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八百五十六章 不是疯魔便是走上神坛

“大家先静静,听我说两句。”

嘈杂的声音瞬间消失,黄杰笑吟吟地看着众人,高声道:“我们已经制备出跟本子国UBE公司同样高品质的氮化硅粉,按理说这已经足够满足国内氮化硅陶瓷的需求了,可这知足了吗?”

“我觉得不够!”黄杰摇头。

“没有永恒不变的技术,有的是一次次的超越和颠覆。”

“如果我们现在知足了,那么用不了多久UBE公司会研发出更高品质的氮化硅粉。”这话不是黄杰耸人听闻,技术研发这条赛道只要你稍微停下来休息一下就会被人超越过去。

像华夏当初落后那么多,还能实现弯道超车,说是一个奇迹毫不为过。

因为同样的赛道,各方都在奔跑,尤其是对方还领先几十步,在这种情况下是很令人绝望的。

黄杰相信,本子国的UBE公司肯定不会停止技术研发。

所以,他们不能停下脚步或者放松脚步。

“我们要继续研发,制备出比本子国UBE公司更高品质的氮化硅粉,要成为这个领域的No.1!”

他环视着实验室的众人,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我们是最出色的团队,每一个人都是。”

“既然我们可以两个月制备出UBE公司同水准的氮化硅粉,那我们也可以再花两个月的时间超越UBE公司!”

“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到!”

黄杰的一番话如同振奋人心的演讲一般,说得不少研究人员热血澎湃。

新型结构材料实验室成员大多在40岁以下,全员都是青年学者,这个年龄的他们还未完全被社会给磨平棱角,他们尚存一丝锋芒。

华夏综合国力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各种高精尖领域里,依旧落后日美德等国。

作为一名学者,尤其还是爱国学者,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拒绝在自己的领域实现No.1。

被打了鸡血的研究人员们继续投入在研究中,而黄杰看了眼时间,距离下班还有阵时间,干脆就走到实验室外面打电话给校长汇报一下喜讯。

简单聊了几分钟后,黄杰转身走了没几步,却看到一个令他意外的身影。

“老吴,有事?”

吴玉成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站在实验室外面,脑筋稍微一转动也知道对方是在等自己。

“老黄,旁边聊聊?”

黄杰看了眼对方脸上的焦灼,心头虽然疑惑,但也点了点头。

“好。”

两人往旁边的走廊走了几步,待远离实验室大门后,吴玉成不再掩饰,直接苦笑道:“老黄,我们能制备出UBE公司同水准的氮化硅粉已然不易,这还建立在之前你我曾参与跟UBE公司合作研发的基础上。”

“这已经是极限了,要想超越谈何容易啊!”吴玉成语气中稍微有一点怨气,他觉得黄杰刚才的言语太过草率。

后续的技术研发当然是要继续下去,可不应该太急切,应该稳扎稳打慢慢来。

两个月的时间超越UBE公司???

这步子迈太大了,可就容易扯到蛋了!

黄杰反问道:“你觉得我们做不到吗?”

看到吴玉成沉默的样子,他内心里暗叹了口气,当初邀请吴玉成时,对方毅然选择回国,可现在一看,似乎对方似乎过于稳妥了。

“老吴,我知道两个月时间确实略显仓促,可我们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做不到呢?”

“当初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只用了5年时间研制出原子弹,至于氢弹,仅仅是2年零8个月!”

黄杰直视着吴玉成,沉声问道:“前辈们能创造这种奇迹,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

“华夏科学家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做不到’这三个字!”

“我们可以两个月达到UBE公司水平,就能两个月时间再超越他们。”

“这……只是……”吴玉成脸色苦恼,“我当然也只希望可以做到,只是真的能做到吗?”

“那可是UBE公司啊。”吴玉成低声地说道。

氮化硅粉的制备方法有六种,分别是:硅粉直接氮化法、碳热还原法、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反应法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国内甚至世界绝大部分厂家广泛使用的都是硅粉氮化法(硅粉直接氮化法的简称),原因自然是该方法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技术也较成熟。

但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制得的粉体中β相含量以及氧含量较高,这将极其不利于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制备。

上过大学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氮化硅粉体的品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氮化硅陶瓷最终的性能。

高纯氮化硅粉是很难用硅粉氮化法制备出来,六种方法中只有热分解法(也叫化学合成法,前文提过)可以实现。

可因为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严格,全世界也只有日本UBE公司有能力批量生产。

不夸张的说,UBE公司就是氮化硅粉领域的霸主。

这就是吴玉成为什么会困扰的原因。

“当然能!”黄杰就像是回复钱杨一般地回复吴玉成。

“老吴,相信我,也相信我们团队。”他拍了拍吴玉成的肩膀,直接往实验室方向走去。

实验室有两种声音没什么,但吴玉成作为副主任,应该要统一战线支持他。

“真的能吗?”吴玉成呢喃道。

看着黄杰的背影,吴玉成知道对方有些失望。

或许是自己太过小心了?

至于回到实验室的黄杰,恍若什么都没发生地来到操作台前,专注地开始下一轮的研究。

这个实验室里,谁都可以慌,唯独他不可以。

“再做几组实验看看。”黄杰心里念着,便开始指挥组员开始操作,而他则站在一旁观看着实验反应。

热分解法的原理是就是将SiCl4(四氯硅烷)在0°C干燥的乙烷中与过量的无水氨气反应,生成固体的Si(NH)2(亚氨基硅)或者Si(NH)4(氨基硅),随后生成的物质和NH4Cl(氯化铵)沉淀。

并在真空环境下加热,除去NH4Cl,之后再高温惰性气体中加热,即可获得氮化硅粉。

看这些步骤似乎挺简单的,难就难在如何获得高纯度的亚氨基硅和氨基硅。

几组实验过去,时间都临近中午,看着实验报告上的数据,有些参数甚至比先前成功制备出的那组更糟糕。

黄杰并没有气馁,而是对身旁的研究员嘱咐道:“小赵,把这些数据都收集好,下午改变一些量继续做实验。”

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科学实验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高大上,而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找寻成功的轨迹。

十年如一日,丝毫不夸张。

能够坚持下去的,不是疯魔便是走上神坛!

ps:抱歉,涉及到技术的不太好写,因为还要改前文,所以我只能单更了,等改完放出来后再恢复两更。

求点免费的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