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金色2003 > 第284章 你们还想自己做晶圆厂?

重生之金色2003 第284章 你们还想自己做晶圆厂?

作者:红色小雨伞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0:58 来源:笔趣阁

胡启一番解释后,陈远终究还是接受了现实。

现实就是,芯片代工没那么简单,一枚芯片,数百道工艺,多的上千道,整个生产周期,两个月,算短的了。

这也就是方案简单,没有太复杂的东西,对于工艺要求也不高,否则,别说两个月,就是三个月,四个月,都不一定能拿到样片。

好消息就是,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几个方案同时验证。

这事还挺美的。

之所以选择一个一个来,除了不想几个设计公司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之外,也是错误的估计了流片需要的时间。

原本他以为,流片很快,三五天就完事了。

而今,既然需要那么长的时间,那得,还是一起好了,顶多把时间错开,一个一个来。

至于成本……

这个是没办法的。

说白了,大炮一响,甭管打的是蚊子还是敌营,反正炮弹是打出去了,就是花了那么多钱。

流片也一样。

甭管你流多少,反正设备一开,生产线一启动,就是钱。

固然这笔花销,比不经过流片验证,直接大批量生产要少很多,但依然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件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设计方案对工艺的要求不高,所以流片费用没那么贵。

如果用最先进的工艺,那么一次流片费用,得上千万,华虹也没那个能力。

可要求不那么高,使用成熟技术的情况下,成本就不那么高了,单次,一百万就成。

人民币。

谈判进行到这个地步,暂时就差不多了。

主要是产能问题现在没法认真去谈。

因为没人能保证流片成功,尽管,模拟验证都提前做过。

这样一来,产能也好,价格也罢,都是耍流氓。

不过私底下,陈远还是问了一句。

胡启如实答道:“就算流片成功,平均下来月产一百万枚,已经是极限。”

“这么少的吗?”华虹的产能,陈远还是知道一些的,不过是晶圆产能。

华虹目前,有三座八英寸的晶圆厂,开足马力的话,每个月能产八英寸的晶圆十万片左右。

可晶圆不等于芯片。

晶圆要经过一些列加工处理,才能成为芯片,这里面的转化,既要考虑芯片的工艺尺寸,还要考虑良品率。

说白了,芯片是从加工处理过的晶圆,也就是硅晶片上切出来的,芯片越小,则同样一片晶圆,上面获得的芯片数量越多。

而这个问题,说实话,他并不是很清楚。

这事,胡启也没办法,只能详细的解释了一下。

听他的意思,平均每月一百万都挺难的。

因为晶圆之后后续的芯片加工设备数量不够,平均每月一百万,都得加设备。

“这样啊?”

“那如果我们自己投一座晶圆厂,再引进生产线呢,难度大不大?”

不是不信任。

也不是说国字打头的不好。

主要是,论发展速度,这种国字打头的企业,先天就比不上私企。

所以,长远来说,还是得有自己的这一套。

简单点说,可以不大,甚至可以不用,但绝对不能要用的时候,没有。

现在机会其实就挺好。

一来整体差距还没那么大,后来的寡头格局,也尚未形成。

二来选择比较多,晶圆厂也好,后续的制造设备也罢,可寻求的技术引进来源都不少。

至于引进的技术层次……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必然是落后的,是人家不要的。

比如晶圆厂,十二寸不行,那八寸总可以吧?

八寸,也够用了,虽然不如十二寸,可用个十年二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到那个时候,自研也好,引进也罢,十二寸的技术应该都不成问题。

后续的加工设备也是一样,先买点回来将就用,然后一边搅局,拖敌人后腿,一边砸钱自己研究,没准还用不了那么多年,就能成为行业巨头。

是以,当胡启说产能无法满足的时候,陈远当场就决定自己干。

胡启有些吃惊:“你们还想自己做晶圆厂?”

陈远笑道:“是啊,别看我们公司做互联网起家,可实际上,做实业才是我们真正的梦想,毕竟,实业兴国嘛!”

“倒也是。”胡启哑然失笑:“哎呀,这年头这样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关键是,你们还真有钱来做这些事。”

总算是想起来,眼前的年轻人,是个土财主。

主要是摆微软雅虎谷歌那一道太狠了,总共八十亿美金啊,完税之后,貌似也没用多少。

而且现在江湖传闻,那次事件前后美股动荡,都有这人的影子,整个事件中,他得利超两百亿美元。

这么多钱,弄个晶圆厂,弄条芯片生产线怎么了?

别说一座,一条生产线,就是十座,十条生产线,那钱也花不完啊!

再加上这种事,铁了心要做的话,想要打听很容易,也有的是厂家愿意合作,是以便把情况都详细说了说。

总的来说,跟陈远预料中差不多。

晶圆厂的话,十二寸是没戏了,那是禁运的,华虹努力尝试过,但是没能成功。

但八寸的,属于落后的技术,完全没问题,有的是愿意转让。

只不过,一座晶圆厂,从动工开始,到可以投产,时间间隔有点长。

目前最短的,是十八个月,是中芯国际创造的。

芯片生产线也一样,那些设备,最顶级的,肯定没戏,但落后一些的,都不是问题。

这样一配合起来,生产出来的芯片,商用完全没问题,甚至于造中高端手机,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设计水平跟得上。

而只要市场能跟上,那么晶圆厂技术升级换代,芯片制造工艺升级换代,都是早晚的事。

因为有市场,就意味着有丰富的制造经验,同时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研发。

这也是自己做这一块最大的优势。

台积电那么牛,却也只能给人做代工,专注于芯片制造领域,靠人家的订单吃饭,搞研发。

苹果那么叼,结果代工也只能靠着台积电,三星,要不是背后有美帝爸爸,人家不给做,一样玩玩。

而自己做这一块,再加上强大的设计能力,那就不用看人脸色了。

有趣的是,说完这些情况,胡启又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提议,那就是,入股华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