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旅行体验师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吃在顺德【下】

旅行体验师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吃在顺德【下】

作者:石涧敲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0:25 来源:笔趣阁

沙倍蓓每日灵魂一问之今日份额:“陈村粉到底比其他的米粉高贵在什么地方?”

顾淼每日胡言乱言之今日回庆:“因为它有姓名,它叫陈村粉而不叫佛山粉,也不叫广/东粉,精确到本人。”

陈村粉,是产于一个名叫陈村的米粉,

陈村,不是村,是顺德的一个镇,

所谓米粉,就是用大米做的,

整个华夏用大米做的米粉出名的有湖南米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

谁不是历史传承悠久,

这几年也不知发生了什么,螺蛳粉还突然成了网红,陈村粉依旧知道的人不多。

“不就是河粉吗?”沙蓓蓓盯着碗里的xo酱炒陈村粉陷入沉思。

“比河粉要薄一些。”

沙蓓蓓挑起一根来研究了半天:“那不就是肠粉?”

“不一样,就算是肠粉,也分为布拉肠粉和石磨肠粉。”

顾淼说的头头是道,心里没底的很,像他这种就连米皮和面皮都吃不出来的人,也就只能凭着理论知识来吓唬沙蓓蓓。

米粉、米线、饵丝、肠粉,米皮……

大米被打碎折腾出来的不同模样,对顾淼来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此时店里只有几个老街坊坐着闲聊天,他们听见顾淼与沙蓓蓓关于粉的探讨,迫不及待的给陈村粉正名。

“不一样的!陈村粉跟普通米粉不一样,刚打下来的新米不能用,放久的陈米也不能用,原料得用打下来再放半年的新米,做出来的粉才是最爽滑,洗米也不是随便搅搅就行的,要把狠搓20多分钟,然后再泡,就连磨米的石磨都要用特别的青石料特制,不能用机器做,所以产量低,别处都不怎么能吃到。”

“难怪以前听说,真正会吃的人家,不在于食材是多么的千年罕见,而是在于人工。”顾淼认真的品尝了一下如此折腾才能吃到的一碗米粉。

爽滑度与河粉米粉宽粉感觉差不多,

口感不是他欣赏的,他喜欢稍微厚实一点,有嚼劲的,特别是沾酱带汁的烹调方法,太薄的会带不动浓烈的味道,总有一种“再来一碗米饭”的冲动。

不过沙蓓蓓显然很欣赏这种薄薄的口感:“吃起来滑滑的,不像以前吃的河粉,总觉得不入味,我真想买点干粉带回去自己煮。”

果然,人类的品味是不一样的。

顺德本身的景点并不能吸引人,感觉不小心就会走到美的的某一个厂区,

让顾淼有一种身在在苏/州名下挂着的常熟,那个电子厂扎堆的地方,大抵厂子多的地方都是如此吧。

此时正是各厂里开始上工的时候,各个路口都是穿着整齐划一制服的工人们准备去上班。

沙蓓蓓饶有兴致的看着招聘广告:“这边都是常年招聘的吗?”

招聘广告是刷在墙上的,好像随时都有人力缺口,仿佛人力资源部的人挥着小手绢站在门口唱:我家厂门常打开……厂子欢迎你……

“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地方,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能瞬间招来几百个人,也可能发完工资第二天就消失了几百个人,随时需要人力递补。”

沙蓓蓓的世界里完全没有这种用工形式,她不懂:“走得这么快,下个厂怎么敢要。”

“有什么不敢要的,流水线上一颗螺丝钉,说有培训,也就是坐在旁边看老员工做一阵子,自己就要上了。”

顾淼详细对她说了一下自己所见过的世界。

“每个厂在接到大订单之前,都会奋力招人,每个月发工资和每年的年终,都是人力缺口重灾区。工厂会鼓励老员工把自家的亲朋好友都给挖来,入职过几个月还没走的话,会给一笔奖金,但是,也架不住新员工把老员工也给拐跑了。”

“其实每家厂子的基本收入都差不多,主要靠加班工资,别说富某康的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之前有工人跟我说过,他要跳槽了,因为所在的厂子总不加班,他寄回家里的钱没有同村的兄弟多,这样不行。想过得舒服留在村里就行,出来打工,就要拼。”

沙蓓蓓困惑的眨眨眼睛:“他们不要休息的吗?不用逛街的吗?就算宅着,也可以看片打游戏,怎么可以把自己压这么紧。”

顾淼笑笑:“知道县中吗?”

