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医 > 第211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

官医 第211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26 来源:笔趣阁

沉默了一阵,邓宁临又道:“政府那边谁分管这件事儿?”

安知儒赶紧回答:“邓书记,是周显华副市长。”

邓宁临哦了一声,“那就让他们先谈着吧,看看能不能谈成。你看看这事儿闹的,我最近身体不大舒服,本来想把骆志远找来给我针灸,结果他们又闹这事,我得避避嫌疑不成?算了算了,等这事过去之后再说!”

安知儒陪着笑:“邓书记,一码归一码,让小骆先来给领导针灸,身体不舒服可不能耽误了!”

“算了,过几天再说——知儒啊,自行车厂的事情,你关注一些,有进展随时跟我说一说,我倒是要看看,骆志远又有什么新想法,上一次的易货贸易——从老毛子手里捞金,堪称绝唱,这一次又能唱出什么新花样来?”

邓宁临摆摆手。

安知儒赶紧应是,自此不敢再在邓书记的办公室停留。

安知儒心里很明白,邓宁临今天专门把自己找过来谈这事,可不是聊天扯淡,而是暗里有所指。虽然安知儒想不出这么屁股大点事何以引起邓书记的关注,但以他对等书记的了解,他可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安知儒回去之后,就开始打电话询问这件事,得知机械局的沈宏卫已经受了副市长周显华的委托去康桥公司重启谈判,沉吟了一阵,暂时也没有向邓宁临汇报。

因为他估摸着,邓书记早就知道了这茬。

康桥公司,会议室。

机械工业局局长沈宏卫和副局长谷涛再来,表明了市政府的态度,但骆志远还是没有撒口,坚持不能全部接收和安置自行车厂的所有职工。

“骆总,其实要依我说,与自行车厂的巨大负债相比,几百人的安置也不算什么了,你又何必如此坚持呢?”沈宏卫沉着脸没有说话,副局长谷涛赶紧为他解围。

“沈局长,谷局长,这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我们并购自行车厂,如果不接受这家厂子的负债,恐怕市里连谈都不跟我们谈吧?我们扛了一个大沙袋,已经沉重不堪,如果再拖上几百人的安置,一年下来,光是工资福利和人工管理成本,就足以拖垮我们的企业。这一点,我已经再三强调了很多次,希望两位领导能够理解。”骆志远不卑不亢,轻轻回答。

谷涛嘴角一抽,他也无言以对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闷了下去,其实本来就够沉闷的。

沈宏卫明显感觉这次前来,康桥集团的态度比之前更强势了。他知道是为了什么,却也无可奈何。

谷涛想了想,又道:“骆总,根据我的了解,自行车厂的职工工资也不是很高,你们接受过来,不要说维持现状,哪怕是降低工资待遇也是可行的,我想,大多数职工也能体谅,只要能让他们有点事干,别推向社会,一切都好商量,呵呵。”

沈宏卫勉强笑着,点点头,“老谷说的有理,我们也理解企业的难处,只要能安置这些职工,以这个为大前提,一切都可以再讨论,再研究嘛!”

沈宏卫的言下之意很明显了,既然自行车厂的职工工资已经拖欠半年多了,你们接受过来,降低工资标准继续拖欠个一头半年的,也没什么,市里会装作看不见,只要别让这些职工推向社会就成。

韩大军闻言心里暗笑:沈宏卫这些人开始让步了,虽然不是全盘让步,但毕竟还是发出了让步的信号——由此可见,市里促成这个项目的决心是很大的,看来,骆总这样坚持下去,就是号准了市里的脉搏。

骆志远嘴角浮起了一丝古怪的笑容,一闪而逝。

如果没有企业并购,自行车厂破产也就破产了,市里不会有什么反应,顶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上一句“改革的阵痛”和“市场竞争的代价”,仅此而已。放在全市的大局上,区区一个自行车厂的破产倒闭,也算不得什么。但有企业愿意提出并购,而且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市里就不能不认真对待,争取促成此事。

韩大军一念及此,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瞥了骆志远一眼,心头暗暗凛然。从一开始,骆志远做事一环扣一环,稍不留神,你就会被他牵着鼻子走。

“两位领导,请恕我直言,我们没法这样做。我们康桥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很多,我们收购自行车厂后,接受的职工就成为我们康桥集团的人,两位领导可以想一想,这些职工能同意拿比集团其他成员企业低一大块的工资吗?”

