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医 > 第386章 一败涂地

官医 第386章 一败涂地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0:44 来源:笔趣阁

等了半个小时,但邓宁临的车队迟迟没有来。

朱睢良不住地看表,慢慢有些不耐烦了。他向身后的费建国挥挥手:“老费,你安排人去打个电话问问,看看邓书记出发了没有?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变化?”

费建国答应下来,立即让熊国庆去联系市委办。

不多时,熊国庆打电话回来,伏在费建国耳边道:“费书记,市委办的人说,邓书记出发一个多小时了。”

费建国愕然,从市里到鹏程镇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车程,市委书记出行,有警车开道,想必速度会更快。怎么出发这么久了,还没有抵达呢?

费建国正在跟朱睢良汇报,突然县公安局的一辆警车从那头疾驰过来,县局局长老马没等车停稳就打开车门跳下来急急喊道:“朱书记,孟县长,邓书记已经到了,直接去了那边——”

老马指了指“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所在的方向。

朱睢良和孟可脸色骤变,没有耽搁,立即带人步行往那边奔跑而去,连车都没有顾得上坐。其实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再坐车反而不如步行来的快。

一行数十人奔行向前,全部都是衣冠楚楚的政府领导,就算是奔跑,也是按照秩序和等级来的,谁在前谁在后,一目了然,这样的一幕也算是一种奇观了——对于此刻镇里看热闹的老百姓来说。

王家岔子纪念碑在一片荒地里,杂草丛生,周遭空旷。

邓宁临一行只有数人,市委书记邓宁临,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安知儒,市委办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蔺光,市委党史办主任周全,市民政局局长董智男,再加上邓宁临的跟班大秘,两辆车。

朱睢良远远看到邓宁临在安知儒和蔺光周全几个县处级干部的簇拥下,正在俯身打量着起义纪念碑上渐趋模糊不清的字迹,心里不由猛然一个激灵。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睢良下意识地想起骆志远,猛然回头去找骆志远,却见骆志远远远落在人群后面,根本没有靠前来。

朱睢良定了定神,满脸堆笑地走了过去,恭谨地问候道:“邓书记!”

孟可紧随其后。

邓宁临起身来向朱睢良点点头,伸出手来任由朱睢良握着,又跟孟可握了握手,随即跟县里镇里的干部握手。骆志远没有凑上前来,却听邓宁临在人群中淡然道:“睢良同志,市里下放的骆志远同志是在鹏程镇任职吧?”

朱睢良的笑容顿时有些僵硬,他旋即掩饰了过去,笑着回答:“是啊,邓书记,志远同志是在这里干镇长,应该感谢市委领导,给我们安排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干部下来,很有能力,也很有思路,来镇里时间不长,就抓工作风生水起,群众威信很高。”

朱睢良昧心地称赞着骆志远,费建国听了心里跟吃了屎一般。对于他这个镇委书记,邓宁临连正眼都没看过,反倒是一个年轻的骆志远,竟然被他当场点名。

孟可也满脸笑容地附和着,回头来喊了一声:“鹏程镇的小骆同志来了没有?过来!”

骆志远好整以暇地分开人群走了进去,朱睢良眸光中闪过一丝惊疑,他笑着介绍道:“志远同志,市委邓书记点你的名了。”

骆志远满脸笑容流露出应有的分寸和恭谨神态:“邓书记好!”

邓宁临朗声一笑:“志远同志,怎么样?在基层工作还适应吗?把你从企业引进来,当初可是我亲自拍的板!”

“感谢邓书记关心,我在这里工作一切都好,我会努力勤奋工作,一定不辜负市委领导对我的期望。”骆志远说着冠冕堂皇的套话,这是场面话,不说不行。

邓宁临笑了笑,“好。”

邓宁临旋即又扭头望着面前的纪念碑,“王家岔子起义,是本市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革命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我最近重读安北党史,感触颇深啊。”

朱睢良和孟可脸色变得极为尴尬和难堪。

邓宁临的话,给予王家岔子起义相当高的评价,这种定性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推动安北市党史的细节修订,以及地方政府对于本次起义的重新审视评价。

而事实上,王家岔子起义是安北市自民国以来至今的唯一一次具有一定影响力历史事件,但因为种种特殊的历史政治因素,对其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费建国等镇里干部也都目瞪口呆。

他们此刻才恍然大悟,闹了半天,市委邓书记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为了看看这块碑,对王家岔子起义进行“新评价”啊——难道——费建国脸色变了,他扭头扫了骆志远一眼,心噗通一声沉了下去,他不是傻子,到了这时再猜不出这与骆志远有关,那真是要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求。

“但是,纪念碑损毁严重,这是对历史和革命先烈的亵渎啊!”邓宁临脸色沉了下去,朱睢良和孟可心里惶恐,赶紧接口道:“邓书记,县里保护不周,应该承担责任!”

