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旅行体验师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德国,守时严谨什么的,听听就好

在上学的时候,顾淼看过的所有与德国人相关的文章里,守时严谨两个词,就像是刻在德国人脑门上似的。

二战时候的邪恶轴心,也好像是德国王者,带着青铜意大利和白银日.本上分。

刚到德国,顾淼便赶上了一场大雨,忘记带伞的他,只好躲进了星巴克,顺便参观了一下星巴克的价格,一杯国内卖36元的某种星冰乐,这里卖5.25欧元,算下来,也不是特别便宜。

隔着窗户,可以看出雨下得相当有气势,积水横流,让顾淼不由担心起他的鞋来。

难道还要拉动一下德国的gdp?

风停雨住,顾淼走出门,意外的发现,地上干干的。

就好像刚才的大雨只是假象。

法兰克福是个好地方,有金融中心的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旁边据说沙蓓蓓说在中央银行下面,有金库。

其他的小储蓄点里面是没有过夜钱的,都是早发晚收。

“所以,如果你要抢劫的话,一定要认准中央银行,不要走错了。”

顾淼心情复杂:“我抢了银行,你以后就只能在通缉令上看见我英俊的脸了。”

“那小心不要被抓住呀。”沙蓓蓓笑眯眯的晃着家里不知哪位兄长的手拷。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今天不知道是哪家公司敲钟上市,广场上有许多穿着礼服的男女,手里端着细长的香槟酒杯,脸上挂着标准的商务式微笑。

在午饭时间,还有许多穿着黑西装的男女从交易所里涌出来,要身材有身材,要气质有气质。

幸好没带沙蓓蓓来。这是顾淼现在心中唯一的想法。

顾淼有一位朋友在法兰克福旁的一个名为bad song的小镇工作和生活,大一时直接出去,如今已经八年了。

听说有朋自远方来,盛情邀请顾淼去他家住一晚。

bad song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现代化小镇,与国内有所不同的,是安静和绿化率的确很高。

不如国内的地方是,街上卖的,中国人能吃得惯的东西,唯有土耳其旋转烤肉,名为kaba的东西。

那个时候的顾淼,还不知道德国的食物,着实不能跟意大利和西班牙相比。

“你在都待到鬼子投降了,是打算永居了吗?”顾淼问道。

他摆摆手:“不想,没归属感。”

“你出息了,已经想要归属感了。”听着怎么这么像钱学森回国时的想法。

“真的,你不知道,八年了,我要想留,早就能留了,一直没下决心,就是越待越觉得没意思,完全融不进一个圈子里,华人圈子也就这么回事,还不如回国。”

像这位同学一样想法的华人有一些,另一些则是想尽办法留下来,留下来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女人最容易。

找个德国国籍的男人结婚,妹子找男人结婚,比男人找个德国女人结婚容易。

许多德国女人,那种莫名的刻在骨子里的骄傲,或者说是傲慢,就算当今国内的二十四孝好男人都不一定能扛得住,纯舔狗她们又未必看得上。

或者,两个中国人在德国结婚,生了孩子。

德国如今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了孩子,他们可以把孩子的父母也纳入德国的国籍。

因此,土耳其人一窝一窝的生,在难民之前,德国早就被土耳其人占领了。

“跟他们是两个世界的。”同学对祖国充满着怀念。

第二天一大早的火车,由于买票机器用的不熟,硬是没赶上前往慕尼黑的火车,顾淼只得去隔壁的亚琛逛逛,散散心。

亚琛是德国最西端的城市,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央,早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兰克人迁移并定居于此,后来法兰克人的查理大帝非常喜欢亚琛,将法兰克王国的首都定在这里。

在查理大帝时期,这里作为帝国的首都,是权力的中心,因而也被一些人称为“欧洲的摇蓝”。

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之前,查理大帝为黑暗的中世纪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文化复兴时期,名为卡洛林文艺复兴。

亚琛教堂建于查理大帝加冕的公元800年,统治欧洲的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中晚唐时期。

他的历史地位也如同李世民,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创立者。

前往教堂的那路上,看见景点之一:人偶喷泉。

一个有半人高的铜圆台,上面放着许多铜制小人,高处还有两个是骑马造型的。

很多小朋友跟人偶较劲,把它们扭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喷泉雕塑有几个铜制人偶,人偶的各个关节可以随意活动,游客们对于折腾它们的兴趣,不输于小朋友。

