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医 > 第214章 电动车项目

官医 第214章 电动车项目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26 来源:笔趣阁

5月21日。

市里的消息终于下来了。

上午,分管副市长周显华,市政府副秘书长李鹤,市机械工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沈宏卫等市政府和部门领导赶来康桥公司,与之同行的还有农行安北市分行的行长孙琦,以及市府办、机械局和市农行的有关随行人员。

康桥集团办公楼前打出了一条“热烈欢迎周市长和市政府、市金融系统领导莅临指导”的宽大横幅,非常醒目。在办公室的组织下,集团机关加上康桥实业公司机关的一百多名员工分列在道路两侧,列队对周显华等人的到来进行欢迎。

周显华等人的黑色官车在停车场停下,周显华下车,在一干官员和骆志远等康桥公司高层人等的簇拥下,慢慢向康桥集团办公楼走去。

列队欢迎的康桥集团员工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有些女职工还挥舞着塑料的假花,欢呼着,宋爱娟还组织了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员工在后场敲响了锣鼓,场面热烈声势浩大。

周显华皱了皱眉,扭头扫了沈宏卫一眼。

沈宏卫慌不迭地停下脚步,一把抓住骆志远的胳膊,不满地压低声音道:“骆总,你搞什么搞?你这是欢迎市领导还是让周市长难看啊?”

骆志远苦笑了一声,却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急急向韩大军使了一个眼色,让他赶紧让敲鼓和欢呼的人停下。

今天的场面其实是夏侯明礼搞出来的,骆志远也没有想到夏侯明礼竟然会搞得这么“兴师动众”,但本着“礼多人不怪”的原则,也就没有让撤了。

其实,韩大军还没有安排下去,周显华等人就已经走进了康桥集团的办公楼,进了会议室,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双方坐定,周显华端坐在中央,静静地凝视打量着对面的骆志远,沉默了大概有一分钟的样子。市领导不说话,其他官员就更不敢吭声,于是会议室里的气氛就沉闷了下去。

骆志远腰杆笔直,坐在那里面带微笑,神态从容。

周显华清了清嗓子,淡淡道:“好了,今天,我受劳市长的委托,带有关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同志来康桥公司,开一个工作协调会,明确两件事。”

周显华的目光清澈而具有穿透力,他环视众人,凝声又道:“第一,市里原则上同意康桥企业集团公司对安北市自行车厂的收购,由康桥公司全部承担自行车厂的全部债务、接受其全部在册资产,同时安置所有在职职工。康桥公司必须要向市里承诺,不会让一个职工下岗,不会拖欠一笔职工工资、不推诿任何一笔债务。当然,市里可以出面协调,相关债务可以延期分批偿还,这也是考虑到康桥公司的经营实际困难。”

周显华说完,立即望着骆志远,神色沉凝。

骆志远赶紧表态:“周市长,各位领导,我代表康桥企业集团公司向市里承诺,全部承担自行车厂的负债,尽快清偿老厂拖欠职工的工资,不将一个在职职工推向社会。请市领导放心!”

周显华点点头,“好,很好。”

“沈宏卫,回去之后,机械局马上向市政府提报一个关于康桥企业集团公司并购市自行车厂的可行性报告,两天后的市长办公会上讨论研究,然后形成会议纪要。”周显华扭头扫了沈宏卫一眼。

沈宏卫恭谨陪笑:“好的,周市长,我们的报告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报给市政府。”

“好,一会,你代表机械工业局和自行车厂跟康桥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这事儿就算定了。”

周显华又紧接着道:“根据康桥公司实际和康桥公司提出的申请,市政府下一步还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今天,我特地把市农行的同志找来,就是让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谈谈市建行向康桥公司提供低息贷款的事宜。孙行长,你谈谈吧。”

市农行行长孙琦脸上浮起了程序化的笑容,他朗声道:“尊敬的周市长,沈局长,各位同志,根据市政府领导的安排,我们行就提供贷款支持康桥公司收购市自行车厂的可行性进行了再三研究,班子成员一致认为,我们应该无条件支持市里的经济建设,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我们初步同意向康桥公司提供1200万的低息贷款,但是——”

