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旅行体验师 > 番外:千年萝卜寨

旅行体验师 番外:千年萝卜寨

作者:石涧敲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0:25 来源:笔趣阁

时间已经过了很久,李墨一又在扑天盖地的怀念新闻里看见了那个他很熟悉的地名,不由的有些失神。

汶川,2008。

在那之前的一年,李墨一刚刚对各种少数民族的民俗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在兴趣最强的时候,总会干出一些疯狂的事情,

比如,跑到一个根本就没有正经交通的地方去,

萝卜寨就是他发疯才跑过去的一个地方,距离汶川不远不近,七八公里,想要过去,只有两条路:腿、搭便车。

在汶川县城吃肥肠粉的时候,老板娘劝他,如果是想看羌族的风情人文,放眼阿坝州,到处都是,人多还可以包个车,他一个人想要搭车,实在是太麻烦了。

可是李墨一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的,哪怕那里没留下什么,他也要去看看,不到黄河心不死,那么,就先走到黄河边再说。

何况萝卜寨还有一座羌王府,那里一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李墨一等了一会儿,没有一辆车是往萝卜寨去的,不是往都江堰,就是往马尔康的,

不就十多公里么,四分之一马拉松而已,不信从现在开始走,三个小时还走不到。

李墨一抱着美好的心愿出发,只带了一瓶水,

那一年,还没有智能手机,通讯市场还是摩托罗拉与诺基亚的天下,

走了一个多小时,路牌与下一个路牌之间的间隔就变得很长了,往往要走三十多分钟,才能看见一个路牌,李墨一完全只能靠它来估猜自己有没有走错。

五月初的阳光很灿烂,

只是不知道哪里飘来的一小块乌云,就在李墨一的头顶下,

本来李墨一觉得下一会儿就算了,反正很快就会停,

没想到他走,云也走,

蓝蓝的天上,就那么一小坨乌云,不断的往下漏尿,

他整个人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被淋成了落汤鸡,

等了一会儿,听见身后传来慢悠悠的农用车声音,

李墨一没抱什么希望的随口问了一句,那位大叔却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在曲曲折折的岷山路上转了不知道多少个弯,经过了一个古羌族的碉楼,又走了一会儿,才看见远处山上满是高高低低的梯田,稍稍平整的地方,错落着暗黄色的房屋。

“到了!”大叔告诉他,

李墨一从车上跳下来,打开相机,准备先拍几张照片,

大叔叫住他:“你晚上住在哪里?”

李墨一这才注意到,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摸黑走夜路很不明智,

“这里有旅馆吗?”李墨一问道。

大叔摇头:“只有村支书家有一些背包客会去住,不过今天都住满了。”

“这些背包客真能跑,把这么偏的地方都给塞满了。”李墨一认真的考虑自己今天晚上应该怎么办。

大叔告诉他,明天寨子里有一个大型的祭祀活动,很多“驴友”都是慕名而来的。

“你要是晚上没地方住,就到我家吧,收留你一个人还是容易的。”

不用“要是”了,根本就是“肯定没地方住”,李墨一当场请求大叔收留,

刚到大叔家的院子,一个十岁出头的小男孩就跑了出来,叫大叔“老汉”,

“他是……你儿子?”李墨一有些惊讶,大叔看起来有五十多了,在农村很少有见到结婚这么晚的。

“我家老五。”

原来如此……想想也是,现在城里都放开二胎了。

“要不要我儿子带你去逛逛?”大叔问。

虽然李墨一认为这么个小屁孩,体力肯定不够,知识也不足,到时候还不知道谁带谁逛,

不过小男孩已经一脸激动的拉着他的手,就要往外走,

打击小朋友的积极性是不对的,李墨一也只得跟着。

很快,他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体力不足?

的确有人体力不足,不过不是这个叫铜伢子的男孩,

而是李墨一,

铜伢子在土坎与石堆之间上蹿下跳,脚底像装了弹簧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他还专走各种难走的路,大小石块一片乱,不小心就会崴着脚。

二十出头的李墨一,此时体会到了带娃家长的痛苦,

小孩子怎么就不知道累的?!

