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七百四十六章 搞数学有什么用?

“老哥,你哪个学校的?”

见有人搭讪自己,黄杰微微一愣,没多想便回答道:

“我本科中科大的。”

“中科大啊,很好的学校。”那人称赞一番后,又奉承得道:“老哥应该也读了博吧?看外表就感觉书生气十足,刚见你走过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光华大学的哪位教授呢。”

不得不说,对方这些话让黄杰听得心里挺舒服,即便知道都是来面试的,不过自恃自己实力强,也就降低了警惕心。

“本硕是中科大,博士在京都大学读的,后面在日本的国立材料所又读了个博士后。”

“厉害啊,京大的材料在日本是顶尖的,国立材料所也很厉害,不亏是学霸!”

对方仿佛是夸夸神教出来的,黄杰听着都开始不好意思了,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咳咳,老弟你呢?”

“我啊,清华本科混子,后面运气好到牛津大学又混了个博士学位,”对方毫不在乎地说着,甚至还叹了口气,“比不得老哥你啊,我都没啥工作经验,都不知道待会面试会不会被刷下去。”

黄杰嘴角直接一抽。

好家伙,小丑竟是我自己!

清华大学本科,牛津大学博士……

就这,对方还一副大冤种的口气,一副自己就是普通一本大学毕业似的。

京都大学,简称京大,在日本是和东京大学不相上下的高等学府,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

但实际上,在各方面几乎都会被东大压一筹。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一点日本大学的奇葩状况。

在日本各个大学的众多学部当中,考进医学部的难度反而是最大。在这一点上,东大和京大非常同步的一致。

甚至在日本社会看来,能够考进医学部的,都会被大家贴上“头脑聪明”、“有才能”等标签,似乎只有“天才”才能考进医学部,不夸张的说,有99%都考不上。

这一点上,可以从日本某地铁站的一个补习班广告中看出来。

广告内容大致为:

同学A:我考上了东京大学!

同学B:我考上了京都大学!

同学C:我考上了医学部!(小字: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作为旧帝大之一,虽然不如东大、京大,但是排名还是很靠前的。

不过也能从这個补习班广告看出,在日本考上医学部是和考上东大、京大是一个级别的光宗耀祖的事。

仅次于医学部考取难度的是药学部,整个日本大学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同样,作为日本最顶尖的大学,京都大学最强势的专业前二为医学类、药学类,第三才是理学类。

这种奇怪现象似乎只有日本才存在,中、美、英三国的医学院也难考,可不至于形成这种浪潮,尤其是在计算机、金融盛行的今日。

京大真正可以称为日本第一的专业只有化学,全球排名第八,还诞生过两个诺贝尔奖教授。

至于材料科学专业,也算是热门专业,可在日本大概第二、第三名,在世界上位列22-25名左右。

而牛津大学的材料科学,却位居世界大学里第五名。

黄杰怎么听都觉得对方是在凡尔赛!

“牛津大学……不是挺好的吗,为啥还来光华大学?”他不理解地望向对方。

苏哲苦笑道:“伦敦大,居不易啊。而且动不动来个群体免疫,太睿智了,还是国内安全。”

“那回国也可以选择去清华北大啊。”

“京城环境太差了,跟伦敦一个鸟样,我有慢性鼻炎还是更喜欢鹭岛这种地方,而且光华的薪资待遇也高啊。”

说着,苏哲将这个问题反问回去。

“老哥,那你咋不去清华北大啊?”

鈤!我要能去清华北大任教还来光华干嘛?!

黄杰尴尬地一笑,拜拜手,“咳咳,我也不太喜欢京城的空气质量。”

讲真,他真的不想跟这个家伙聊天了,这都啥人啊。

好在随后的面试人选叫到了对方,黄杰这才送了口气。

随后,足足等了半小时左右才轮到自己。

一进入面试室,里面坐着四个面试官。(陈灏、陈冲、方浩森、任弘)

只有一个中年人,另外三个挺年轻的,尤其坐中间那个格外的年轻帅气。

黄杰知道,这个便是近一年搅动国内科学界风云光华大学校长陈灏。

就在黄杰看过去的时候,陈灏也望了过来。

这位的科研经历挺丰富的,是他当初视察工作时划下的重点关注名单之一。

洞察技能丢了过去,看到显示的信息后,陈灏还有点意外。

“姓名:黄杰

阵营:中立

潜力值:88(一流人才)

能力:材料学(86/90)、科研(84/88)、化学(81/87)、教学(78/85)、数学……”

比起身旁的任弘、陈冲几人当然不如,但是这个数据已经不错了。

面试的内容其实也就是聊聊对方发表的几篇论文内容,以及最近工作的内容,还有就是对面试职位的看法等等。

“黄博士,你面试的岗位是专职研究员,但是你的研究方向是无机非金属方向,我们对这个岗位的要求是要能根据所在领域的学术发展趋势,提出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具备独立开组能力的。”

陈灏对黄杰的能力基本满意,尤其是材料学的上限属性值也有90,独当一面绰绰有余。

黄杰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沉声说道:“我自认为独立开组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我有一个很好的idea。”

陈灏眉毛一扬,微笑道:“黄博士,请讲。”

他这次招聘之所以设为700人,除了给现有的几大实验室扩招人选以外,其他目的就是为了招收一些在材料领域怀才不遇的青年学者。

只要是有真才实学,光华和实验室方面都可以给对方提供充足的资金,启动课题。

毕竟现在的【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筹)】研究的方向还是太少了,不壮大实验室力量的话,去“筹”还是难度不小的。

黄杰缓缓介绍道:“因为我之前在日本学习、工作过不短时间,所以接触到先进陶瓷领域比较多。而我国在先进陶瓷的总体水平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我国对陶瓷粉料的制备依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种陶瓷粉料尚无专业化生产企业……”

“如果能加入【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的话,我想独立组建相关实验室,研制出优秀的高纯氮化硅粉,打破我国在原材料方面受限于国外的处境!”

倒是陈灏,在听完黄杰的话后,顿时来了兴致。

“高纯氮化硅粉?”

ps:还有一章,会晚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