邓宁临摇摇头,“我来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读了这一段党史后心有感触,过来实地看看——知儒,回去之后你来牵头,党史办、研究室对王家岔子起义进行全方位的素材挖掘……至于这块纪念碑,董智男,民政局过后给市里打一个报告,拨专款重修纪念碑,甚至有必要的话,我看在这起义旧址上建一座小型纪念馆来作为红色教育的基地,都很不错。”

民政局局长董智男赶紧点头应是。

邓宁临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重修纪念碑和修建纪念馆的事定了下来。这就是权力无与伦比的辐射力了。

而在一旁,朱睢良和孟可的脸色都几乎要绿了。

他们先后作出批示,而正好与今天邓宁临的指示相悖。到了此刻,他们是后悔不迭,当初要是借着骆志远提出报告的机会提前下手,如今岂不是可以在邓书记面前邀功表现了。哪像此番,市委书记的指示贯彻落实下来,他们的所谓批示当然就废了,废了倒也没什么,可县里党政主要领导的颜面何存?

费建国心里乱糟糟地,以至于后面邓宁临说了什么,作了什么重要指示,他都一概没有听清楚。到此,他心里空落落地、想愤怒又愤怒不起来,反正他清楚,在这一轮的博弈中,他又败了,一败涂地。

种种迹象表明,市委主要领导跟骆志远是“一个节奏”,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熊国庆更是心乱如麻,本来信心满满,瞬间化为泡影。

邓宁临缓步离开纪念碑,向前走去,朱睢良孟可和安知儒等人紧随。

邓宁临笑了笑,停步对一干市县官员道:“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烽火的翅膀》,作者是国家作协副主席、著名的历史学者和知名作家西夷先生,这本书很不错,取材于鹏程镇,背景就是王家岔子起义……我推荐给大家读一读,很有教育意义。”

“知儒啊,抽空去新华书店看看还有没有货了,买上几本,给常委班子的几个同志每人送一本。”邓宁临挥挥手,就此打住了他对“王家岔子起义”的相关表态。

邓宁临的话传进人群最后一排的高欣庆耳中,高欣庆脸上满是无尽的笑意,她暗暗望着骆志远,心说,看来连西夷来鹏程镇开作品研讨会的事,也寻求了邓书记的支持啊。

朱睢良与孟可对视一眼,各自吩咐随员记下书名,过后马上购买。

但镇里的这些干部都对这本书的名字不陌生,因为骆志远前前后后在会上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市委书记和骆志远同时看过一本书,这当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联系,但反过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信号?

黄坤和魏艳秋心里暗道侥幸,幸亏他们没有公开与骆志远决裂投向骆志远,还保持着面子上的友好。要是再晚个三五天,他们或许就撑不住压力直接倒向了。

两人暗暗望向骆志远,见骆志远镇定从容地面带微笑陪在邓宁临的身侧,连安知儒都微微让出了这么个位置给他,心头越来越震撼。

邓书记对骆志远非常器重。

这是在场所有县镇官员的共同心态。

“邓书记,是去镇政府听工作汇报还是……”朱睢良试探着笑道。

邓宁临沉吟了一下,挥手:“不听工作汇报了,鹏程镇是全市有名的经济强镇,镇里的干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有目共睹。民兴县这两年发展也不慢,县里的干部功不可没。”

“我来的路上看到一所学校,去学校看看吧。”邓宁临率先行去。

安知儒赶紧跟朱睢良说了两句,要求朱睢良安排一下,然后就追着邓宁临的脚步而去。

一行人到了学校门口,费建国早已提前赶到了学校,见邓宁临等市县官员过来,赶紧示意学校军乐队开始吹奏欢迎曲,而两排学生则挥舞着塑料假花高呼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