所有的民居都是用黄泥糊着石头磊成,墙不高,有些比李墨一的身高还要矮一些,

在错综复杂的寨子里转,如果没有铜伢子带,李墨一还真找不着路。

他不仅看见了几乎所有文献都会提到的禹王庙,还有羌王府,还有铜伢子本人最喜欢的一个小山洞,

看得出来,这里是他平时和小伙伴一起玩的地方,地上还留有被火烧灼的痕迹,以及一些啃过的玉米芯,

“你们在这烤玉米吃?”李墨一问道。

“还烤雀儿,烤蚂蚱……”铜伢子兴高采烈的把他们平时在这里加餐的菜谱全部说出来。

对铜伢子来说,什么禹王庙,什么羌王府,都不如这个山洞有意思,他很热情的介绍从点火到烹制的全过程,甚至兴致勃勃的想要现场抓几只鸟来烤。

李墨一忙说自己已经很饱很撑,吃不下烤小鸟了,铜伢子这才作罢,

铜伢子又兴冲冲的说要带他去云彩姐姐家。

不知道是不是他最喜欢的小姑娘,李墨一心里是拒绝的,不过手被一双小手紧紧的攥住,

他能怎么办,

他也很绝望啊,

穿过一片樱桃林,

又曲折上行了不知道多远,

在李墨一想问铜伢子是不是走错了的时候,铜伢子很高兴的向前一指:“到了。”

还是一片土黄色的建筑,用黄泥筑墙是黄泥羌寨的特色,

可以看得出来屋子的主人很有一颗爱美的心,房子周围种着好些红红黄黄的花儿,被五月的阳光照得色彩绚烂,

铜伢子对房子大叫了一声什么,

屋里回应了一声,

一位十**岁的小姑娘走出来,她一身绿色的及踝长衫,腰间系着满是绣纹的围裙和飘带,乌黑油亮的头发上插着一根银簪,耳垂上摇晃着一对银耳环,

她看见李墨一,先是一愣,接着又落落大方的向他微笑问好。

铜伢子一阵风似的冲进房子,

又一阵风似的冲出来,手里还拿着几块五彩斑斓的布块,像献宝似的递给李墨一:

“看,云彩姐姐绣的。”

黑色的底布上,满绣着团状的图案,

艳丽的色彩被黑色衬着,平添了一份庄重,

这是属于羌族的独特艺术——羌绣。

“买!买!”铜伢子就像一个毫无技巧的推销员,把绣片塞在李墨一手里。

云彩制止了熊孩子强买强卖的行为,接着不好意思的向李墨一道歉:“他是看下寨的人会绣了东西拿到汶川去卖,才会这么做。”

“挺好看的,要是价格合适的话,我可以买一些带回去送人。”李墨一说着想看看铜伢子手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云彩让铜伢子把她的绣片放回去,对李墨一说:“我的东西是不卖的,这些是我的嫁妆。”

“哦?哦!恭喜恭喜!”

难怪花纹比他在汶川县城的纪念品小店看见的要繁复,也更加的精细,果然是有原因的,

“进来坐坐,喝杯水。”云彩邀请李墨一进屋,

还没坐稳,铜伢子又拉着他,去一个角落,

“带我来看什么呀?”李墨一微笑的看着他,

铜伢子掀起了一块木板,露出了里面黝黑的地道:“从这边,可以到我家!”

李墨一睁大了眼睛。

他知道有着四千年历史的萝卜寨,一直在忙着跟附近的各个部落打架,因此防御措施做的很到位,共有七十二条巷道,几乎连接了寨子里所有的人家。

但是,据他手中的资料说,最后一段地下通道,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已经被埋平了,

难道,还有漏填之坑?

正当李墨一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云彩笑着解释说:“这已经填上啦,是铜伢子一心想要把它再挖开。”

“挖通就到我家了!”铜伢子手里拿着一个小铁铲,

坚定的小模样好像打定主意要搬走王屋和太行的愚公。

“看来他很喜欢你。”李墨一说。

“嗯,我要嫁的就是他哥哥。”云彩很大方的说。

“……”李墨一顿时理解了刚刚铜伢子推销的热情是哪里来的,

小叔子帮嫂子吆喝也是应该的。

天已经黑透了,从下寨的方向传来一个大娘的咆哮声,

本来还在乱蹿乱跑的铜伢子停下脚步:“阿娘叫我们回家吃饭。”

“走吧。”

“再等等,我哥会来的。”

是怕孩子太小,走夜路会出事吗?

