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天下第一足球经理 > 第110章 训练成效

天下第一足球经理 第110章 训练成效

作者:志在封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4:27 来源:笔趣阁

既然老罗头那边说不通,那高远就得想别的办法安抚球员们了,谁让他是球队的manager呢。

幸好,高远的手里有钱,用管理学术语就叫“绩效杠杆”。现在是时候发挥杠杆的作用了。

事不宜迟,当天高远就召开了队委会,通过了近期绩效调整的方案。

第二天训练开始前,高远就先召集全体队员,宣布了队委会的决定。

队委会无条件支持罗传兵教练的训练计划和方案。要求全体队员必须在训练中服从罗教练的指挥。如有不同意见,自己保留。如出现顶撞教练或不服从训练安排者,一律三停(停赛、停训、停薪)。

鉴于最近训练量增大,球员消耗多的情况,经队委会研究,暂时提升绩效考核系数,在原来规定基础上,绩效奖励上浮20%。

为了提高训练质量,设立额外奖励。对于半场攻防演练中,人数较少的一方,如果能够获胜,将在当天训练中奖励双倍绩效。对于训练中有突出表现的优秀个人,予以3倍绩效的奖励。(优秀人选由罗教练定夺)

此规定一出,大家就算有怨言,但看在钱的面子上,也只能忍着了。更何况老罗头还管着优秀的评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当然,高富帅除外,钱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不过,有高远在这镇着,他也不能驳了好兄弟的面子。何况他也是队委会的一员,老罗头也算是他请来的,所以也只能打落牙合着血沫往肚里咽了。

依老罗头的性子,才懒得管什么优秀队员评定呢,用他的话来说“这帮兔崽子们踢得都很烂,没一个拿得出手的”。但在高远的强烈坚持下,他还是勉为其难的同意“瘸子里面选将军”,在每堂训练课后圈定一两个名字。

老罗头虽然嘴巴毒,但眼光却很准,为人也耿直,选出的优秀人选绝对公平公正,大家都无话可说。

这套考核办法和老罗头的咆哮魔鬼式训练就这么相辅相成的坚持了下来。

没想到,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惊奇的发现,绩效奖励除了安抚作用意外,居然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让本来就很激烈的训练变得更加紧张刺激起来。

现在泉城星期六的队内训练比外界的一般友谊赛都要惨烈得多,一上场大家都是血红着眼睛嗷嗷叫,跟见了杀父仇人一样。

为了能在半场攻防中获胜,球员们也开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训练之余,几个人就主动凑在一起开小会,自己琢磨防守/进攻中的经验得失,自觉地查缺补漏,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的那是相当到位。

现在球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是没的说,一天24小时,基本上除了踢球,就是在思考怎么踢球,连晚上做梦想的都是这球该怎么踢。

在主客观的共同努力下,训练成效异常显著。一个多星期后,防守方第一次成功地将丢球数限制在了10球以下!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很快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不但后防线几名主力组成的团队限制住丢球数,以黄毛、肾虚男、小霞等几名主力中场组成的团队也很快将丢球数限制在10球以下,之后是黑又硬、快腿、麻杆等人的团队,最后,甚至连部分替补球员组成的团队也能偶尔限制住丢球数了。

老罗头见火候差不多了,又开始在训练中尝试6对12,偶尔还试一下7对14。

看似只增加了一两个人,但对于攻守双方的难度却是呈几何级增长。进攻球员多了,传接的点也更多,给防守增加了难度;

但同时,人数的增多也压缩了空间,人员密集,不利于进攻拉开空间,给进攻也造成了麻烦。

不过,7对14已经是极限了,因为半场实在盛不开这么多人了,而泉城星期六全队总共就二十几个人,有的时候连高远和老罗头也得亲自上阵。

本来肾虚男几个,还憋着蔫坏,想在老罗头上场时让他尝尝厉害。哪知,老罗头真人不露相,一上场,腰也不弯了,背也不驮了,那个老态龙钟的小老头立时变的气场2米8,虽然因为年纪大了,速度、耐力没啥优势,但拿球衔接、组织调动、跑位接应那简直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一招一式龙形虎步,岳峙渊渟。甭管多复杂的局面,人家一拿球,局面立马就给梳理的明明白白的。

高手!这是个高手!

