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华夏材料研究学会的烦恼

12月27日。

京城。

某单位的一间会议室里。

一个呈U形的会议桌,两侧分别坐着9人,而最中间的位置上则是坐着两男一女。

声音从中间位置右侧传来。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办公(临时)会现在开始。”

“本次临时召开的会议主要就【中国材料大会2021年】筹备工作问题,包括会议注册费的修改,是否降低学生的注册费标准以及……”

声音到到这里戛然而止,不过只是两秒的停顿后,说话的那人接着道:

“以及是否吸纳光华大学陈灏博士进入我学会。”

几乎是在这句话响起的时候,坐两侧的学者们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有几人互相张望了下,没有说话,只是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本次出席这次临时办公会的,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常务理事及以上。

光是院士就高达6名,其余15人不是理工类大学的教授就是央企国企的总工程师。

为首的几名就不多说,光是高校序列的就有清华大学的校长裘勇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的校长聂作仁院士。

直白点说,这次参会的都是中国顶尖的一批材料学家。

最年轻的也达到四十多岁,平均年龄六十左右。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简称C-MRS,由科协主管,是我国重要的一个社会团体。

而中国材料学会每年都会举办一场“中国材料大会”,这也是我国材料领域的最高级别会议。

恩,如果不算前几天在鹭岛举办的2020Nature中国论坛的话。

说到这里,在场的各院士、教授心头都有团阴云所笼罩。

“中国材料大会2021”巧的是也在鹭岛举办,这到时候一对比光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论坛,一个是国内材料领域的最高会议,另一个被誉为世界材料学的盛会。

这……不是啪啪地打脸吗?!

更别提前几天的中国论坛,在座21人有16人都出席了,完全是亲眼所见对方的规模。

“明年的材料大会恰逢建党百年,而且作为全面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关键时期,我提议这次大会不光要大办,而且还要办成新材料领域的重大会议!”一名老教授抬了抬眼镜说道。

“同意,这次的材料大会我建议在未来几月时间里,多开几次分会主席会,要从上到下都完备后各环节的准备工作。”

“我建议对参会学生的标准可以适当放低一些,让我们国家更多的材料专业研究生,甚至部分优秀的材料本科生都参与到这次大会当中。”

说话的是清华大学的校长裘勇教授,说完后他转头望一旁的学会秘书长韩亚芳教授。

“韩教授,我们这次大会原计划是多少名参会者?”

韩亚芳教授,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简称航材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

但要说其最厉害的,当然还是在2017年的时候,当选国际材联第一副主席(任期为2017~2018年)和主席(任期为2019~2020年),这也是国际材联历史上第一位女主席。

国际材联全程为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IionalUnionofMaterialsResearchSocieties),简称IUMARS。

国际材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学术联合组织之一,也是联合国国科联(ICSU)的成员,成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美国,在全世界材料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中国人担任这种国际性重大学术组织主席,有给中国带来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

咳咳,比如在2019年1月1日当天,国际材联总部的一些部门已经由漂亮国西北大学迁至中国京城,至少在发声上,可以减少许多麻烦。

韩教授想了想说道:“根据目前的反馈来看,这次大会共有1.2万新材料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者参加。”

1.2万名对比1165名,好像是后者的10倍不止,按人数算的确是吊打对方。

但不是这么对比的,这一万多人里,绝大部分都是由研究生组成,完全就是给分母凑数的。

光华那里可是有一半都是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而且大牛不在少数,国内外院士更是就有近百名了。

“1.2万名?”

裘勇教授念了一声,抬起头果断地说道:“1.2万名还不够!既然早搞大,我提议再扩大参会人数,可以再放出三千的名额!”

这话一出,大佬们交头接耳地讨论着,看起来还是可行的样子。

人数多了,至少场面也壮观。

接着就这次的大会筹备问题,讨论就去了半小时。

后面又针对其他问题讨论了十几分钟。

在座的大佬们除了几名中年的教授,大部分院士、老教授脸色都开始感觉轻微困乏。

直到韩教授的一句话,瞬间让众人提神了。

“那现在开始讨论光华大学陈灏博士的问题吧,是否吸纳对方加入我学会?”

