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六百二十七章 芯片反击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了!

中国,某高校宿舍。

“当当当当~~”

随着一阵非常有节奏感的旋律响起,宿舍里爆出几道叫骂声。

“东子,你有毒吧,这年头谁特么还看晚间新闻啊?”

“真的绝了,这个旋律我一听就知道是晚间新闻……”

“拜托,我们宿舍的智商线真的被你一个人给拉低了,外放就算了,声音还这么大,能不能带个耳机啊!”

外号为东子的男生,死性不改,嘿嘿一笑,“等放完晚间新闻我就戴耳机,作为**接班人,必须得每晚接受熏陶和思想教育啊!”

因为自己打算考公务员,毕竟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事业的尽头是编制嘛。

尤其是应届生考公优势太多了,加上文科专业去企业工资也低。

晚间新闻30分钟很快就来到尾声。

正当他以为新闻结束了,准备关闭页面的时候,只见男主持人还在继续讲述。

30分钟之后,是光芯特别报道,这个报道让东子听了直接一愣。

宿舍里原本响着的游戏声,不知何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几个舍友不约而同的聚在了东子的身后,凝望着电脑屏幕。

“据悉,从2006年光芯概念被提出至今,全球共有129个科研机构投入到光芯的研究中。”

“从今日开始,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听着这几句话,宿舍里几人眼神都有些狂热。

“太牛皮了,光华大学牛皮!”

“光芯竟然真的造出来了,我之前听那些砖家预测最快都要今年年底,这才年中不到啊。”

“光华nb,中国nb!这下芯片咱们就不用看人脸色了,全国产化的中国芯啊。”

几人迅速地把椅子拉过来,搭着东子的肩,恨不得把脸贴上屏幕。

东子忍不住喊了一声,“别吵了,记者的声音我都听不清楚了!”

一个舍友嘟囔了一声,“你特喵的不会把声音打大点啊,有多大给我打多大!”

听这话,东子望过去,一脸鄙夷,之前说他声音大的就是这家伙。

鄙夷归鄙夷,东子还是很自觉地把声音调到最大。

而眼前的报道也从演播室变成了光华大学的光芯研究中心的一间实验室里。

当摄影机给光芯打了一个特写的时候,东子几人惊呼了一声,眼睛睁大着看着这个芯片。

光子芯片,这个被誉为概念科技,甚至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外不少科学家言之凿凿的声称光芯技术所涉及到的技术水平远超如今的科技水平。

尤其是光学领域,现有科技完全不能够达到相关水平。理想情况下,会在2030-2035年左右,大概率是日本或者美国取得突破。

可光华大学却在2021年5月,把光芯技术给攻克了,这赫然是在打那些砖家的脸。

屏幕里,在光芯特写完后,是一个央台的女记者采访光华的陈灏校长和任弘教授。

首先露面的是陈灏的上半身,这个颜值即便是巅峰时期的吴彦祖和古天乐都要一避锋芒。

女记者:“陈校长,请问现在光芯技术是已经攻克了吗?”

陈灏(擦汗):“汗,没攻克怎么制造出来?自然是攻克了……”

女记者(微微脸红):“那距离光芯的量产还需要多少时间?”

陈灏(沉思):“光芯设计一共耗时8个月,但是光芯制造……理想的话今年年底前就能完成。”

女记者:“光芯的名称有命名吗?”

陈灏(一脸遗憾):“其实我是很心意鸿蒙和麒麟这两个名字,只是都让华兴给占了。所以光芯的名字我们会向社会征集,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且要有一定的传统文化韵味。暂定100万人民币,稍微我们官方平台会发布详情和报名链接,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们光华大学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女记者脸色一呆,这后面那句话算是打广告吗?

话说,这家伙好像有采访打广告的前科……?

东子几人也看得笑翻了。

“陈校长yyds!这个是和都不忘打广告,最神的是央台也没剪辑掉!”

