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八百七十二章 国与家

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八百七十二章 国与家

作者:想要上岸的鱼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9:52 来源:笔趣阁

华兴松山湖生产基地。

某生产线上。

穿着蓝色工服的工人们机械性地忙碌着,从早上到晚上,日复一日。

站在国家的角度,他们就像是手中的零件一样,默默无闻地运转着,没有人知道他们,也没有人关心这些“零件”需不需要维护。

工厂并不是一个好的地方,待久了,人会变得麻木。

徐大友是一名工人,这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三个年头。

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过年的时候被同村喊来的,说是待遇好。

这种现象挺正常的,尤其是南方爱抱团,经常是一个人在外面混得好,会把同乡都给唤过去。

华兴的工厂其实跟其他一样,工人都是外包资源公司负责,薪资的话能拿到六七千,跟其他大厂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华兴的外包会上社保、公积金。

除此之外,加班越多给的越多。

徐大友从早上7点开始上岗,直到晚上10点才下班,中间休息一小时,靠着一天工作14个小时,月薪堪堪过万。

晚上12点。

徐大友用衣服掀起来擦脸上的汗水,正准备拎着自己的2L装矿泉水瓶下岗时,一则消息传了过来,令所有生产线上的工人精神一振。

“这两天参加新机装配的时薪翻倍!”

徐大友一把拉住线长,憨笑一声,问道:“线长,我明天还能加班不?”

线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跟徐大友岁数相差不大,他瞪了徐大友一眼,“徐大友,你还要不想活啊!”

线长不会认识生产线上所有人,但徐大友他不陌生。

华兴以加班闻名,即便是工厂也加班得厉害,基本上工人一天工作时长10-12小时。

直到徐大友的到来,每日上班13、14小时,时不时还会出现15小时。

这样下去,身体迟早会出现问题的。

线长一走,一旁同时下岗的工友兼同乡直接抱怨道:“大友,咱们今天都上工15个小时了,这么拼下去赚的钱都送给医院了。”

“我晓得。”徐大友笑着道。

工友摇摇头,要是能劝动就见鬼了。

“走了,回宿舍吧。”

他们宿舍8个人,四张上下铺,其中六个都是来自一个西江省的某村,另外两个则是岭南省的。

在徐大友来之前,他们也是如其他人一般,每天上个11、12个小时,其他时间就在宿舍刷抖音和看小说。

结果现在被徐大友带着卷起来,比之前还多加班一两个小时。

回到宿舍后,一个穿着白色印花T恤的中年男人喊了声,“今天工资翻倍,去吃烧烤的有没有?”

其余7个人里有4个应了声。

正当五人准备出门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

“我也去。”

为首一人,也是宿舍资历最老的陶军,听着这话直接愣住了。

“大友,你没开玩笑?”

徐大友这人勤奋能干,还特别省钱,吃饭也只在食堂吃,基本上没什么其他消费,每个月除了给上大学的儿子打生活费,其他钱都存着。

每次喊他出去撸串、大保健都会拒绝,原因是要攒钱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也能理解,时间久了也就没人再喊他了。

“今天我们不是那个芯片到了吗,就想喝个酒。”徐大友挠挠头憨笑道。

作为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人,徐大友当然不懂什么电子芯片、光子芯片,但是新闻他看得懂,国家很需要这个小小的叫做芯片的东西。

“那加我一个。”

“我也去。”

另外两个玩手机的工友听到徐大友这么说,顿时也萌生了一股念头。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对这个国家的爱并不比其他人少。

“那行,一起去嘛。”陶军心里有些动容,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一行人直奔生产基地外面的烧烤摊,在路上,徐大友给儿子徐晓彬发了红包,还发了个语音。

“儿子,好好读书。”

“爸,怎么突然发红包了?”

“厂里发钱了,你自己不要太省,钱不够跟爸说。”

“好。”

“爸,你也注意好身体。”

黑夜里,手机屏幕的亮光格外刺眼,徐晓彬看着聊天界面,有点堵。

直到舍友的呼喊声才唤醒他。

“老徐,你怎么不说话了?”

“我爸刚刚给我发消息,”解释后,徐晓彬换了个睡姿,说道:“你们刚刚都说到哪了?”

“刚刚我们在讨论马有铁究竟有没有死,”舍友A纳闷地说道:“我觉得应该死了吧,桌上的农药不是给了个特写吗?”

舍友B附和道:“我也觉得死了,那驴子对马有铁那么重要,不是要紫砂怎么会把驴子给放生?”

舍友C不同意了,否认道:“我觉得马有铁没死,电影后面不是说他跟侄子到城里住了吗?而且还有字幕啊!”

“这你都信?你知道马有铁没死?明显死了,但是侄子为了房子和一万五的拆迁款隐瞒了马有铁的死。”

“我觉得猴子说得对,马有铁应该死了,后面这些安排估计是导演为了过审。”

“不是,你们两个也太阴暗了吧,不至于。”

最近有部叫做《隐入尘烟》的电影火了,正好周末宿舍四人都没事情,便一同去附近的电影院看了下。

电影确实不错,就是太苦了,后劲还大。

晚上熄灯后,还在聊电影的情节。

只是,徐晓彬没有加入三位舍友的激烈讨论,他在回忆着电影里的片段。

一个人,不怕日子没有盼头,就怕当他有了盼头后,又消失了。

就像马有铁在没遇到曹贵英之前,日子也就那样过下去了。可曹贵英没了之后,突然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

他想到了自己父亲,年仅四十多岁,却是有着黝黑的皮肤,厚重又粗糙的茧子,甚至因为经常劳作导致几根手指都变形了。

自幼失去母亲,徐晓彬便开始跟父亲相依为命。

他知道,自己就是父亲活着的盼头。

“你们说,国内的农村真的有这么穷吗?”舍友C突然问道。

“有。”

舍友C听得出这是徐晓彬的声音,他撇撇嘴,不信道:“你怎么知道?国内怎么可能有这么穷的地方。”

徐晓彬沉默了,半晌后他沙哑地道:“因为我经历过。”

他来自于西江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下的小山村,小时候家里穷得很,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肉,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捡亲戚穿不下的。

好在后面国家发起了脱贫攻坚战,一个个国家级贫困县摘下贫困的帽子,贫苦的日子也渐渐远去。

这也是父亲一直反复提醒他好好读书,以后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报效国家。

有些人觉得电影太假了,他只觉得是他们离的太远了。

在徐晓彬宿舍夜谈的时候,由华兴放出去的消息也从国内扩散到国外。

相比国内的振奋与激动,一股恐慌正在国外逐渐弥漫开来。

ps:抱歉,最近几天状态不佳,本书不会太监的,大家放心!

(至于菊厂工人的薪资,查了查,正常工作差不多六七千,不过有社保公积金,拼命加班的话,一万左右还是有可能拿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