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九百二十三章 陈灏的答案(求订阅)

冰城,某大学宿舍。

【#霓虹国三大科研机构联合开展锂空气电池项目#霓虹国名古屋大学近藤温人教授发表言论:对NIMS、AIST和东京大学的共建项目非常有信心,未来霓虹国将依仗锂空气电池成为世界能源强国,并称光华大学的好运到此结束……】

看到这篇微博的同时,翟正奇不由得皱紧眉头,尤其是后面提及光华大学的部分让人颇为不爽。

你自吹自擂就算了,还拉踩光华大学干什么?

虽说他不是光华的学生,但面对老外这种言论着实有些下头。

只是他还是太高估了对方了,这篇文章越是看到后面越令人恼火。

那位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渡边正南讲话态度虽然不太友善,但不至于拉仇恨,而这位名古屋大学的近藤温人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所说的真的过分。

明显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在里面,还公认攻击光华大学和归国学者,着实恶心。

下拉评论区,网友这次的发言毫无意外得站在光华大学这边。

“什么杰宝教授,真的是霓虹人吗?有没有大佬查一查,我怀疑这东西有南韩血统!”

“神他么学术大盗?!!还能把锅甩给光华大学????邹教授回国之前光华不也攻克了光子屏、光芯,这个怎么解释?”

“有没有南韩的网友?把你们家的狗认领一下吧!”

“还在这里大放厥词,等着光华大学打你们脸吧。”

“坐等这位教授几个月后鞠躬道歉。”

“老传统了,没有鞠躬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行就鞠两次,再不行还可以下跪嘛。(滑稽.jpg)”

看完这些,翟正奇内心里闪过一丝痛快,话难听,但是很爽啊!

再看了几篇其他媒体的报道后,翟正奇很自觉得放下手机继续投入到学习中,能够进入985大学的,大部分都能自律,玩手机也不会太过于沉迷,而且微博他很少玩,主要还是看到这条新闻的弹窗才忍不住点了进去。

过了两三个小时,舍友陆陆续续回来,他所在的公寓楼叫做B03,也就是二校区三公寓楼,六人间的上下铺,没有独卫,每层楼有公共卫生间、公共洗衣房和自习室。

哈工大本部两校区共19栋公寓,A代表一校区,B代表二校区,至于后面的数字则是公寓楼号。

或许是北方经济差,也或许是学校穷还是其他不可描述的原因,北方大多数大学的宿舍条件比南方差太多,“公共浴室” “公共卫生间” “上下铺”吓走了不少南方的学子,即便是东北最负盛名的工科强校的哈工大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尤其的是两校区1-3公寓条件最为糟糕,很不幸的是,翟正奇便是二校区三公寓的。

学校倒是一直在翻新,听说A01快修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翻新到B03,不过也没无所谓,反正等学校每次环境变好都是在自己毕业后。

翟正奇想着这些,不免叹了口气,好在他农村出身,不怎么挑剔,倒是其他五个舍友里当初刚来学校时有两三个抱怨了好几个月,后面不得不适应这环境。

宿舍熄灯后,六人都躺在床上,两三个床位上亮着手机的光芒,偶尔会有寝室卧谈会,只看有没有打个头。

就在翟正奇快要进入梦乡之际,隔壁床位上的舍友开口了,提及的话题也让他瞬间精神三分。

“老铁们,你说现在要买车的话,是买混动好还是纯电动好?”

说话的这位舍友叫做孟帆,首都人,家境优渥,平日里大方,经常给舍友请客吃饭,就是时不时爱装逼,总体人还是挺好的。

一听到“买车”这两个字,像是触发了什么关键词,宿舍顿时热闹起来。

“老孟,你要买车了吗?!”

“什么时候买?到时候一起去看车啊。”

“那必须上纯电动车啊,新能源车嘎嘎香!”

