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八百五十二章 加州理工的闲聊

丑国,加州东北郊外的帕萨迪纳市。

加州理工学院。

校内的布洛德咖啡厅。

“唉,这个咖啡还不如星巴克的,也就只有三明治还可以。”陶潜对学校咖啡厅的意见不是一天两天了,作为世界TOP10的名校,有小而精典范之称的加州理工学院仅有1个食堂和2个咖啡厅(红门咖啡厅和布洛德咖啡厅),咖啡难喝也不办法,毕竟搞学术的也离不开咖啡。

而且食堂还很离谱,周末不开……想到国内的食堂,太令人怀念了。

“这点的确,”陈宣苦笑着摇摇头,“没办法,毕竟Caltech太小了。”

曹建明不以为意道:“其实习惯了就好,能提神就行。”

Caltech也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算是世界理工男的梦中情校了,而这所小而精的名校占地只有124(700多亩的样子),横竖各两个街区,论及校园面积还不如国内一所二本大学的一半大,但是加州理工学院却还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奖密度最高的高等学府,共诞生76位诺贝尔奖得主,位居世界第8。

加州理工学院的小而精还在院系上,全校仅有6个院系,没有商学院,没有医学院,给人很小清新的感觉。

另外,这所理工名校在校学生仅有2000余人,这还是本科生加上研究生的总数。

一个大学只有2000余人是种什么感觉?

这么说吧,Caltech的教务处负责学生选课的只有两个人。一个负责本科生,一个负责博士生,其中负责博士生的老奶奶竟然认识全校同学。

以及Caltech的亚裔非常多,不光是学生,教授上也有不少。

比如陶潜是化学部的教授,陈宣和曹建明则是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部的教授,三人都拿到了终身教职,在学术界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因为都来自华夏,所以比较容易亲近,毕竟是人都会有社交需求,而他们三人属于关系不错的那种,经常会在空闲之余坐在咖啡厅聊聊天。

三人聊了会,聊到最近国内的热点小镇做题家,不由得感慨万千。

因为他们三个都算是小镇做题家。

“什么是小镇做题家?我就是。”

陶潜有些气愤,显然被国内的那些新闻报道给气到了。

“从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初中,再到县城的高中,通过高考我才来到科大,可以说对我们这些没有资源的乡镇孩子而言,考试做题是唯一逆天改命的机会。”

“我还是我们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当初考上水木,把县长都惊动了,要是没有这个做题的本事,我也走不出那个大山。”陈宣喟然长叹,“高考算是这个世界最公平的考试了,不看背景,只看分数。”

曹建明点头附和道:“我们这些小镇做题家做的不是题,做的是改变自己人生的努力。”

“不过,”曹建明顿了顿,轻呵一声道,“不过这些媒体又开始搞分化了,还弄出了一个‘农村错题集’出来。”

“只有考上C9或者985的才叫小镇做题家?”

曹建明摇摇头,“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小镇做题家应该指出身三四线城市以下,只会埋头苦读,擅长应试,借助高考考上大学并改变自己命运的普通家境学生。”

“学校重要吗?不管是水木、京大,211大学还是双非大学,只要是通过自己做题的能力改变人生的,难道不可以算是小镇做题家吗?”

他不喜欢农村错题集,这样会把一整个群体给分化成数个群体。

“老曹这个定义好,”陶潜对曹建明的想法颇为认同,只是通过小镇做题家的事情,让他想到国内的学术环境,心情不免低落几分。

“唉,不光这个事件,现在国内高校做学问的风气太浮躁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国啊。”陶潜眼神复杂,华夏人讲究落叶归根,除了少部分人,谁又喜欢一直客居他乡呢?

只是国内学术环境确实让人很失望,哪怕是对标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大也就那样,没有一定的学术帽子,回国难以被重视。

网上总有人提到钱学森先生,可是这些网友又哪里知道,钱先生那个时期是多重视科学家,可如今呢?

现在可是把演员和科学家视为平等的时代。

科学不是第一生产力,颜值才是。

现在的学术环境还真不如那个时期。

“这话倒也没错。”

陈宣喝了一口咖啡,舌尖苦涩得很,“金大闻王之争过去还不到10年,至今记忆犹新。”

这个事情发生在2013年,一位金大的王姓大牛使命举报闻姓大牛论文数据造假,为了显示出自己并非存在利益纷争,王姓大牛还主动退出院士评选。

可结果呢?

闻姓大牛依旧无事。

王姓大牛一气之下出走丑国,到PRL专职担任副主编。

PRL也就是前文提及的国际物理学界No.1的期刊。

直到近些年才开始半回金大(半年丑国,半年国内)。

要知道这位王姓大牛可是我国第一批长江学者,当初评选院士得到了5名院士的推荐,而另一位则是通过部里推荐。

懂得的都懂,呵呵。

华夏缺顶尖的科学家吗?

不缺,只是大多在海外。

主要原因是国内学术风气及科研环境的问题,像丘、杨这种国际大牛回去才会得到重视。

也会有人说,这不是不回国的理由,你也可以蛰伏起来,直到自己成为大牛后改变环境。

这就离谱了,未来的事情谁敢那么肯定。

万一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呢?

“不,也不一定,国内还是有一所大学学术环境很不错。”

感受着身上投来的两注目光,曹建明扬了扬眉头,笑道:“要说国内真正值得期待的大学,非光华大学莫属了。”

“毕竟那位陈教授可不是常人,许教授、于教授不是都被邀请过去了嘛,我看成为国内版的MIT只是时间问题。”

看曹建明这么看好光华大学,陶潜和陈宣着实感到意外,毕竟科大对标的是加州理工学院、京大对标的是哈佛大学,而水木对标的才是MIT。

这一番话,可是把光华大学的发展潜力视为水木之上啊。

光华大学vs水木大学?

陶潜连忙摇摇头,只觉得荒诞得可笑。

水木能有如今的地位和实力,那可是上百年的积累。

“老曹,你这话也太过于惊悚,难道那位陈教授邀请你了?”

“这倒没,要是有的话,我可能还会有些心动。”曹建明打趣道。

其实他还挺看好光华大学的,如果对方真的邀请自己,兴许借此机会回国也不一定。

下午茶闲聊结束后,三人也就忙自己的事情而去。

陈宣教授慢悠悠地往自己办公室走去。

加州理工的位处南加州,和斯坦福大学的宏伟又不一样,这边的风格更小桥流水,需要用心发掘才能看到,比如在铁栅栏上焊着几个苯环,墙壁的浮雕上的各种样本生物,水池里x射线衍射下的DNA双螺旋结构,还有据说是被爱因斯坦漆成大红色的公寓门。

等回到自己办公室时,发现几个得意门生凑在一起围观着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难道是国际物理学界又出现了伟大的发现?

陈宣心头火热,连带着步伐也加快。

ps:抱歉,近几日心脏不太舒服,所以断更了两三天,非太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