“不知道。”

“那,知道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如皋海门什么的吗?”

“《舌尖上的中国》有提到毛坦厂中学,这个我知道的,如皋海门的卷子以前做过,跟黄冈密卷差不多意思吧。”对沙蓓蓓来说,那些都只是一个遥远的名词而已。

“我大学有个同学是县中的,他跟我们说过,他们周一到周六,从早上六点开始早读,到晚上十二点才结束晚自习,一直都在课里连轴转,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时间,游戏机电视课外书也是不让看的,如果谁偷看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老师要找家长,写保证书,如果下次再犯,就要被清出学校。

周日也要一直上到下午,让人回家把攒了一个星期的脏衣服送回家,把干净衣服拿回来,晚上还有晚自习。有的家长连这点时间都不给,直接人来学校,送来干净衣服,把脏衣服带走。”

沙蓓蓓听的目瞪口呆:“坐牢呐?!”

“他们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就一行字:高考,是你唯一的出路!”

“吓死了……”沙蓓蓓啧啧摇头,“幸好我还有得选。”

“……这次,你想做个好人……”顾淼顺口用《无间道》里的台词接了一句。

上班时间已经很近了,刚刚人潮汹涌的大门口已经没什么人了。

“他们以后也不会一直在流水线上吧,现在都好多无人化流水线了,可替代性越来越高,他们找不到比现在高的收入怎么办。”沙蓓蓓忽然想到,这么多人如果同时失业,也挺可怕的,就站在厂门口看的招聘广告,普工居然也标着有两三千的月薪,

比起种地的收入与产出相比,那是幸福多了。

“收入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我有亲戚在金陵一个超!稳定的地方上班,扣完五险一金,收入只有一千出头,夫妻俩工资加在一起只有四千块钱一个月,还养着一个上小学的儿子,我听着都觉得怎么可能,现在怎么可能还有这么低的收入,

然而,他们就是这么低的收入,还继续过着,嘴上抱怨着收入太少,行动上不做任何的改变。

事实证明,只要懒得到位,且不敢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收入再低,也有低的活法。

你不知道,真的有人连流水线的工作都做不好,比如只是一个简单的扫码工作,码印得有一点浅,只要稍微把零件歪一点点,让光照在上面,就可以扫出来,但是那个人就是一直在同一个角度傻愣愣的扫,扫了七八下,

拉长看不下去,手把手给他当场表演把零件偏一点就可以扫上,结果过了几个,又遇到了一个浅的码,他还是那样一动不动的扫,始终无法识别。

说不定,这就是无人流水线还没有统治世界的原因吧,零件并不是百分百完美适配,还是要有一点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

沙蓓蓓疑惑的问道:“你怎么知道,难道你还在工厂干过?”

“你说对了,上大学那会儿,暑假没事干,跑到常熟去玩,到处都是要求16岁以上,初中以上的招工广告,一时好奇,我就去转了一圈,刚过一个多月,我都成了身边人里资格最老的员工了,还差点给我提拔成拉长。

在厂子里被提拔成拉长还真挺容易的,各工位的活都会,资历稍微老一点,就能升上去了。

不过大多数人都等不到这一天,就算没有离开的人,他们也并不想主动去学其他工位的活,机械的做完自己的活就完事。我是纯属好奇,才会想着把所有工位的活都看一遍。”

沙蓓蓓摇头:“为什么穷还不思变呢?”

“这个么,你别说,厂子里真有一个清洁阿姨,跟都市传说似的,家里好多房,一村子都是有钱人,但是又没事干,其他人打麻将,她不喜欢打麻将,跟一帮老年人打麻将,感觉自己也衰老不堪,于是来上班,说看着年轻人多多,感觉自己也精神的很。”

“厂子里还有什么好玩的事吗?”

“有,我跟你说个厂子里偷用苹果公司发来的原材料,结果苹果公司取消订单,要让他们退原材料,他们退不出来,硬编了个连续剧的剧情,扛了半年多,实在扛不下去,才被发现的事吧……”

两人一边聊,不知不觉走到一处如大食堂一般的饭店,名为虾炳。

如同厂房一般的大厅,

如同婚宴一般的大圆桌,

比大排档的面积大,

比饭店……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可比的。

“在这吃点吧,看网上评价还行。”顾淼坐下来,很快就有服务员过来:“要点些什么。”

沙蓓蓓还想要菜单,顾淼说:“这家没菜单的,自由发挥吧。”

“啥?!”