孙琦话锋一转,肃然道:“但是根据金融纪律和有关规定,以及省行关于贷款的具体要求,康桥公司需要向我行提供相应的资产抵押。我们最近对康桥公司的资产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康桥公司以部分土地和优良资产(比如康桥出租公司在册资产)进行抵押,然后我们才能发放贷款。”

既然要向银行进行融资,那么就必须要提供资产抵押,这是必然和必须的。但骆志远的本意是用自行车厂的资产进行抵押,而不是把康桥集团总部牵扯进来,孙琦提出的条件他很难接受。

沉吟了一下,骆志远笑道:“孙行长,我们准备用自行车厂的资产进行抵押,不知孙行长能否通融一下?我们集团本部的资产已经向其他银行作了抵押,很难再向贵行做抵押了。”

孙琦眉梢一挑,立即沉声道:“骆总,自行车厂资不抵债,完全是负资产,如何能作为抵押?”

“呵呵,孙行长,自行车厂现在当然是资不抵债,但当我们收购之后,就完全不同了。林总,你向各位领导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电动车项目。”骆志远扭头望了望林美娟。

林美娟早就做好了准备,她取出电动车项目的立项报告,以及常建刚刚完成的电动车国家专利证书、康桥牌电动自行车的商标注册证书复印件,笑道:“尊敬的周市长,各位领导,我们公司收购自行车厂的本意,是上一个电动车项目。这是我们刚刚取得的电动车国家专利证书,以及康桥牌电动自行车的商标注册证明……”

林美娟示意办公室文员何秀娟将相关材料提供给在场每位领导人手一份。

然后又起身道:“请各位领导移驾,参观一下我们的电动自行车样品。”

周显华等人有些意外,但还是依言起身,在康桥公司的安排下,去了办公楼前的篮球场上。此刻,篮球场上停着一辆在众人看来比较怪异的自行车。

严格说起来,这已经不是常建手工改造组装的那辆车了,以常建的车为原型,经过了这么久的技术完善和投资包装,这辆曾经进京申请国家专利技术的电动自行车已经“鸟枪换炮”像模像样了。

这辆车披红挂彩。常建站在车旁,神色兴奋。当着这么多市领导的面介绍推介自己的电动车,展现自己个人的价值,他可是期盼许久了。

“周市长,李秘书长,沈局长,孙行长,各位领导,这就是我们申报国家专利技术的电动自行车样品,这位是电动车的发明者和专利技术的持有者,我们集团公司副总兼电动车项目总工程师常建同志,下面请常总为各位领导介绍一下。”

林美娟向常建挥了挥手。

常建点点头,定了定神,按捺住激动的心绪,大声道:“电动自行车的原理是这样的,以电池作为动力,以电机工作驱动,时速可达每小时25公里甚至更高,充一次电可行驶50公里以上……”

“我给各位领导演示一下。”常建轻车熟路地上了车,扭动开关,电动车轻盈地驶了出去,他围着篮球场转圈,一开始速度较慢,但越来越快,几乎要追上摩托车的速度。

周显华非常惊讶,但旋即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他一眼就看出,这种电动自行车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比摩托车省钱、价格低,但作为代步工具来说足够满足老百姓需求了。而且,用电驱动,成本更低,还具有环保价值。

由此,周显华恍然大悟,难怪康桥公司对自行车厂感兴趣,不惜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收购,原来是要利用自行车的平台和资源上电动车新项目,而且难得的是,他们还拥有国家专利技术,这个项目一旦上马——

不仅自行车厂被盘活,还相当于给市里上了一个新项目,一举两得,对于市政府来说,这笔买卖不亏啊!

一念及此,周显华的心情舒畅起来,脸上的凝重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笑容。

沈宏卫和李鹤面面相觑,望着常建心道:这不是常书欣的儿子常建吗?怎么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发明大师、还持有一项国家专利技术?

孙琦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常建的电动自行车,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如果康桥公司上马这个电动车项目并以筹建成功的电动车公司资产作为抵押,市农行倒是可以考虑。

李鹤凑近过来,扯了扯孙琦的胳膊,伏在他耳边小声道:“老孙,这位就是常市长的公子。”

孙琦一怔,回头望着李鹤讶然道:“常市长的公子?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