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七百九十四章 制度上的选择

美国,某军事基地。

房间里站着几个穿着军装的男子,令人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军装上都挂满各类勋章,尤其是正中间的一个白发老人衣服上最多。

而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眼前的屏幕上。

屏幕共分为四块内容,每个内容的“实验体”都不一样。

当然也有一样的地方,比如左上和左下的实验题都穿着智能恒温衣。

随着内容往后推,房间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对为首的老人讲述道:“将军,这是我们依据极寒和极热环境模拟的的两组对照实验,因为时间有限,粗略分析,智能恒温衣对士兵综合作战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这个比例至少在20%以上!”

“20%以上吗?”

白发将军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他的眼眸依旧犀利无比,让人不同直视。

“影响太大了,哪怕只有10%的比例也足以影响到一场战争的胜负。”

“所以,中国大学的科技水平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作为世界第一强国,请问我们的大学都在忙些什么?”老人眼神澹漠,气场压着房间里的每一个人。

“难道是在忙着赚钱吗?”

虽然在其他人眼里看来自己是挺冤枉的,毕竟大学和军方又不是一个系统,要指责也应该指责这些学校。

在这里要提一下美国的教育制度。

美国也有教育部,简称为ED(Departmeion),是所有部门中最小的内阁层级联邦部门,只有约5000名雇员。

不同于中国的教育部,美国教育部几乎没有什么权利,甚至连课程标准的设置都不干涉(由地方及州政府掌管教育权),教育部的职权只是在于编列联邦补助方桉以及执行联邦关于民权及**的教育法桉。

美国的大学虽然有公立和私立,但公立大学也不归教育部管,而是由当地州管辖。

至于私立大学,都是由学校自己经营,教育部是不能插手进去的。

一个黑人将军硬着头皮说道:“将军阁下,我们现在不是拿到了智能恒温衣吗?有成品在完全可以去破解了对方的技术。”

白发将军问道:“麦克博士,能做到吗?”

麦克博士沉默了片刻,他艰难道:“尊敬的将军阁下,我很想说我能做到,但是很遗憾的是,我做不到。”

白发将军微微叹了声,又问道:“那如果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这些院校合作的话,能够做到?”

“很抱歉,至少有90%的概率是破解不了。”

麦克博士苦涩解释道:“智能恒温衣涉及到的技术壁垒太高了,即便把全美所有的材料学家聚集在一起,也很难破解。”

其实吧,90%的概率还是麦克博士美化后的,真正概率应该是95%以上。

白发将军还没开口,另一名体型壮实的鹰钩鼻将军语气不善地质问道:“那为什么对方能掌握这项技术?”

“我记得光华大学的那位陈教授就是从MIT毕业的吧?MIT既然能培养出这类学生,那MIT的教授们不是应该能力更强吗?”

麦克博士摇摇头道:“迪伦将军,你说的没错,陈教授是去年从MIT毕业的,但是有时候并不是传授学生的老师能力更强,很显然,这位陈教授的天赋非常出众,对方在材料和半导体上的造诣无人可比。”

“谢特,这些中国来的学生和教授就不应该让他们回去,我们不能再犯当年在钱身上的错误了!”鹰钩鼻对中国的立场几乎不加以掩饰。

他很讨厌中国人,尤其是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留学生、华侨。

因为这些人的勤奋导致不少本土白人失业。

比如他的堂弟。

白发将军厉声喝道:“够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光华大学为中**方提供的军用特供版本究竟和民用版本有多大的区别,以及该怎么去面对这个问题!”

迪伦将军再有意见也只好憋在心里,虽然同为将军,但将军与将军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壤之别。

讨论一番后,依旧没能有个好主意。

谁也没想到过,美国也有一天会因为技术问题而困扰。

尤其是这个让他们困扰的国家是中国。

太魔幻了!

最后。

“麦克博士,请你联系我们本国的一些杰出材料学家,共同参与到智能恒温衣的自适应变温材料的破解研究中。”

“卡尔,联系后勤那里,等光华大学放开抢购后,进行大量囤货。即便后面我们无法破解,也能将这些改装一番发放到我们士兵的手上。”

两个命令发出后,白发将军脸上出现一抹疲惫。

不比二战时期,现代战争越来越依仗技术。

如果技术差距过大,即便数量上有着数倍的差距,也很难弥补。

……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打在办公室的桌子上。

正要出门前的陈灏接到一则电话。

来电人是总装备部的周处长。

内容大概是已经收到了第一批智能作战衣,以及一些赞扬之类的话语。

通完话后,陈灏推开门,带着邓慧离开办公室。

对于智能恒温衣的事情,想都不用想,各**方在破解失败后,肯定会大肆购买。

没必要防,除非不对外销售,不然防止不了。

而且嘛,这些对外销售的属于民用版本,给军方特供的智能作战衣不光是版型是独特设计的,而且智能控温范围更广,还具备更强的防火性、坚韧性、隐蔽性等优点。

只要在装备上永远领先外界一步,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半小时后。

光华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几乎是光华大学所有的校领导都出席了。

因为这场会议,要决定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陈灏看了眼手表,直接说道:“人也全部到了,那就直接开始吧。”

“这场会议主要是针对学校在学生培养模式上的讨论,是学英国牛剑的书院制度还是学美国设置一个本科生学院?”

“大家畅所欲言吧。”

即便在座的校领导事先都收到一些风声,但从校长亲口说出来后,仍然感到震惊。

清华大学也有在搞这个,为此还弄出了一个新雅书院,新雅书院在管理上与清华其他学院不同,属于自主权极大的二级学院。

清华也不是唯一的一个,国内其他学校或多或少也在摸索、探索中。

光华就不一样了,按校长所言来看,这是一确定了就要整体更换。

整个国内数千所高校里,也就只有光华大学敢这么折腾了。

ps:抱歉,今天三章无望了,应该还有一章,我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