这里比死活不肯卖漆油鸡给顾淼的云/南饭店好的一点是,来吃过的人挺多,可以看着前人的评价报菜名,

不至于像当初那般,仿佛站在菜市场里,看着原材料不知所措。

马拉糕,脆鹅肠,还有传说中在顺德随便进哪家都不会做的难吃的蒸鱼,

“要什么鱼?”这是顾淼唯一听懂的几个字,后面便是一串明显是粤语方言,但努力在用普通话的发音说的词。

一旁有一个会说普通话的服务员上前想要挽救一下,

“有立鱼、边鱼,要不,你们两个人,就连一条边鱼吧。”服务员嘴皮子利落的推荐道。

“哦好。”

说是这么说,顾淼与沙蓓蓓完全不知道,什么叫立鱼,什么叫边鱼。

最后打的流水单上写的是“清蒸海边”。

好的,现在,至少知道吃的这条鱼,是海里的了。

富有求知精神的两个人对边鱼进行了深入分析,据说边鱼就等于鳊鱼,可是端上来的这一条,明显不是常见的淡水鳊鱼,

“海里还有鳊鱼吗?我只知道鲳鳊鱼,可是这也不是鲳鳊鱼。”沙蓓蓓特别有探索精神的对着蒸好的鱼拍照,还使用识图功能研究了半天。

顾淼给她夹了一大块鱼肚子上的肉:“别管它是什么,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此鱼的确蒸得不错,蒸鱼豉油的味道咸淡合适。

“鱼肉很细嫩,的确是海鱼或者是回游鱼才有的口感。”沙蓓蓓评价。

顾淼附和点头,其实他也不知道,到底是鱼肉本身的口感,还是与蒸的火候有关,如果海鱼蒸上两小时,河鱼蒸上二十分钟,还能分出来嫩不嫩吗?

不过这个想法不能让沙蓓蓓知道,不然一定会嘲笑他,白白吃了这么多好东西,品味却始终没有提高。

“起码好养活。”顾淼很没有出息的自我安慰,比起蔡澜能从一大锅汤里喝出里面掉了一根橡皮筋,至少有一些简单的快乐。

马拉糕深得沙蓓蓓的心意,

她对松软微甜的糕点都很喜欢,

豉油皇鹅肠被顾淼干掉不少,脆和微甜的口感令人感到愉快,

“你说来都来了,不点个烧鹅试试吗?”顾淼看见其他桌几乎都有一份烧鹅,

充满好奇二人组,又点了一只烧鹅,毕竟顺德的烧鹅不是普通的鹅,非常之大,顾淼企图问服务员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狮头鹅,可惜普通话与粤语的沟通似乎略有难度,虽然服务员在点头,但是怎么看都是那种“我听见你在跟我说话”式的礼貌性点头,而不是“我知道你在问我什么”的回应式点头。

算了……这不重要,既然每桌都有点,想来也不会太难吃。

能成每桌都要点的菜,果然是有道理的。

烧鹅的脆皮厚,咬下去耳边都能听见清脆的裂声,鹅皮上的纹路颇深,味道偏甜,甜中带咸,

鹅肉也并非寡淡无味,有鹅肉本身的肉香,而不是纯靠调料堆出来的味道。

沙蓓蓓认为,最好吃的还是鹅的脖子上的皮,最脆,最香,加之没有太多皮下脂肪让口感变得油腻,

顾淼则更多的伸筷子去夹鹅肉。

“你怎么跟我爸似的,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也是从小就能吃饱穿暖的人家,怎么还这么沉迷于大块肉?”沙蓓蓓非常的不解,“单位里的男同事也都热爱狮子头、焖肉之类的大块肉,吃着有什么意思嘛。”

“我就不耐烦吃这些边边角角的,吃着不过瘾。”顾淼的内心是这么想的。

嘴上说的却是:“我吃一块,你不就少一块?你出来不容易,得多吃点。”

“你才少一块呢。”沙蓓蓓故意挑语病,嘴角却忍不住浮起笑意。

谁说只有炮王、花花公子才会说甜言蜜语讨妹子开心,直男非得用惹人讨厌的方式证明自己耿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则改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