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起……去光华大学?(求订阅)

“高纯氮化硅粉?”

不光是陈灏,连带着陈冲、方浩森两人也打起精神。

要提到高纯氮化硅粉先要提“先进陶瓷”。

近年来,新材料一直是我国和许多国家的重点研发方向,在工业以及国防、航天、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先进陶瓷产业总体上是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先进陶瓷是什么呢?

先进陶瓷,又称为高性能陶瓷、精细陶瓷、高技术陶瓷等,是指采用高纯度、超细人工合成或精选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具有精确的化学组成、精密的制造加工技术和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的力学、声、光、热、电、生物等特性的陶瓷。

按其特性和用途,可分为2大类: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不过功能陶瓷在先进陶瓷中约占70%的市场份额。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起步较慢,还是在进入21世纪后,功能陶瓷的研究才得到了国家和各科研院所的重视。

只是追赶的道路颇为艰辛。

拿轴承为例。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零部件,使用十分普遍。

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时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而且轴承的作用与人体关节相似,有“机械的关节”之称,也被称为机械工业领域的“芯片”。

而在如今的轴承领域,氮化硅陶瓷球轴承已经渐渐取代了传统钢球轴承的地位。

与传统钢球轴承相比,氮化硅球轴承具有重量轻、极限转速高、摩擦力矩小、运转精度好、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各方面性能均衡、优异、全面,堪称轴承界的“六边形战士”。

而氮化硅陶瓷球轴承的原材料叫做氮化硅粉体,粉体纯度越高,产品质量就更高。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内被卡脖子的可不仅仅是手机芯片这一块,就像前文提到的丙交酯,一个PLA可降解吸管的原材料竟然还需要对外进口。

同样的是,高纯度的氮化硅粉体我国依旧受到日本UBE公司和德国H.C.Stark公司的限制,尤其是日本UBE公司严格限制对华市场的供货量,使得国内高品质氮化硅陶瓷球生产商受制于原料供给。

这些问题,陈灏几人自然也知道,只不过术业有助攻,对于这方面的领域他们也没有涉及。

没想到,今天这场面试里竟然收获到了惊喜。

“黄博士,你真的有把握制备出高纯氮化硅粉,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课题。”陈灏再次确定地问道。

若是对方真的能做到,那可不得了,能解决国家在这方面领域的原材料供应问题。

黄杰明白陈灏的意思,到这一刻,他也不慌张,反倒是格外冷静。

“我有把握!”

“当初在日本国立材料所的时候,所里跟日本的UBE公司有过一些合作,我也参与在里面,高纯氮化硅粉制备从头到脚我都会。”黄杰认真地说道。

陈灏与陈冲对视一眼,然后提问者换成了后者。

“高纯氮化硅粉的核心技术UBE公司应该不会让你看到吧?而且若是有专利问题,也比较麻烦。”

“UBE公司当然不会让我看到核心部门,不过我后面自己琢磨出来了,至于专利这一块问题也不大。”

黄杰继续解释道:“氮化硅粉体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硅粉氮化法和化学合成法,国内厂家采用几乎都是硅粉氮化法,与化学合成法制备的粉体相比,后者制备的粉体纯度高、球形度好、烧结活性高、受硅原料稳定性影响低,日本UBE公司也是唯一能够采用该方法生产氮化硅粉体的企业。”

“但是我觉得还可以有一种合成方法会比日本UBE公司制备出的氮化硅粉纯度更高,只要给我一定时间,我也有信心攻克出来!”黄杰信誓旦旦地说道。

黄杰也不是没想过把这些想法跟国内某些科研院所、先进陶瓷领域的企业讲,只是对方不是把他当傻子,就是不怎么在意。

他要的是组建自己的课题组,自己当实验室主任,而不是一个工具人。

可太难了,毕竟他的资历不够深,成就也不够高。

说到底,这毕竟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事实与否谁又知道?

陈灏没有立刻同意,转而问道:“如果同意你的课题的话,对于经费、人员上你有什么需求?”

黄杰几乎没有犹豫便回答道:“我需要一千万科研经费,2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至少要2名正教授,3名副教授,或者与其相对应的专职研究员(正、副)。”

只是说完,他的内心依旧忐忑不定,毕竟以他的资历还是很难一跃成为实验室主任。

“你们怎么看?”陈灏又转头向陈冲教授、方浩森教授问道。

陈冲稍作思索,低声道:“想法很不错,只是仅凭他的一番话我觉得太草率了,可以先让他提交一份可行性的项目申请书上来,届时邀请一些行业内的专家评估下,没问题的话我们再允许对方开组。”

“方教授你呢?”

面对校长的眼神,方浩森选择了附和陈冲的话。

至于黄杰本人已经如坐针毡了,紧张地手心都开始冒汗,究竟能不能得到光华大学的支持……

随后,陈灏下面的几句话让他瞬间狂喜。

“黄博士,我同意你的想法,允许你组建【新型结构材料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职位。同时,该实验室也会纳入【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筹)】,接受陈冲主任、方浩森副主任的领导。”

“并且,我给你批最高三千万元的科研经费,组建团队最高可至50人!”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早日攻克,为国家填补在这领域的空白。”

真正让陈灏下定决心的,还是因为【学术之眼】探查得到的结果。

【科研项目:高纯氮化硅粉】

【研发人员构成:黄杰博士】

【研发成功率:85%】

一个人就有85%的成功率,这是之前几次探查所没出现过的情况。

更别提当团队组建后的成功率了。

我国近三四十年来发展迅速,可在这背后,是许多民众注意不到的领域,原材料大都是依靠进口才解决的。

作为一名热血爱国的科研工作者,能够解决国家在技术层面上的受限问题,他责无旁贷。

“黄博士,欢迎加入光华大学!”

……

走出光华楼的黄杰,脸上是难以掩饰的喜悦。

对这趟鹭岛之行,他也没报多大期望,没想到出奇的顺利。

等这几天把入职手续办完再搬过来后,他便要开始组建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

而人手,是眼前最重要的问题。

想着,黄杰的眼神不由地往日本方向飘去。

“帮手也不是没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