,他还是日报社停薪留职在编的人员——既然邓书记爱才心切,要不然让组织部的人找他谈一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