亚琛大教堂的室内装饰甚为精美,哥特式建筑中融合了大量东罗马帝国拜占庭艺术风格,体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的特点。

中堂中间是一个八角形的厅,厅的正中悬挂着一只巨大的蜡烛台,是1165年间的产品。八角厅四周是一圈回廊,由八个大柱子作为连接点而被分成八个空间。

每一个空间的天花板都布满了各不相同的精美绝伦的马塞克装饰,金色的图案在昏暗的光线下仍然熠熠发光,这个回廊的上面一层也有同样精致的天花板图饰,只是空间更高,廊柱和雕栏更华丽辉煌。

大教堂最东端十六边形的唱诗班堂是1355~1414年附加的哥特式建筑,整整一面狭长通高的彩色玻璃窗非常震撼。唱诗班堂最里面正中供着查理大帝的金制遗骨龛。唱诗班堂与中庭的接口处现为教堂的祭坛。在祭坛的右上方有一个镶满巨大珍宝的镀金讲台,是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在1024年左右制造的布道台。

从教堂出来,顾淼忽然领悟到这里是三国交界处。

德国、比利时、荷兰的界碑在这里,33路车转49路,仔细一想……太麻烦。

这边的车要等好一会儿,附近又没有出租车。

往那里去的不是早已包好车的,就是自己开车的。

顾淼自拿到驾照之后,就再也没有摸过方向盘,现在敢开的只有装甲车或者坦克,自驾什么的就算了,压力太大。

亚堔虽然是个小镇,但是在周六,也是一个人来人往的旅游区域,看得上眼的住宿都被订满了。

不如往蒙绍镇看看,据说那里风景不错。

从亚琛去往蒙绍的路穿行在林木中,有一种童话里的感觉,期间还穿越了一段比利时境内,国内的手机运营商很负责的提醒他请尊重比利时的习惯和传统,小镇沿着峡谷长形分布,不到1小时,就来到了小镇西边的停车场。

蒙绍最具特色的景观是造型独特、有800年历史的传统木筋房和山坡上古老的城堡,以及如诗如画般的优美环境。这个13世纪就有的古镇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隐秘,才能躲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而保留它的古典美丽至今。

镇上的建筑依山傍水,木筋房屋雪白的墙壁被乌木线条随意分割,充满艺术感,窗棂和门板味道十足,历史孕育的厚重感让小镇保持了最原始的风味,就好似自带厚厚包浆的古玩,让人喜爱。

站在小镇中央天鹅峰新教教堂前鲜花盛开的铁桥上,脚下是欢快的溪流,溪水两侧是特色鲜明的美丽木筋房,高处的古堡废墟在夕阳中燃烧,如诗如画。

沿着石头铺砌的老街闲逛,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小店,见到上山的路顾淼便向古堡废墟进发。

很快来到废墟脚下。这里俯瞰小镇,可以看到刚刚走过的天鹅峰新教教堂,它建于1787年,已经拥有2百多年历史了,教堂顶端塔尖上不是公鸡而是站立着一只金色天鹅。

顾淼想起安徒生童话里的《野天鹅》,印象最深的不是小女孩怎么织十一件荨麻衣救哥哥,而是在故事的开头,公主与王子们拿着钻石笔在金板上写字。

也许这里就是野天鹅故事里的城堡吧。

当晚住在镇上,临水的木筋房色彩各异,花团锦簇,同为小桥流水人家,却有着与江南水乡不同的味道。

清晨的小镇被晨雾所笼罩,就像走在童话时光,顾淼又到昨天走过的桥上河边徘徊了很久,游人稀少,“冻龄”小镇更加迷人。窄窄巷弄隐藏着很多精致小店,都要午后才开门,小镇的节奏优雅舒缓。

如西班牙的托雷多一样,这里也有一个古堡提供住宿,可以住在这里刷逼格,不过,也需要早早预订,否则就没有床位了。

从蒙绍到科隆,路上的风景起初与从亚琛过来相同,是森林中的山路,之后就是一派田园风光,点缀着小教堂的乡村富庶美丽,田间还有风力发电机。

对于看够了教堂的顾淼来说,科隆教堂,也就是个哥特风的教堂。

他此间对这个教堂唯一的印象是,在某个旅行社的日程安排里,有一天是从法兰克福到科隆,游完科隆大教堂之后,再马上前往慕尼黑,同时在慕尼黑也有一些行程安排。

这来得及吗?