李墨一正想着,从坡下传来了脚步声,没一会儿,就有一个穿着羌族传统服饰的青年出现,

“哥哥。”铜伢子响亮的叫了一声,

他哥,注意到了李墨一:“你就是今天住我家的客人吧?”

“是的。”

准新郎显然也只是跟他随便打个招呼,他的目标是屋里的云彩,两人嘀嘀咕咕说了一会儿话,

他就从屋里出来,折去厨房,拎着两只水桶进山里去了。

“这是……”

铜伢子乖巧的坐在板凳上看着他哥的方向:“打水去了。”

云彩从屋里出来:“我们平时要喝的水,都要进山里挑,到冬天,山里的泉水冻上了,就要把冰背出来,化成水再用,很不容易。”

“这几天我赶着绣东西,来不及挑水,都是他来帮我挑。”

说着,云彩微微低着头,脸上露出含羞带怯的笑意,

多么淳朴的感情,透着古老男耕女织的田园气息,

没一会儿,青年就挑水回来,带着铜伢子和李墨一回家吃饭,

饭桌上,满满一茶缸他们家的自酿酒,

既然是本地特色,那无论如何也要喝一杯,

一杯完了,大叔非常豪迈的又给倒满了一杯,

李墨一说自己真的不能喝了,铜伢子的三个哥哥唱起了劝酒歌,

想他李墨一也是见过世面的,

泱泱华夏的各种劝酒姿势都体会过:

大草原上的蒙族女子一首接一首的女声独唱,

青q岛的劝酒段子,

西x宁的强灌,

还有云y南傈僳族的不同音部大合唱,

……

但是,他就是无法拒绝任何一种……

所以,在三人小合唱的劝酒歌中,他又喝下一杯,

“不能喝了,真的不能再喝了。”李墨一摆手,

现在换成妹子劝酒了!

妹子不唱歌,也不跳舞,就这么端着酒杯,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他,

这么沉的酒杯,让妹子一直端着多不合适,

李墨一就接过了,

接过之后,

难道能放下来吗?

这事,他的导师,那个酒精考验的老头子可以臭不要脸的做出来,

他的道行还远远不够,

在妹子殷切的注视下,他又喝了一杯,

已经头昏昏的李墨一打定了主意,一会儿就算说破天,他也不要再喝一口了。

“你要喝的话,自己倒,我们就不管了。”大叔爽朗的笑着。

原来头三杯是标准流程,后面就随意发挥?

李墨一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昏暗的灯光下,桌上的菜也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李墨一随手夹了一筷子,意外的很好吃,

川式的腌腊肉和香肠混炒,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就着这一碟菜,他就不知不觉吃了两碗饭,

“真香!”李墨一真诚的夸奖。

做菜的人最喜欢这种捧场的食客,大婶很高兴,无比自豪:“都是我们冬天自己家杀的猪,腌的肉,外面买不到的!香吧!”

“香!我想再买点,给我爸妈尝尝。”

大婶一口答应:“正好还有一条,到时候给你捎上。”

这一晚,微醺的李墨一睡得很香,直到被惊天动地的锣鼓声惊醒,祭祀大典快要开始了。

喝酒误事啊!

李墨一牙没刷脸没洗,套上衣服,抓起相机,就向着声音传出的地方狂奔。

“不着急,还有一会儿,慢点走。”身后大叔的声音已经被远远的甩远了。

祭坛前面的空地上,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严实,最中间是穿着当地服饰的人在敲羊皮鼓,边敲边跳。

“咚咚咚……”随着热闹喧天的鼓点节奏,祭祀开始,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羌”为:“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羌人自古以羊为图腾,做法事与祭祀的时候,都少不了要用到羊,

他们在行冠礼时,颈上要悬挂羊毛线,

丧礼中要杀一只羊,为死者引路,

用羊髀骨与羊毛线,卜问生老病死、吉凶祸福。

巫师用羊皮鼓做法器,其他法器上也会以羊角为饰。

“羌”字,也与“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此,今日的大事上,怎么能少得了羊?

