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四百七十章 华夏需要一块菲尔兹奖(求月票!)

“这位穿着黑色风衣的记者,你可以再重复一遍刚刚的问题吗?”

陈灏脚步止住,眼神漠然地看着对方。

至于一旁呱噪的记者们也闭上了嘴,顺着陈灏的视线移动过去。

能够当上成为世界闻名的报刊、电视台的记者,自然没有蠢货。

之前BBC的记者就因为出言不逊被陈灏直接拉黑禁止参加采访了,这个东方男人可不是好惹的人。

来自《洛杉矶时报》的艾伦,头不用转都能感受到全场得目光都注视着自己。

恼火!

愤怒!

还有就是畏惧……

漂亮国新闻业有三大报、三大刊之说。

三大报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后来《华尔街日报》影响力上升,并称四大报。

其中《纽约时报》因为报道国内家天下被拉黑,其余三家的网站都可以在国内任意浏览。

“我、我……”

艾伦吞吞吐吐地说着,他承认自己对华夏偏见,所以才说出了刚刚的一番话,只是现在智商回归后,顿时有了些后怕。

“我好像听到你刚刚是说,我们光华花钱请来的这些专家?”

陈灏轻声一笑,往艾伦这里走过来。

两旁围着的记者很自觉地往旁后退,让出了空间。

陈灏每落下一步,都仿佛有一个重拳击打着他的心脏。

艾伦咽了团口水,额头处开始冒汗。

没办法,前车之鉴他可没忘记。

光华大学拉黑了BBC,BBC一番谴责完后,当初那名采访的记者就被开除了,资本家只要利益之说,没有人情可讲。

漂亮国虽然是自由国度,但也得有钱、有社会地位,毕竟漂亮国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他可不能失去这份工作!

艾伦脸色一阵变幻,咬咬牙开口道:

“陈校长,我是《洛杉矶时报》的记者艾伦,我对之前的言论表示抱歉!”

话音落下,身旁几道嘘声响起。

陈灏脸上也闪过一丝讶然,按照小说里的剧情发展的话,对方不应该像之前那个BBC的记者,一脸傲然和不屑,仿佛来到华夏采访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作为在漂亮国留学八年的他,自然深知这些媒体的节操。

漂亮国几乎有90%以上的记者和供稿人都支持民主党,也就是极左。左翼分子在后面放火,记者在着火的镜头前都能扭曲黑白说是和平散步……

“我们中国有一句名言叫做:知错就该,善莫大焉。”陈灏脸色如沐春风,微笑着拍了拍艾伦的肩膀,鼓励道,“这里是中国的领土,既然身处中国,就应该秉着尊重的态度,这样中国才会欢迎你。”

“《洛杉矶时报》的艾伦是吧?我记住你的名字了,下次可别再口误了。”

陈灏的身影已经远去,艾伦后背已经湿了大片。

谁要是敢把对方当做一位大学校长对待,那是一定要吃大亏的。

至于离去的陈灏则是出现在回光华大学的路上。

在会议中心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只是一个插曲,转眼便忘掉了。

此刻他在思考着许晨阳的和学校发展的事情。

“许教授**不离十会留下来,倒是学校的发展还是难搞啊。”

堵车间,陈灏望着外面的景色有些恍惚。

光堆钱是堆不出一个世界第一大学的,那些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哪个缺钱?

有系统就能万事无忧吗?

显然也不行,高校的发展重要的是【科研】和【人才培养】上,只有源源不断地能够培养出最顶尖的人才和世界最前沿的科研产出,这才能算上世界一流大学。

“虽然这条路不太容易走,但再怎么难也没有一百年前的那些先辈们难走。”想到一百年前的那些革命先辈们,陈灏精神一振。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民对国家的未来都是看不到希望的。

而革命先辈们却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寻找救国之路。

其实,使我们远远地低估了先辈们的伟大。

我们是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先辈们,觉得他们很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深重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多,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

而他们在牺牲之前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要多少年,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前所能依赖的无非是自己的信仰。

在那个国土沦丧、令人绝望又麻木的时代,最终胜利才更像是痴人说梦。

谁又能想象到一百年后的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

一个国家最顶尖的大学,一定是这个国家经济、科技、政治三者综合实力的体现。

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同样的也需要一所世界第一大学的出现!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不同的使命。”陈灏轻声念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从身体里散发出来。

“而我的使命就是为中国打造出世界第一大学!”

他目光笃定,这条路或许不容易,但再难能难过先辈们开天辟地创建新中国吗?

答案是没有!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怕做不到的?

一手托着符合中国发展的特色通识教育制度,另一只手则托着寄予厚望的高等研究院。

有系统的帮助,实现这两者只是时间问题。

前路已经很清晰,他需要做的是实现这个过程。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

就在陈灏回学校的时候,高崎机场迎来了一**国内外的特殊旅客。

下午3时许,一架由金陵始飞的航班降落。

在出站的时候,来自东南大学的博士生魏洪和耿浩波两人则看了眼走在前面聊天的导师,也低声聊着天。

“上周北交的一个大三跳楼了你知道吗?”魏洪拎着自己和导师的两个行李箱,小声对身旁问道。

“大三的也压力大?”耿浩波翻了个白眼,吐槽道,“就离谱!研究生跳楼很正常,毕竟压力大,遇到无良的导师那真是这辈子倒大霉了,现在都内卷到这个程度了?本科生都能跳楼……”

“太内卷了。”魏洪叹道。

这时候突然想到什么,魏洪压低着嗓音,神秘地说道:“这个月月初隔壁的一个女研究生烧炭自杀了,而且跟9月份跳楼的那个女博士同一栋楼,听说仙林校区19栋的女生都慌了。”(这栋楼今年4月又跳了一个研究生)

隔壁指的是南京大学,毕竟同为汉东省唯二的两所985高校。

“MD,这年头读研真的难,还有生命危险,还好咱两的导师都挺好的。”耿浩波说着往前方看了眼自己导师孙文昌的后背,心里有些庆幸。

这年头为什么研究生都喊导师为“老板”而不是“老师”?

因为有不少教授公开对自己的学生说,你别把我当老师,要把我当老板。

什么培养啥的就别多想了,老老实实当个工具人就好了。

表现更不要过于突出,不然“老板”用顺手了舍不得你这个免费劳动力,直接给你延毕接着给他干活。

当然了,既有能力又有品德的导师也有,但不多。

耿浩波的导师黄卫东,为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内半导体领域的大牛,同时为人也刚正不阿。

至于魏洪的导师孙文昌,则是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材料领域的大牛,人品皆佳,就是稍微死板、抠门了点。

聊了十来分钟,一行人也来到机场门口。

正常来说都是从机场打车到论坛指定的白鹭酒店,只是事情出现了点偏差。

光华大学在机场外设定了机场到酒店的巴士,虽然外表也豪华大气的,但是也要等待啊。

“老师,这个每10分钟才发车一次啊。”魏洪往一旁的的士区努努嘴,脸上嘿嘿一笑,“咱们打车去酒店吧,反正学校都能报销。”

“报销什么?没接机就算了,有免费的为什么还要花钱?”年过花甲的孙文昌院士瞪了魏洪一眼,直接往接机巴士处走去,嘴上还一边念叨着。

“现在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报销花的经费那都是国家拨的款!”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还有一章,会稍微晚点。蛋疼,这章又写超过了,吃晚饭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