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七百六十五章 服装行业大地震

“陈校长,给条活路吧……”

陈灏:“……”

“马总莫开玩笑了,我又不是杀手。”

“陈校长,如果不能跟你们智能恒温衣合作的话,我们申洲国际只有死路一条了。”马建荣苦笑叹道。

陈灏不接茬,笑了笑道:“马总谦虚了,申洲国际的大名我在美国都有所耳闻,贵公司的生产工艺技术相当不错,现在发展的不是挺好的吗?”

“那是之前,现在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太快了,生意做得越大越是得小心翼翼,不然随时都会被淘汰。”

马建荣长叹一声,“申洲国际员工数高达8万人,我得对这些工人负责。”

这些话就有些虚伪了,这年头的工人的地位可不是四五十年前。

陈灏也懒得跟对方兜圈子,澹澹地说道:“马总,我就跟您直言了吧,智能恒温衣的话,不会像光子屏的生产模式,而是自产自销。”

光子屏售价才几百,智能恒温衣一套3899元,利益相差之大不言而喻。

而且智能恒温衣的技术含量并不低,找代工厂容易造成技术泄露。

马建荣内心一凉,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还是抱有一丝侥幸。

可如今,一切都幻灭了。

“陈校长,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合作的可能的!”

马建荣咬咬牙说道:“我可以把申洲国际20%的股份,是市价的一半转让给您!智能恒温衣的产能问题,不是我夸张,全球只有我们申洲国际能以最快速度解决!”

申洲国际能有“服装界的富士康”、“纺织界的台积电”这些称呼,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

一件衣服的诞生,以棉麻、动物毛、化学纤维等原料为起点,要经过纺纱、织造、染色、印绣、制衣等工序,最后送到品牌商手中。

这是一条漫长的供应链,以往需要纱线厂、纺织厂、印染厂、制衣厂各司其职,最终的交付时效很容易受上游环节的影响。

申洲国际选择的是“纵向一体化生产”的模式——从购买纱线开始,一路做到成衣,中间的所有步骤都由自己整合完成。

寻常成衣制造商需要三个月的交货时间,申洲国际只需要45天左右,甚至最快连15天都不到。

180万件服装、600吨面料,这只是申洲国际一天的产能。

作为世界最大的服装加工厂,马建荣的确有这个底气解决智能恒温衣的产能问题。

陈灏说道:“我不要你的股份,不过我可以考虑收购你们的工厂,比如宁波工厂、安庆工厂。”

听着这话,马建荣脸色顿时阴沉了下去。

很明显,对方从始至终都打着工厂的主意。

申洲国际共有五大生产基地,三个便是国内的宁波工厂、安庆工厂、衢州工厂,还有两个则是在越南和柬埔寨。

国内三大生产基地中,产能最强大的是宁波工厂,拥有工人26000人,一年可生产2.4亿件成衣!

其次是安庆工厂,工人数为12000人,一年可生产8672万件成衣。(数据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

只要能收购这两个工厂中的任意一个,都能将【鹿蜀】智能恒温衣的产能问题解决掉。

马建荣哪里能同意,把工厂卖掉那是竭泽而渔啊!

工厂才是申洲国际的底子。

“很抱歉,这个我不能同意。”

“没事,马总你可以好好考虑,不急。”马建荣的拒绝没有出乎陈灏的意料,毕竟对方还没死心。

倒是马建荣的后面几句话,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咳咳,陈校长,虽然没能在成衣领域上达成合作,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在鞋子合作一下。”

“既然贵校发明的自适应变温材料可以应用于成衣领域,那……鞋类的话,同理来说也应该可以实现对足部进行自动控温。”

“我们可以合作开发智能恒温鞋。”

“耐克还是阿迪达斯?”陈灏眼睛渐渐眯了起来。

申洲国际最早是主打成衣制作,2005年核心客户优衣库占比高达80%,但现在扩展到鞋服(鞋面)领域,前四大客服分别是耐克(30%)、优衣库(18%)、阿迪达斯(19%)和彪马(10%)。

没了成衣的订单,申洲国际还不会死。

但是没了鞋服的订单,那申洲国际离死不远。

“都不是,”马建荣深吸了口气,肯定道:“是我自己的想法,只要贵校将智能鞋面领域的专利授权给我们,所得利益绝对不比智能恒温衣少!”

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

连陈灏自己都忘记还可以应用在鞋子上。

“马总,你这个提议我很感兴趣,不过涉及到技术方面,你得给我点时间考虑下。”

“能理解,那陈校长您考虑好了再联系我,我等您的好消息。”听到陈灏言语中的微微心动,马建荣总算松了口气。

但实际上,陈灏还是打算拒绝。

既然能弄出智能恒温鞋,没必要跟耐克、阿迪达斯合作。

完全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将国产品牌推向世界。

李宁就算了,请的代言人太恶心消费者了。

恩……邻市的安踏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晋江那里鞋服品牌都挺多的,尤其是安踏异军突出,这些年发展的相当不错。

正巧,说曹操,曹操就到。

周瀚清打来一个问题,正好提及到晋江的安踏、鸿星尔克、九牧王这几家企业想要和他约个时间谈谈合作事宜。

同时,鲤城的商务局局长和周瀚清也会出席。

陈灏想了想,没有拒绝。

鞋服领域市场太大,这块蛋糕很大,没必要吃独食,哪怕分出去一点也没事。

约的饭局是晚上7点。

饭桌上谈生意,也是一个本国特色。

吃完饭后,陈灏先是去到碳纳米技术实验室。

极寒环境基本定格在零下50摄氏度左右了,现在陈冲、方浩森主攻的是极热环境。

进展的情况倒也不错,已经将控温上限提升到260摄氏度,距离一千度完成了1/4。

研究思路陈冲等人也都有了,实验室这里也不需要陈灏,停留了一会后,陈灏便离开回办公室去。

快要走到办公室的时候,他的脚步一停。

只见在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个职场打扮的靓丽女子。

而看到他的出现后,那女子面露喜色,迎了上来。

陈灏有些无奈。

这是自打大米手机之后,第二次被人蹲点了啊。

ps:应该还有一章。

不知道为啥,这两天状态很萎靡,就跟来了大姨夫一样,坐在电脑面前依旧无精打采的。

这章从中午一点写到现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