他感到很困惑。

亲眼看到了,才发现,emmm,科隆教堂,就在火车站边上嘛……

不用下火车,就能看到教堂塔楼的那种近。

旅行社的行程安排邪性归邪性,必然有其能达成的合理性。

那个旅行社的行程除了科隆教堂让顾淼百思不得其解之外,还有两个嘲笑的地方。

一个是参观马克思故居的“外墙”……那不就是在外面转一圈吗?

还有一个是远眺旧海关大楼……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远眺,用谷歌地球来远眺不也一样?

科隆除了科隆教堂,没有给顾淼留下更多的印象。

到慕尼黑就不一样了。

慕尼黑,那是神马地方!那是从河.北省来玩泥巴的元首发家致富的地方。

一个三流艺术家,在这里找到了演讲的天赋,胖揍了波兰,带富了美帝,还膨胀的带上了青铜意大利,最后大冬天的冻死在了西伯利亚。

为什么元首可以喝醉了酒,就可以去市政厅砸玻璃?

因为酒馆就在市政厅旁边。

如今的hb酒馆,其实是在原址上重建的。

里面也还是酒馆,宽、长且厚实的实木桌子摆在宽大的酒馆里,人声鼎沸,沸到角落里的那个乐队到底在演奏什么都听不到。

除了慕名而来吃饭的人,还有一队一队只是进来看看的游客,跟在小旗后面横穿酒馆。

穿着中世纪仆人服装的女服务生们脚不沾地,快要忙疯了。

菜单看起来挺丰盛,细数下来就三种:各种肠、各种啤酒、各种套餐。

顾淼随便找了个价格看起来应该不会太吓人,也不会是五盘调料的选项。

刺激了……

肉食拼盘!

德式扭结硬面包先极具冲击力的出场。

接着是烤肘子,德式烤肘子,简单粗暴,烤的很硬,不像广式烧猪那样是酥脆的。

不是一般的硬,外面的皮要努力咬才能咬得动。

以及各种肠、深褐色的、红色的、浅红色的、白色的。

不同的肠蘸不同的酱。

在拼盘旁边还点缀着一些德国酸菜,以示营养均衡而丰富,本质上是一些甜菜根。

拼盘目测肘子有两斤,肠有两斤。

这里的啤酒有三个档,0.5升,0.7升和1升。

顾淼选了最小的一档,现在后悔的要死,觉得吃完肉,酒是妥妥喝不下了。

旁边的两个壮如熊的德国汉子看着顾淼一个人要干掉一个肉食拼盘,竖起拇指。

顾淼觉得,他们应该是在看自己的笑话,就好像在西.安看着有外国人抱着一个脸盆大的锅盖啃的时候,一般人类的反应。

两个德国壮汉分一个肉食拼盘,每人一升啤酒。

1升的啤酒杯又厚又重,两人举杯相撞的时候,顾淼感觉他们下一秒就会冲到市政厅去了。

喝成了红鼻子的德国人完全没有了高冷劲儿,就像普通的傻fu fu农夫,跟顾淼努力的聊天。

《陆小凤之幽灵山庄》里曾经提过,山庄里很久才吃一顿饭,所谓的饭,就是肉,一勺就是一斤肉,吃到吃不下为止。

陆小凤跟人打赌,比赛吃得多,吃了几勺,开始翻跟斗消耗能量,最后陆小凤赢了。

现在顾淼觉得,古龙写这一段的时候,大概从来没有吃撑过,吃撑了还翻跟斗?那不是消耗能量,那是想吐出来吧。

几经努力,肉食拼盘还剩下四分之一。

“算了,就这样吧,对不起,我已经尽力。”撑死不划算。

捧着肚子出来,发现市政广场上已经围了很多人,每个人都抬头看着大钟。

市政钟在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会有木偶表演,一层一层的木偶按着顺序转动,游客们手中快门不断。

类似的在布拉格也有一个,天文钟,上面刻着黄道十二星座,

不过要论表演的花哨程度,还是慕尼黑赢了。

慕尼黑属于拜仁州,这里推出一种州票,可以供五个人使用,相当划算。比单人票要便宜很多。

就这样,顾淼被四个姑娘捡到了凑人头。

先从菲森到海德堡。

顾淼对这个地方唯一的印象是初中物理“某德堡半球实验”,后来一查,虽然做实验的地方确实是德国境内,不过人家叫马德堡。

火车准时驶离菲森,德国乡村的景色真是非常美!广袤的田野里分布着犁得平整的农田,牧场里散落着牛羊,农家的庭园里繁花盛开,美丽干净,透出富庶安宁和谐的讯息。

看过动漫的都知道,在特安静祥和的下面,必然是发生事件,让主角升级打怪。

顾淼也不例外。

第一次转车间隔15分钟很顺利,第二次转车间隔9分钟同样很顺利,谁知最后这班快车居然走走停停,广播只有德文也不知道原因,列车员也不来给个解释,这服务也太差了吧!