会议室里,瞬间一静。

最先打破僵局的还是裘勇教授,他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陈灏博士是MIT毕业的天才,要不是对方选择接管光华大学,我都打算亲自邀请对方到我们清华大学来任教。”

“陈灏博士的水平我认为没问题,吸纳对方进入中国材料学会是一定的,倒是邀请对方进来是会员身份还是其他的,我觉得这才是我们需要商议的。”

裘勇刚说完,旁边一位来自某集团研究院的张教授脸色不快地道:“裘教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让对方当理事?”

“他一个三十不到的毛头小子,配当理事吗?”张教授当场斥道。

“理事?”

裘勇教授丝毫不给对方面子地回道,“如果按张教授你的资历算法,那是自然不配。但要是按能力来算……”

“我看,我的位置给他坐都绰绰有余。”裘勇悠悠地说道。

这话可是惊起了在座众人的内心,裘勇教授不光是清华大学的校长,还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共有上万名会员,但是理事只有两百多名,至于常务理事也仅有数十名。

在常务理事之上的便是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

“我承认陈灏博士水平的确不错,但是副理事长也太夸张了,最多给个常务理事!”另外一个老教授眼皮一跳,忍不住发声。

副理事长什么意义?那可是能够跟他们坐在这里开会的地步!

顽固派怎么能够容忍一个三十不到的毛头小子成为理事长?

“既然阮教授都这么说了,常务理事也行啊。”裘勇教授眼睛眯起来,笑着说道。

“老阮,你……唉!”

张教授被猪队友气得胡须一吹,瞪了对方一眼。

阮教授也后知后觉,脸色垮下来。

感情对方是暗度陈仓啊。

开会前,阮教授和张教授几名同属顽固派的教授商议了下,吸纳对方进来是一定的,毕竟对方的成果和影响力摆在那里,若是这样的人物还不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成员,那岂不是国际友人看笑话?

“不行不行,我刚刚是开玩笑的,陈灏博士刚回国,资历太浅了,我觉得理事就差不多了。”阮教授连忙摆摆手说道。

理事也是他们之前商议好的,反正学会里有两三百名理事,多陈灏一个也没什么。

“阮教授刚刚可是说的是常务理事,怎么还兴改口呢?”

裘勇教授不理会这几人,视线转向一旁,“聂教授,你怎么说?”

北京工业大学的校长聂作仁轻笑了一声,“我赞同以常务理事邀请对方的加入,不然一个理事我怕对方还看不上。”

同为教育系统,聂作仁教授和裘勇教授在一些观点上还是挺接近,而且这一次在对光华大学陈灏的事情上,也是同一阵营。

“理事还看不上?那就让他滚回漂亮国。”张教授冷着脸说道。

这句话倒是得罪了在座几位壮年的学者,毕竟越是精英阶层,海归学者的占比越多。

眼看着就常务理事和理事两派争论了起来,最后理事长魏教授用力一拍桌子。

“都给我静一静!

声音停下来后,魏教授笑呵呵地对一旁的韩亚芳教授询问道:“韩教授,你怎么看?”

“咳,既然魏教授问,那我就说些国际材联的反应。”

韩亚芳教授扫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然后才笑道:“昨晚国际材联的理事长致电给我,国际材联已经在考虑颁发年度学会奖给陈灏博士,而且IEEE那里……”

等到韩亚芳的话说完,会议室里又是一阵寂静。

魏教授笑着说道:“那我们举手表态一下,同意陈灏博士出任学会常务理事的举手。”

说完,魏教授自己率先举起手。

随后,齐刷刷地一片手举起。

至于张教授本人,则是不甘心地也举起手。

“20票支持,看来民心所向啊,那便通过了。”

ps: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这些都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来,不过一般都是走流程,早在选举前就已经决定好重要的人选。

三千大章求推荐票,求月票!!

(上一章被河蟹了,估计是写到ym的事情,我是想宣传下正能量的事情,比如老赵……唉,一声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