“央台台长会做人啊,作为全国收视率第一的新闻节目,起码几千万都听到了这句话。”

“100万人民币,赶紧关注一下光华大学的微博,这要是运气好中标了,直接提前财务自由了啊!”

“财务自由毛线,100万连京城一个厕所都买不起,交个房贷首付也不够。”

“日日日日,人间真实了!”

没有哪个男孩小时候的梦想是长大了买套房子,但就这是这一待年轻人的写真。

对国家的未来,他们充满期望;但对自己的未来,他们迷茫。

房子、车子、彩礼,当代年轻人背负的三座大山。

采访完陈灏之后,又采访了任弘教授。

任弘教授出现在镜头里时,浮现的介绍栏有两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光芯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这个,东子倒不以为意,光芯研究中心主要是由中国高校芯片联盟八所大学 华兴公司一家企业,共9个单位联合组成研发的。

而且这个任弘教授的资历和成就,早就被各大up主、博主给扒出来了,这位可是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大牛。

五分钟的采访时间稍纵即逝,后面跳转到演播室,只是并非是之前的那间。

男主持人问向一个专家,“吴教授,对于光芯的性能,您觉得对于现在的移动端芯片来说,是什么地位?”

【特约评论员】

【吴俊杰,清华大学教授、副院长】

吴教授推了推眼镜,沉声说道:“从光芯研究中心给我们的性能测试数据来看,光芯的性能远远超出了我们学术界的推算!”

说到这里,吴教授言语中明显带着一丝喜色。

“光子芯片不同于传统的电子芯片,他的工艺制程不是按照纳米来算。因为光子的运算效果是电子的十倍,所以CPU和GPU的表现也是非常强势。”

“当前被誉为移动端最强的芯片是美国苹果公司在2020年11月推出的M1芯片,拥有8核CPU,8核GPU,封装了160亿个晶体管。”

“而这个初代光芯的性能水平……”吴教授咽了团口水,眼中尽是震撼之色。

“保守估计是M1芯片的十倍以上!”

“要知道M1芯片是应用于电脑上(还有平板)的,其性能是在手机芯片之上。当前手机性能第一的是苹果公司的A14芯片,可M1在测试中性能是A14的两倍!”

“也就是说,光芯应用于手机上,性能可能是A14芯片的二十倍!”

男主持人精神一振,问道:“吴教授,那以苹果公司A系列芯片为例,想要达到光芯的水平需要多久时间?”

“咳咳,按照苹果公司的精准刀法,每一代A系列芯片都比上一代提升了15%-30%的性能,A14芯片想要达到初代光芯的性能,哪怕是每年提升30%的性能,大概也要12年后,也就是A26芯片性能会超过初代光芯。”吴教授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光华大学研制出来的这个光芯,领先当时科技水平最高的苹果公司12年!

男主持人又道:“吴教授,光芯技术的攻克会对我们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吴教授心情非常好,笑道:“过去有一句话,叫做得石油者,得天下。”

“但如今,世道变了。”

“这句话应该改成:得芯片者,才能得天下。”

“芯片是电子信息化时代,最顶尖的技术,也是人类科技文明最代表性的结晶。光芯技术的攻克,会弥补我国在高精尖领域的不足,甚至一力破万法,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带来飞跃性的突破!”

“而且还会大大推进5G时代、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的发展。”

“我大胆的预测一下,在未来几年时间里,中国的高科技行业将会迎来一次井喷!”

同时,就在晚间新闻报道的时候,各大宣传口齐发力。

光芯技术被攻克的讯息以迅雷之势登陆国内手机、电脑、电台、电视、广播等各大渠道。

这则消息,也在短短的时间里,向外界扩散而去。

美国、韩国、英国、日本乃至全世界,俨然掀起了一股热潮。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顺便征集一下光芯系列的名字,类似于【麒麟】【鸿蒙】这种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