最后晚点了1个半小时。

本应13点53分到达海德堡的火车15点30分才到达,这300多公里路程居然用了6个半小时。

三百多公里,也就是国内动车走2小时的水平。

海德堡这座内卡河畔的古城充满了浪漫氛围,受到过诗人和画家的无数赞美,是歌德、马克.吐温等许多作家和哲学家的宠爱之地,歌德那句“我的心遗失在了海德堡”让古城享誉世界。

顾淼顺便跟同学吐槽了一下,同学说,德国铁路就是这样子的,很多人早上去上班,等啊等啊,等不到火车,事先通知是没有的,事中通知也是没有的,等到实在等不了了,就会自己想办法处理。

……

出门在外,就要习惯变化,特别是周围的德国人已经要死不活见惯不怪的样子。

反正晚点没有误事,顾淼又愉快的出去瞎逛。

海德堡城堡是海德堡城的标志,高耸于老城区之上,这座城堡建筑历经 400多年,由从哥特到文艺复兴盛期等各种风格的壁垒、附属建筑和宫殿组成。红色沙石所建的城堡已经残毁,可不但雄风不减,反倒多了分沧海桑田的年代感。

站在城廓上俯瞰,整个海德堡小城的风光尽收眼底。老城中心一片红色屋顶,尖塔耸立,圣灵大教堂最为显眼,蜿蜒的内卡河泛着波光,横跨其上的老桥桥洞此时正有金光穿洞,美不胜收,让人不忍移开视线。城堡花园布局大气,看到一幅原来花园的全景图,才知道现在看到的仅是残局。

老桥是一座石桥,正式名字为karl-theodor桥,是1788年修建这座巴洛克式石桥的选帝侯的名字,是现今海德堡地区内卡河上最古老的桥。桥的南北两端分别塑有选帝侯卡尔-提奥多和希腊女神雅典娜的雕像。桥南端的两座28米高的桥头堡是老桥最古老的部分,保存尤为完好,建于15世纪,曾作为桥门的一部分使用,也是城墙的原始组成部分。

站在桥上眺望两岸宜人风光,静静流淌的内卡河,夕阳里染上金光的秋树,岸边山坡上沐浴在暮色中的城堡,充满了诗情画意,顾淼在这里欣赏了美丽的日落,看晚霞映红天上的朵朵白云,看云朵慢慢变粉变灰。

夜晚时分的小城很安静却并不孤寂。集市广场摆满了桌椅坐满了游客。夜色下的城堡耸立山顶,古老的建筑在灯光点缀下比白日醒目,更为雄伟而传奇,圣母塑像焕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氛,这样的画面带人进入古老的年代。

海德堡老城很大一部分都是海德堡大学的地盘,大学校区融合在老城区中,完全没有界限。

这个大学,还有一个地方,是学生监狱,不知道要犯什么事,才会被关进学生监狱。

哲学家小径也称为哲人之路,在海德堡内卡河以北圣山南坡的半山腰上,是一条约两公里长的散步小径。因其风光宜人,又静谧适合思考,在历史上颇受教授、学者和哲学家们的喜爱,他们经常于此地徘徊,捕捉思想的灵感。

“啊哈哈哈哈,你去了哲学小路吗?空气蕉灼吗?”沙蓓蓓在顾淼装逼文青范儿的朋友圈下面回了这么一句。

话说,哲学这个词,什么时候变了个味儿?

