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医 > 第203章 真正目的

官医 第203章 真正目的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26 来源:笔趣阁

“小骆同志,你仔细说说看。”常书欣沉吟着,声音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本来没当回事,但骆志远既然这么认认真真地找上门来,这说明常建的发明必有其可取之处。要不然,骆志远绝不会多此一举,更不会要投资帮着常建把发明研发为市场产品,这种投入可不是三万两万的小事情。

骆志远将常建的电动车发明仔细给常书欣介绍了一遍,同时也把他对市场前景的研判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没有掺假,也没有夸大其词。

他心里很明白,面对常书欣这种层次的领导和无比精明的“老狐狸”,任何心机都会适得其反,引起常书欣的反感。

“常市长,如果电动车研发上市成功,市场前景广阔。我说句不夸张的话,常建也会因此成为百万富翁和永载史册的电动车之父!”骆志远的声音微微有些激动。

“百万富翁?还永载史册?呵呵!”常书欣笑了:“小骆同志啊,你们年轻人志趣相投,要联合创业,我不反对。但是,我建议你要慎重行事,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做了盲目的投资,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哟。”

骆志远心里暗笑:果然是老狐狸,有利益常家会坐享其成,但一旦投资失败,就要抽身而出让康桥公司一力承担——如此进退有余,他似乎也没什么理由反对。

骆志远心念电闪,旋即笑道:“常市长请放心,我们不会做盲目投资的。而且,常建只是技术入股,无论电动车项目成与不成,他都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常书欣嘴角一抽,没有接口。

骆志远又笑道:“常市长,我听说自行车厂快要破产倒闭了,您看如果我们公司出资收购他们,有没有这种看可能性呢?”

常一笑,扬手指了指骆志远:“你这个小骆同志,这才是你来找我的真正目的吧?”

骆志远嘿嘿笑着:“常市长,我就是有一个想法,想要借自行车厂的现有资源和平台,筹建一家电动车厂,尽快把电动车研发出来。领导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吧?如果有,我们可以跟对方接触一下。”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电动车这个项目,我们也不会对自行车厂感兴趣。”

常书欣嘴角一抿:“自行车厂已经不行了,马上要进入破产程序,这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家厂子是不是可以被收购、被重组,还需要市里进一步的研究。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抽空跟周市长提提这茬,有消息再通知你!”

常书欣没有答应,但也没有回绝。骆志远知道他之所以这么模棱两可地回答,无非是因为这一块不是他份内的工作,属于另外一个周副市长分管。

能不能行,不是他说了算的事情。而就算他说了算,他也不会立即答应下来。对于政府官员的这种风格,骆志远早已司空见惯。

“那就谢谢常市长了,我先回去,还请领导多费费心。”骆志远立即起身准备告辞。

与市领导打交道,有正事就说正事,一旦说完正事马上就要离开,不要坐下闲扯皮。领导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跟你闲扯皮,因为你的层次不够。

望着骆志远离去的英挺背影,常书欣满脸的笑容顿时收敛了下来。

儿子常建竟然搞出了一个所谓“惊人的发明”,康桥公司还要投资将之进行研发上市,对于常书欣来说,这不仅是震惊而是震撼了。当着骆志远的面,他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波动,可一旦独处下来,他的心就颇不平静了。

常书欣起身点上了一根烟,在办公室里一边抽烟一边来回走动,思考,决定晚上回去跟常建长谈一次,如果此事当真,那他就无论如何也要尽力促成康桥公司对自行车厂的收购——因为,这直接关系着儿子常建能不能梦想成真,干一番大事业。

而事实上,骆志远来找上常书欣,目的也就在于此了。

改革开放初期,不比2000年以后,市场经济走向深入,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可以自主进行。尤其是自行车厂还是一家国有企业,要想收购国企——尽管是一家即将破产的国企,如果没有政府的同意和支持,是做不到的。

骆志远本来想直接找找市委书记邓宁临,但后来又放弃了这个想法。直觉告诉他,这些关乎资本运作和市场化的东西,与邓宁临“交集”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而邓宁临本人,也未必就会感兴趣。与其费心费力从邓宁临这里下手,不如从常书欣那里寻找突破口。

