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六百七十章 可怕的淘汰赛

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六百七十章 可怕的淘汰赛

作者:想要上岸的鱼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4 06:13:41 来源:笔趣阁

“肖教授,我不加入北大的话,还能参加下个月的IMO吗?”

陈锐韬这句话不光把肖梁给愣到了,同时被惊到的还有一旁的刘若川教授。

这一届新改名的BJ大学少年班前身是BJ大学数学英才班,刘若川不光担任BJ国际数学眼研究中心研究员,还是少年班的班主任。

陈锐韬正是他看重的少年班重要成员之一,前阵子也找对方谈过话了,明明聊得差不多了,今天去鹭岛一趟就改变主意了?!

还未等肖梁发声,刘若川先忍不住了,他急道:“陈锐韬同学,之前不是谈的好好的吗?而且光华大学少年班初创,你现在过去就是当试验品,不如来我们北大少年班,这里才是你一展身手的地方!”

陈锐韬尴尬地挠了挠头,“呃,刘教授,很抱歉。”

倒是肖梁还能沉着气说道:“你既然已经入选IMO国家队,那下个月的IMO就不可能再把换下去,至于加不加入北大是你自己的事情。”

听着这样的回答后,陈锐韬紧绷得脸色缓和,心中悬着的一块巨头也算是落地了。

就怕因为拒绝北大后被换下去,不能参加IMO那也太令人遗憾了。

“谢谢肖教授!”

对肖梁感谢完后,陈锐韬又对着刘若川鞠躬道歉道:“对不起,刘教授。是我让您失望了,很抱歉!”

说完,眼瞅着陈锐韬就要离开了,肖梁突然喊道:“陈同学,光华大学哪里吸引了你?”

陈锐韬脚步一顿,脑海中浮现许晨阳的那一番话,他转过身,低声道:“光华大学那里跟其他学校不一样,好像在那里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很特别的地方。”

“理想……很特别……”肖梁嘴边喃喃道。

刘若川目送着陈锐韬的身影离去,他从上到下打量了肖梁一遍,仿佛想要从新认识这个好友。

“刘若川,你有话就直说。”肖梁不满地说道。

“老肖啊老肖,之前我看你对光华大学那么多偏见,想不到今天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下你啊。”刘若川真的被气笑了,心中五味杂陈。

之前听闻许晨阳去光华大学任职后,他和肖梁两人态度截然不同,本以为肖梁对光华大学的态度非常轻视且带有浓郁得偏见,但今天陈锐韬一事,让他推翻了自己对肖梁的认知。

刘若川瞥了一眼肖梁手中的纸条,“陈锐韬是你故意派往光华大学的吧?”

“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肖梁一脸“迷惑”地问道。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刘若川说着幽幽一叹,“光华大学那里的确适合搞基础学科的研究,只是陈锐韬是我们少年班的重点对象之一,而少年班李校长有多重视你也知道,这要是被小人知道了去打小报告,指不定给你落下什么坏印象。”

“我不知道,而且我也不怕。”肖梁淡然道。

以他的学术能力和成就,留在北大反倒是限制了他的发展,其实去普大、麻省理工、哈佛的数学系才是更好的选择。

之所以留在北大,自然是因为爱国情怀和抱负。

“唉,或许这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刘若川张了张嘴,想到了什么,脸上一片失落。

肖梁看着刘若川的模样,自然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眼神复杂,缓缓呼出一道浊气。

IMO国家队六名队员里,高三的三名,高一、高二的三名,看似王一川天赋最高,但实际上,肖梁也挺看好陈锐韬的,将对方视为一块上好的璞玉。

巧借出题的事情让陈锐韬去光华一趟,正好试试光华大学能不能吸引住对方,以及……

肖梁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天赋相差不大的两人(王一川、陈锐韬),在培养上究竟是北大获胜还是光华呢?

对于这样一个实验,肖梁燃烧起熊熊战意。

他压低着嗓音,“晨阳,那就让我们再比比看谁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

两天后,光华大学校长办公室。

“校长,这个是名单。”

“有多少人?”

“31人……”

看着邓慧小心翼翼地模样,陈灏大抵也猜出结果了。

眼皮一抬,看着手上的31名名单,微微叹息。

一共39人通过少年班的考核,但是只有31人接受。

而拒绝的8人里,有好几个是陈灏所看好的目标,比如俞明哲、徐聪几人。

不过也有意外,比如IMO国家队的陈锐韬,竟然在名单里面,着实没想到。

“通知招生办那里,将这些名单上报教育部,开始走录取流程,还有录取通知书也可以提前发放,就下周吧。”陈灏下命令道。

少年班不比普通高考,属于特招,资质和名额都是需要教育部那里审核,光华大学要不是在光芯上贡献大,没有那一人开口,教育部那里压根不会允许光华大学开设少年班。

忽然想到什么,陈灏好奇问道:“对了,晨曦计划那里进行的如何了?”

邓慧如实回应道:“已经在对申请的学生进行筛选了,这个月底开启培训。”

这次的西部梦想支教团将在月底期末考试后开始培训,然后7月10日结束半个月的专业培训,并在7月11日-7月12日奔赴支教地点,在8月13日才结束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支教。

也就是说,选择参加这次支教的话,暑假变成了半个月,其余一个月半都得花在支教上。

这对不少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抉择。

邓慧走后,陈灏站在窗户边上,静静凝望着教学楼群。

支教对于大学生而言也许只是一次暑期活动,却能改变一些孩子们的命运。

有人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是一个道德绑架,但陈灏认为这也是一种回报社会的方式。

就在陈灏思考着支教事情的时候,教学楼一阶梯教室外,一名女生脸上有些纠结,往教室里偷偷瞅了一眼,眼看就快到自己了,而她还在发愁到底要不要继续坚持这次暑期支教。

毕竟她已经大三了,如果有个暑假实习经验,对于开学的秋招也是很有帮助。

就在这时,教室门口工作人员喊了一声。

“26号吴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