从菲森往新天鹅堡的路上,火车晚点,大巴也晚点,感觉这里不是德国,而是九十年代的国内。

新天鹅堡还是好看的,据说站在玛丽安桥上远眺新天鹅堡。

“不对,这不是我要的生活,哦不,是角度。”顾淼站在桥上,看着远方的新天鹅堡,这个角度看过去,虽然是城堡全景,但绝对不是旅游宣传片上的那个位置。

在桥上看的是侧面墙体,宣传照上是正大门。

正大门才有自称迪斯尼城堡灵感来源的气势。

绝对不是这里。

顾淼在山下找人问了一下,emmmm,正门完整照什么的,还是放弃吧。

一位专业摄影师背着装备和帐篷在根本就没有路、荆棘丛生的路上走了很久,才到了新天鹅堡正门对面的山上一个很小的位置,并且在那里扎帐慢慢拍摄的。某些照片是摄影师等了一星期才拍到。

虽然现在有无人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

那里是禁飞区。

反正已经有前人拍好照片了,那就看照片吧,里面不让拍照,自己体会更好。

路德维希二世把最好的都给了新天鹅堡,里面的装饰一应的金碧辉煌,奢华闪眼。

某一面墙上还有一幅画,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东奈特。

这是一个觉悟太晚的皇后。花钱如流水,到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才醒悟,不过已经迟了。

顾淼看过她的传记,玛丽皇后本质上就是小女人,路易十六某方面不行,喜欢的又是做钥匙和打猎这种她不喜欢的活动,夫妻俩搞不到一起,于是路易十六就只能花钱来让她开心。

直到初中历史课本上的那些人出场,什么雅各宾派,萝卜丝庇尔之类的登上了历史舞台。

最浮云的是,她没有政治头脑已经到了在宫里排演《费加罗的婚礼》,那是怼皇权的剧,就连做钥匙爱好者路易十六都看出其中的政治寓意。

终于,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夫妻笑着打出了gg。

从菲森到莫扎特住的萨尔斯堡。

不过萨尔斯堡属于奥地利,拜仁州的州票是不用了,姑娘们与顾淼挥手告别。

顾淼一人来到萨尔斯堡,最著名的粮食大街。

街上每一个商户的招牌都极具特色,用铁艺圈出店里的主营业务,很有意思。

也不知道国内的规划是怎么想的,现在很多城市的主干道上的商店招牌全部统一成一模一样的样式,眼神不好一点都分不清谁是谁。

好好的文明古国,非要搞成千城一面,真不知道图个啥。

萨尔茨堡也是当初茜茜公主的家,据说她最喜欢吃一种名叫sacher torte的蛋糕。

虽然对甜食不是特别感兴趣,不过它的名字叫“全球十大必尝蛋糕”,来都来了,不吃两口,好像到帝国不喝豆汁就有点亏,一样。

顾淼决定去体验一下,在yelp上预约了一下,正巧天降大雨,估计去的人不算多,一下子就约上了。

据说这个蛋糕在1832年被发明出来,可以没有冰箱和防腐剂的情况下能保存两周。

坐在店里才搜到这一条的顾淼不由心事重重……凡是能这样保存的东西,不是高盐就是高糖,才能让细菌的脱水,达到保质的效果。

蛋糕由两层甜巧克力和两层巧克力中间的杏子酱构成,蛋糕上面有巧克力片。

配上旁边一朵奶油花,果然很甜,配上黑咖啡以后,才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据说蛋糕配方是国家机密,是代表奥地利的国宝。

店里很多游客,基本上都是每桌上都有巧克力蛋糕,据说每天卖出几百块。

店里的装修也算豪华,本来就是sacher hotel下面的咖啡厅嘛~而且地理位置--就在国家剧院旁边,你懂的!蛋糕的价格跟国内的不少网红蛋糕价格差不多,比lady m还要便宜一些。

“你一个大男人,一个人跑去吃甜点,不觉得可耻吗?甜点不是应该你喂给我吃的吗?”

来自来自神秘东方的咆哮,吓得德国铁路抖三抖。

是的,又晚点了。

回慕尼黑的火车从延误5分钟到延误10分钟到延误990分钟,再到取消……

人民群众做鸟兽散,自己想办法回去。

顾淼不巧的当晚要从慕尼黑坐火车到威尼斯。

好不容易买到的夜火车床位。

结果由于晚点,于是啥也没有了。

与德国人沟通的过程也很玄幻。

顾淼问德国人:“我可以坐下一趟吗?”

售票处的德国人说可以。

临上火车前,顾淼又出示了火车票,主动问德国乘务员是否可以上这趟车,乘务员说可以。

于是顾淼踏上了一小时之后的火车。

在德意边境,德国乘务员下车了,换上意大利人。

天明之时,意大利乘务员检票,对顾淼说,他不可以乘这趟车。

据说,他只能用这张票乘第二天晚上的同车次车。

emmm,不过,都已经到意大利境内这么久了,意大利乘务员也只能耸耸肩,说下次不可以。

下次,下次再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