他相信,事关常建的切身利益和理想抱负,常书欣这个父亲不会坐视不管的。

既能帮儿子事业辉煌,又能挽救一家频临倒闭的国有企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

晚上下班回到家,常书欣夫妻跟常建正式谈了一次。

“爸,妈,你们别担心,电动车肯定会有市场的,但是我需要跟康桥公司合作,因为我个人无法实现研发投产。康桥公司骆志远这人不错,他待我以诚,真心跟我合作,那我也不能坑人家——将来上市成功也就罢了,就算是不成功,就当我没搞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也损失不了什么。”常建轻轻道。

“常建,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玩意的专利权卖给康桥公司?”常书欣试探了儿子一句。

常建眉梢一扬,“爸,做人不能这么短视,出售专利,我只能拿点小钱,更重要的是以后电动车的研发操作,我都参与不上了,这不行。这是我的心血,我要亲自看着它走进市场。”

“况且,公司已经决定奖励我一部车和一套房,骆志远待我不薄,我必须要帮着公司把电动车项目搞起来。”

常书欣倒吸一口凉气,骆志远给予常建如此大手笔重奖,足以说明他跟常建合作的诚意和决心。由此,常书欣心里就暗暗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上午,常书欣抽个时间就找上了副市长周显华。

“老周啊,自行车厂的事情最近进展如何了?”常书欣装作无意地随口问道。

自行车厂面临倒闭关门,市政府和机械工业局的工作组已经进驻企业,安抚职工,协助企业进行收尾工作。

周显华叹了口气:“这还能有啥进展?他们早已资不抵债,早一天晚一天都是破产倒闭的结果。现在正在走程序,厂里不少工人也在闹腾,市里工作组的主要任务主要就是安抚职工。”

常书欣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笑道:“老周,如果让自行车厂走一毛和三毛的路子,你看怎么样?”

周显华一怔,旋即苦笑道:“老常,上哪去找第二个康桥公司?自行车厂目前资不抵债,除了厂房和一些落后陈旧的设备,还有七八百职工,他们一无所有,哪有企业肯收购他们?”

“也不一定哟。当初一毛和三毛的情况,比自行车厂也好不了多少,不是照样重组成功了?”常书欣朗声一笑,点上一根烟,又递给周显华一根。

周显华摇头轻笑:“不一种情况的,老常,那是因为市里免除了两家毛纺厂的很多债务——自行车厂就不同了,哪家企业肯收购一个烂摊子、背上一屁股债?”

常书欣望着周显华笑了,“老周啊,不瞒你说,昨天康桥公司的骆志远找上了我,有意要收购自行车厂。”

周显华吃了一惊,他霍然起身道:“老常,你所言当真?”

常书欣耸耸肩:“我还能跟你老周开这种玩笑?”

周显华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回头来望着常书欣凝声道:“康桥公司是不是又打着市里免除债务的主意?这不可能了!劳市长已经明确表态,既然已经没法盘活,那就走坚决走破产程序,市财政不能再背这种黑锅了!”

“老周,既然是收购,那就肯定要承担自行车厂的相关债务,安置自行车厂的职工,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看,不如让机械局的人跟康桥公司接触一下,谈一谈,如果能实现收购,让自行车厂免予破产,又能安置职工,这是好事情一桩嘛。”常书欣摆摆手,“当然,我只是一个建议,你再考虑一下。”

周显华沉默了下去。

说实话,他不太相信,康桥公司愿意接手一个烫手的山芋,自行车厂现在债务如山,设备老化,职工人心涣散,就算是康桥公司投巨资并购过去,也很难恢复生产。

但不管怎样,既然有企业愿意并购,谈还是要谈一下的。不成,自行车厂继续破产;如果一旦成功,这就是一笔显著的政绩,他这个分管副市长坐享其成。

想了想,周显华微微一笑,“也成,我就安排机械局的人跟康桥公司接触接触,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不过,老常,我还是不抱什么希望,我这里给你透个实底,自行车厂现在的外债和拖欠银行贷款,超过了一千万。就算是市里通过减免税免除一部分,要想并购这家厂子,也需要一千多万。而再加上恢复生产,没有两三千万想也别想——康桥公司有这种实力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