“不考虑油车吗?”翟正奇也按捺不住,参与进讨论里。

孟帆想都没想拒绝道:“油车就算了,这都快2022年了,油车迟早被淘汰,只考虑混动或者电动。”

“怎么突然想买车了?有啥需求吗?”翟正奇追问了一声,心头痒痒的,他也想买,不过也只限于“想”。

“这不大三就快结束了吗,我大四估计要回京城实习,打算买辆车通勤用,”孟帆顿了顿,思考近半分钟后,纠结道:“emmm,需求的话,主要是通勤用,想要上纯电动车,但我也想以后出去自驾游,怕纯电车充电麻烦。”

一个舍友建议道:“那上插电混动啊,平时通勤用纯电,自驾游or出差用燃油,而且混动技术现在也比较成熟,纯电车还是需要几年时间,正好用混动车过渡一下。”

“用啥混动,现在油价多高?用纯电车省钱,而且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保养费用大幅降低,再说了,现在商用充电桩和快充越来越多,出差也不怕啊。”

另一个舍友说着还问了一句孟帆:“老孟,你家里有充电桩不?自家有充电桩或者单位有充电桩,直接无脑上纯电车!根本不用考虑!”

“我家里倒是没充电桩,我爸开的油车。”

孟帆补充道:“不过问题不大,到时候看实习单位离哪套房近,随时都可以装个家用充电桩。”

宿舍里陷入一阵死寂般的沉默中,足足有半分钟之久。

宿舍六人家境不差的有三个,但另两个也无法跟孟帆比,毕竟那可是京城啊!

京城大,居不易。

孟帆家庭年收入其实没有很高,但奈何在京城先后遭遇了两次拆迁,拆了七八套房子出来,光是每年的租金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一下子完成了阶级跃迁。

“狗拆迁户!he'tui!”

几个舍友纷纷1,拆迁这东西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遇不上,真是让人嫉妒到眼红啊。

翟正奇羡慕完后忽然想到晚上看到的那则新闻,犹豫道:“老孟,我觉得你可以先买个纯电车过渡一下,我今天看新闻,隔壁霓虹国几个顶尖的科研机构也加入了锂空气电池的研究,用不了几年估计能商业化,到时候正好直接换新车。”

“锂空气电池……是不是光华大学也在研究的那个?”

孟帆兴奋得翻了个身,期待道:“这个锂空气电池真的有宣传的那么神奇吗?真希望光华大学早点搞出来,那以后就不用担心续航啥得了。”

“那怎么说得准,光华大学也不一定先成功吧?”

“别的学校不好说,光华大学我觉得能行!”孟帆言之凿凿的说道。

对于光华大学他是相当的敬仰,尤其是作为一个理工大学的学生,是深知道光华大学的实力。

“老翟你觉得呢?”

面对孟帆突然得一声,翟正奇沉思了下,回道:“我……我觉得光华大学希望大。”

这也是他的心里话,尽管今天看到那则新闻很生气,但他并不觉得对方能抢在光华大学能成功。

光华大学可是一个能改变世界的学校。

光子屏,光芯,丙交脂,智能恒温衣……以及正在研究中的锂空气电池,真空超级高铁等等,都对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但……

翟正奇双眼睁大,在黑暗中直视着天花板,耳旁舍友的声音也渐渐模糊。

很多先进的产品似乎都有着不小的门槛,用户群也永远是一小撮人。

比如华兴搭载了光子屏和光芯的手机,光华大学旗下的鹿蜀牌智能恒温衣,这些他都没有,整个宿舍也只有孟帆这三人有。

就像当下,华夏依旧存在很大一个群体,他们没坐过高铁,没坐过飞机,甚至一辈子没出过省。

这些科技的突破,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变化吗?

翟正奇不知道。

陈灏知道。

刚回到白鹭酒店的他,接到了朱晨一个电话,让他的脸色瞬间严肃且认真。

“你有把握做到吗?”

“这样,你还在实验室对吧?我过来找你。”

下一刻,陈灏匆忙离开酒店,驱车驶向光华大学。

ps:近三千字了,求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