供桌上的羊头上缠着红色的绸子,端公站在供桌前,嘴里抑扬顿挫的念叨着些什么,祈祷着风调雨顺,作物丰收。

祭祀仪礼结束后,广场上空出一大块地方,架起火堆烤全羊,

不一会儿,那股烤羊肉的香气,就飘得到处都是,

妹子们跟赛歌会似的,这边几个人唱一首山歌,声音刚停,那边又应和般的唱着,此起彼伏,热闹非常。

烤全羊熟了,不管是寨子里的人,还是围观的游客,都可以得到一块肉。

李墨一蹲在一边嚼着嗞嗞冒油的羊肉,看着穿着五颜六色民族服饰的妹子们,又按了不少张照片。

“他们是不是也跟别的少数民族一样,未婚男女直接唱山歌挑对象,看中就一起走?”不知什么时候,有个脖子上挂着相机的年轻人也蹲在他旁边,手里还捧着一小块羊肉,

“怎么,你想去?”李墨一打趣。

“嘿嘿……”

李墨一无情的打破了他的幻想:“羌族跟汉族一样,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要请伐柯人从中说合。”

“真复杂,我还是吃羊肉吧。”

盛大的祭祀活动,从早一直闹到晚,李墨一全程暗中观察,还寻空跟几个寨民聊聊,听听他们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想法,会不会觉得游客打扰了他们。

他们很欢迎游客来,

游客来,就会带来收入,

铜伢子的妈甚至已经计划好了全套:

“等五月底的樱桃下来,卖个好价钱,我打算再多盖几个房子,村里说要修路,再开一条线,从汶w川直接把人都接过来,

到时候,房子搞成农家乐,樱桃、玉米、萝卜还能搞采摘,绣品也不用大老远的运到县城里去卖……”

她说着这些美好的未来时,眼睛里都闪着光,

在这个拥有得天独厚条件的萝卜寨,只要人不懒,

就凭她家现在就已经有了农用车的基础条件,

再进一步,发家致富,毫无压力。

次日,五月八日,李墨一收到通知,说他的论文有问题,

于是,他急匆匆的走了,

直到在飞机上,他才想起来,

说好的腊肉忘记买,十分遗憾。

很快,他就陷入了修改论文的地狱,腊肉什么的,也被抛于脑后,

直到那一天的下午两点多,

李墨一所有的qq群里的人都表示自己家地震了,

说话的人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全都有,

有从金陵的三十六层高楼上蹿下来逃命的,

有在帝都的床上跳起来的,

还有在诸暨说自己刚刚头晕,可能是低血糖的……

很快,地震局的一条短消息飞快的在微博和q群中传来:

汶w川发生里氏震级8.0级地震。

李墨一当时就脑中一片空白,

萝卜寨,离震中,只有5公里!

他临走的时候留了大叔的电话,

打过去,线路繁忙,

过了两小时再次,线路繁忙,

李墨一从慌神中冷静下来,

不一定有事,不一定有事,

一定是因为地震的消息传开了,大家都在往整个蜀中打电话,所以才会打不通,

他想起有一个朋友跟他说,

短信发出后,可以在天上飘48小时,

一旦稍微有一点信号,就可以接收,

李墨一定了定神,发出一条短信,问大叔他们家是否安好。

等了许久,还是没有消息……

到底会是怎样,他不敢想,

期待与爱人共结良缘的云彩,

期盼家里能通过勤劳富起来的大婶,

祭坛前把羊肉分给他的村民,

还有铜伢子、他的三个会唱歌的哥哥、有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姐姐……

李墨一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身上所有的余钱,都捐了出去,

走向排着长队的献血车,排在队尾,

他时刻关注着那里的消息,

直到五月二十日,他才辗转得知:萝卜寨,已经被夷为平地,

同时还有一些别人拍到的照片,曾经的房屋俨然,已成断壁残垣,

一处摇摇欲坠的房梁上,还挂着一条腊肉。

李墨一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胡乱抹了把脸,就去找教授过论文,

一推门,教授看见他,就露出惊讶的表情:“你怎么了?”

李墨一忙低头,才发现,手中的论文封面,早已满是水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