骆志远微微笑着。

沈宏卫长出了一口气,他总算看透彻了,骆志远看出市里有意促成这次并购,底气就更足了。

自己这边苦口婆心,奈何骆志远就是稳坐钓鱼台、毫不松开、有恃无恐,到了这个份上,任何的“谈判技巧”都无济于事了——沈宏卫突然感觉心烦意乱,也失去了继续跟康桥公司谈下去的耐心,他霍然起身,淡淡道:“既然骆总态度这么坚决,那么,我们也不强求了。我这就去向周市长作电话汇报,看看市领导怎么说。”

沈宏卫就在康桥公司给周显华打了电话过去。

“周市长,我是沈宏卫。”

周显华哦了一声,“老沈,情况如何?”

沈宏卫轻叹一声,尽量将声音放得纾缓和恭谨适度,“周市长,康桥公司态度坚决,不松口,无论我们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原则,安置自行车厂全部职工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只能安置200人,这是最高的上限。请领导定夺吧。”

周显华沉默了下去,良久才低低道:“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

“周市长,也可能他们的确是有困难——说实话,自行车厂债务如山,再加上这么多职工安置,的确是不太好搞。”

周显华恼火地挥挥手,“你继续跟他们谈一谈,我去请示一下劳市长。”

原来这件事周显华作为分管副市长就可以做主了,但后来劳力****手来,所以周显华就不能擅自做主,而必须要向劳力请示。

周显华犹豫了一会,还是没有打电话,而是离开办公室,亲自去了楼上市长劳力的办公室。

他敲开劳力办公室门走进去,意外发现市委书记邓宁临竟然也在。

他不敢怠慢,陪着笑脸打招呼:“邓书记?!你也在劳市长这里。”

邓宁临扫了周显华一眼,微微一笑:“我正好有个事过来跟劳市长商量一下——怎么,你找劳市长有事?”

劳力赶紧笑道:“老周啊,是不是自行车厂的事情?正好邓书记也在,也给邓书记汇报下这个事情。”

周显华见劳力如此说,也就不客气,坐下来后,简单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向邓宁临做了汇报,邓宁临早就心中有数,却故作讶然道:“有企业要收购自行车厂?这是好事情嘛!谈得咋样?”

周显华向劳力暗暗投过请示的一瞥,劳力向他点点头,周显华这才叹息道:“邓书记,我过来就是想给劳市长汇报下。我让机械工业局的沈宏卫跟康桥公司谈了几次了,但一直都没有谈妥。”

“咋?企业漫天要价提过分要求?”邓宁临淡然道。

周显华摇摇头,“这倒也不是,不过呢,我们是希望康桥公司能全部承担自行车厂所有的职工安置,但他们只肯接受200人。至于债务方面,他们倒是愿意全部承担。”

邓宁临听着,突然道:“对这个事情,我有个态度。自行车厂资不抵债,这是实情。但既然我们要运作并购,盘活这个企业,不做便罢,做就要不留后遗症——从现在的情况看,既然康桥公司有投资意愿,那么,市里就要想办法克服困难促成这次合作。”

“自行车厂不算一个大企业,但在市里颇有影响力,我们能救活一个企业,安置职工,能给全市上下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标杆。因此,我建议市政府多下点功夫,务必把并购运作成功。”

“但必须要注意两点:第一,企业的债务要由收购方全部承担,市里可以减免税,但不能替企业埋单;第二,所有的职工都要得到妥善安置,不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去跟康桥公司谈,他们有困难,市里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邓宁临笑了起来。

劳力赶紧附和道:“老周,我也是这个态度。你赶紧去做工作,坚决贯彻落实邓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将这次并购合作做成一个漂亮工程,也为以后类似事情的运作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有益的探索。”

邓宁临和劳力的“一唱一和”,尤其是邓宁临还作出了“重要指示”——周显华听了脸色一变,暗暗叫苦。他本来是想跟劳力商量一下,不行就让让步答应康桥公司的条件算了,就算是不能全部安置自行车厂的职工,但安置200是200,且能盘活一个企业,何乐而不为?

但不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邓宁临适逢其会,作出了适逢其会的表态,这就决定了此事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康桥公司这般坚决,市里又有邓书记“两个必须”的指示,这事儿只有谈崩这一条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