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尼大的科学狂人

24日中午时分。

光华大学,芙蓉餐厅二楼。

一个靠墙角的桌子上,坐着四个年轻人,有两个年纪看来比一旁的在校生略大不少,另外两个面容还是挺显稚嫩。

李圣便是后者,他今年24日,复旦大学的一枚直博生,师从阮建昌教授。

当初阮建昌教授带着芯云团队来光华大学支援光芯研发,他也便来到了这里。

至于身旁三人,只有一人是他的师兄,另外两人分别来自中科大和清华大学。

来到光华支援的毕竟不只是他们复旦大学的芯云团队,还有其他几所学校,加上在一个单位都是为了同样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所以就混成了一片。

换成七八十年前,他们都可以互相称呼同志。

同志是什么?

同志指的是有共同志向、志同道合的人。

他们的共同志向便是自主研发出具有高性能的中国“芯”!

光芯的研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很多人在网络上抵制996、抵制单休……

而又有谁知道他们科研人员的苦逼?

早上吃完早餐,八点多就到了研究中心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要一直忙到晚上**点才走,也就吃午饭和吃晚饭的时候放松一下。

当然了,他们也不是抱怨,这是他们自发的。

不为别的,就希望早日把光芯给搞出来。

国家的富强不是靠一个键盘在网上bb就能做到的,而是要靠双手靠毅力去做到的。

当初钱老从漂亮国回来,面对一穷二白的国内环境,面对的困难是何等的艰巨。

如今他们的处境,已然比钱老当初好太多了。

所以,在那个环境下钱老都能做到的,那他们还怕什么?

吃着章州烤鸭粉,李圣的思绪早已远飞,下午就是中国论坛的闭幕式了,不知道现场会不会热闹?

倒是身旁有个小伙伴一直在刷抖音,一边吃一边笑。

突然,笑声戛然而止,清华小伙伴惊呼了一声。

“我说今天开始怎么好多app打开的时候都没开屏广告了,原来是被工信部整治了啊!”

这句话引来了李圣三人的注意。

即便是李圣也忍不住说了句,“工信部出手了?怎么说?我说今天怎么抖音、微博打开都好快。”

“还有支付宝也是,秒打开啊!”

“我去,连并夕夕这坨shi也没开屏广告了。”

另外两个小伙伴听着清华小哥的话后,连忙在自己手机上尝试了一番。

有些软件已经取消了,但仍然还有些坚守着。

这个APP启动时的开屏弹窗广告相当的恶心,压根屏蔽不了,必须要手动点跳过才行,不然就得看5秒的广告。

“怎么突然取消的?”李圣好奇地问道。

“喏,你们看这条抖音。”清华小哥把手机放中间给三人看。

原来是一条官方发的视频,视频中的横幅便是【工信部大力推进APP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问题整治】。

“你们说是什么原因?”中科大的小伙伴问道。

“我猜是光华大学的原因。”清华小哥略作思考地说道。

“此话怎讲?”李圣的师兄对清华小哥投去不解的目光。

“还记得前阵子光华大学推出的光华安全中心吗?”

清华小哥嘿嘿一笑,接着道:“光华打响了用户**安全保护的第一枪,现在国家也要出手趁机整治一下各大APP了。”

“光华还是可以的。”

“光华的确,没办法,人家校长给力。”

提到光华大学和陈灏校长,几人皆是说着好话。

虽然他们不是光华大学的,但自打来到这儿后,对于光华大学好感是日渐增加。

再相比他们之前学校的科研环境,在光华大学这里简直不要太香。

中科大的小伙伴似乎触景生情,自嘲一笑地说道:“我们科大学科评估虽然是A-,远远不如你们清华和北航,但是也不差对吧?”

“我们任弘教授挺好的,但是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其他导师那里什么情况吗?”

他鼻子一抽,有些落寞地说道:

“我曾经一度认为,虽然我学习的不是金融和计算机,但只要我认真做科研,就能做出些对社会有价值的成果,那便是值得的。”

“直到我看到周围其他组的同学如何将一篇文章的内容通过灌水,拆成八篇文章,用两年时间发了16篇文章蝉联国家奖学金并骗到了csc出国。”

“直到我看着实验室老师每到项目节点检查和最终结题时,各种紧急地胡编乱造,依然顺风顺水的骗到了国家的经费。”

“直到我看到导师这么多年不看文章,对课题的理解全部来自于参加各种会议,听其他人在那吹水,然后回来将其作为新一届研究生的课题。”

“直到看到同行们或是被逼无奈为毕业,或刻意而为要骗奖,在导师的授意下,对实验数据弄虚作假。”

“这可是中科大啊!”小伙伴悲愤地低嚎道。

“这可是我们国家顶尖的几所高校之一!连中科大的科研环境都变成了这样子,那些211大学、那些双非大学的科研环境又是如何的恶劣?”

“完全不敢想象!”

“中国的科研还有得救吗?!”

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化为了一道绝望地自语。

李圣和其他两人沉默了。

李圣的导师是阮建昌教授,品性也是非常好,他的本科舍友有两个也在本校读博,只是他们遇到的导师就如同中科大小伙伴所讲一样。

他面色沉重,想说些什么辩解,但又化为沉默。

这个小伙伴不爱国吗?

爱!

他比网上的任何一个键盘侠都爱国,不然也不会出现在光芯研究中心。

但为什么会这么悲观?

因为……只有你在这个圈子里,你才知道学术圈环境有多差。

每每说到我国被科技封锁,总能找到化工与材料的身影。

诚然,无数学子在看到国家的号召后都加入了这个行业,但是等着他们的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

生化环材的一大特点就是作为实验科学,实验大于一切,但是随着发展实验门槛越来越高,表征成本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复现难度越来越大。

一个不能轻易复现的研究,在其中造假是很容易的。仔细一翻阅,你会发现近些年爆出的学术造假十有**是出在生化环材。

那国外科研环境就会比国内好吗?

会好一点,但是该烂还是烂,差不多就是百步和五十步的区别。

“这就是所谓‘产学研’脱节的原因。如果不水文章,不造假,除非天赋异禀运气爆棚之人,大多数生化环材的人都会先面临生存的问题。”清华小伙伴叹道。

不水文章就留不下来,更评不了职称,评不了职称收入薄弱,生活便会艰巨。

有时候,搞科研还真听家境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搞不起科研。

“生化环材的科研圈子早已经没有真正为了解决问题而做研究的年轻人了,科研只是大家谋生的手段罢了。”中科大小伙伴心灰意冷地说道。

老一辈材料人为国家做了不少切实的贡献,但当前部分40-60岁范围的所谓教授确实德不配位。

派系林立,学阀当道,污染环境,使得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科研道路上步履维艰,为了生计不得不妥协。

哪怕是像许晨阳这种有实力的海归学者,还不是被环境又给逼走了?

“劣币驱逐良币,这个圈子还有得救吗?”中科大小伙伴有气无力地问道。

这时候,一直未发声的李圣突然开口了。

他面色坚定,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救!有一个地方还未被污染!”

“哪里?”三人几乎是同时问道。

“就在我们脚下。”

三人微微一怔,随后回过神来,默不作声地干着饭。

只是到底在想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李圣转头望向餐厅外。

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

好像……下午陈校长要带一些学者来参考光芯研究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