大家也都是识货之人,看到了老罗头的身手,一个个也都心服口服,再也没半句怨言了。

老罗头的训练远不止半场攻防这样简单,据高远在一旁观察总结,他的防守理念精髓可以用8个字概括:整体移动,轮转补位。

防线的整体移动也是他在训练中强调最多的。当然,还是用他那特有的毒舌咆哮法。

“你们踢的是狗屎嘛!球到了谁跟前,谁才去追,其他人都在看耍猴吗?防守的距离保持呢?整体移动呢?你们对足球的理解就是球在前面跑,人在后面追吗?那我要你们何用?我养几条狗,让他们去追球不比你们快?对,狗都比你们强,至少它们还知道一块去抢球·····”

老罗头的理论是滑块状防守,有别于传统的意大利链式防守,他更强调的是将球场划分为若干小的区域,在区域内形成集群优势。

具体战术要求是,全队防守时整齐划一,整体快速移动,不是单个人的逼抢,而是迅速形成区域合围。

为了使球员们行动一致,保持位置感,他甚至在训练中用一根粗麻绳将几名防守球员绑成一串。美其名曰是为了增强球员们的“肌肉记忆”。

高富帅、肾虚男几个刺头一开始对这种羞耻的训练方式十分抵触,一群大老爷们被像螃蟹一样绑成一串成何体统!差点当场炸毛。还是高远及时弹压,又找出了2002年米卢蒂诺维奇带领中国队训练时,也采用这种训练方法的新闻给大家看过之后,大伙才消停下来。

对于现在的泉城星期六球员们来说:生活就像是一场强x,既然无力反抗那就默默享受吧!

大家苦中作乐,自我打趣道:“你看咱们穿成一串,真正变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都说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得共枕眠,现在穿成一串的缘分,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

这么训练下来,居然也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一致的作用和效果!

于是,这段时间,从省体外场经过的人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画面:在清晨或是黄昏,一群被绑在一起的大汉,在球场上追着球跑,时不时,就会有人因为没跟上节奏而跌倒,然后一群人就被绳子拖得东倒西歪·······

于是,社会上就流传起了这样的传说:全国首届监狱劳改犯杯足球赛在省体外场开始了,为了防止出现逃跑越狱事件,参赛的犯人们都得用绳子绑在一块踢······

一开始大家对这样奇怪而又不雅观的训练方式还有所质疑,但渐渐地,在场上摔倒、拖后腿、抢节奏的越来越少,大家的动作、节奏、意识真的开始趋于一致。而训练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当绑在一起也能防守成功之后,再把绳子解开,进攻方想要进球就更难了。到了后期,进攻方挨罚的次数甚至要超过防守方了。

大家这才惊喜的发现,不知从何时起,球队开始真正拥有防守战术体系了!

以前踢的是挺好,但更多的是靠个人能力的单兵作战,防守更多的是靠人数的堆叠,而现在球队在防守上有了自己的套路和体系,每个人在球场上不再各自为战,都有了自己的任务,像是一个又一个小的零件,组合在一起,使整支球队如同一架构造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流畅。

进步幅度之大有目共睹,但老罗头似乎还不满足,他的咆哮声继续响彻省体外场的天空:

“你们觉得自己踢得很好了吗?告诉你们,差的远了!简直是一塌糊涂!你们现在的技战术水平勉强可以赶上我8岁孙子他们那个少儿足球训练营了。不过,能不能比得上10岁的那一组就难说了!尤其是头球防守、卡位意识、轮转补位这些方面,还真不一定比得上我孙子!看我干什么?我说的不对吗?你们就是孙子,你们就是就是欠练·······”

在老罗头的怒吼咆哮下,高远再也不用担心球队里会有人骄傲自满,训练时偷奸耍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