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台积电的危机

宝岛省,新竹市科学园区。

夕阳西下。

一家咖啡厅里,靠窗的一个桌子,坐着两个穿着休闲服装的男子。

两人似乎在讨论着什么重要的话题,正襟危坐。

聊到最后,两人起身握了个手。

咖啡厅门口,李子维目送着中年男人的离开,直到人影从视线中消失不见。

他轻轻叹了口气,嘴唇动了动,最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他生于宝岛高雄市,大学毕业于宝岛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后奔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回到宝岛加入台积电。

作为台积电引进的人才,薪资待遇自然不低,但……让他为难的是内心的抉择。

自己租的公寓就在附近,李子维步行回去,走到一半的时候脚步止住。

他停留在一个小推车前。

老婆婆穿着朴素的衣服正坐着,直到看到李子维走过来才站起来。

“奶奶,来一个蚵仔煎,还是老样子哦。”

“好啦好啦,我知道要加辣啦。”

“奶奶,我跟你讲,这个要加点辣才更好吃欸!”

老奶奶摇摇头,只是笑了笑。

宝岛人跟胡省人差不多,都不怎么吃辣,能吃辣的绝对是异类。

之所以她能记住李子维,不只是对方总来光顾,也是对方爱吃辣给她留下一些印象。

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蚵仔撒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浇上稀薄的太白粉浆,看起来更加勾人。

几片青菜,一个土鸡蛋。

最后将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淋在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扑哧四溢的香气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的美美响声。

看着着蚵仔煎,李子维之前的烦恼顿时消失,眼神直勾勾盯在铁板上。

蚵仔煎算是宝岛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之前因为偶像剧《转角遇到爱》被两岸粉丝追捧。在宝岛头走到宝岛尾,每一处都能寻到蚵仔煎,但李子维最爱的还是这个老奶奶做的蚵仔煎。

快要出炉的时候,李子维突然对老奶奶问道:“奶奶,你以前有没有在大陆生活过呀?”

“大陆啊……”老奶奶的手突然一颤抖,似乎陷入了某些回忆当中。

“49年之前我就生活在大陆,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时候的记忆不太深喏。”

付好钱,接过蚵仔煎,李子维没有像往日一样离开,而是抿了抿嘴,接着问道:

“没有回去寻过亲吗?”

“寻过啦,只是老家的亲人都去世了,那也就没牵挂咯。”

“欸,奶奶,那你觉得大陆怎么样哦?”

老奶奶收拾着铁板,嘴上叨叨念着,“要我说哦,我还是觉得能够早点回归好,毕竟大陆才是根啊,没有了根就跟人没了脊梁一样,那还怎么叫做一个人哦。”

听着老奶奶的话,李子维若有所思地思考着。

想到最后,李子维笑容像是冬日被融化的雪水一样地灿烂。

“谢谢奶奶,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跟老奶奶挥手告别,李子维一边吃着蚵仔煎,一边下定了一个决心。

今天约他出来的是一个台积电的中层管理者,联系是他想要拉入对方的团队当中。

这个管理者据说和梁一清博士还在台积电的时候就有些往来,加上梁博士现在离开了中芯国际加入了光华。

相比其他省份,宝岛人还是对胡省比较亲近,毕竟只是隔了一个宝岛海峡,而且宝岛和鹭岛讲得都是闽南话,连饮食习惯也是十分接近。

宝岛人到别的省份可能会水土不服,但去胡省的闽南地区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再想到台积电目前的处境,或许离开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台积电市值3.97万亿人民币,比藤讯还要高一点,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在半导体行业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

原计划在2021年面世,2022年进入大批量生产的3nm产品如今陷入难产局面。

在3nm芯片上,台积电选择的是fi晶体管技术,三星则选择了gaa技术,并且还成功流片,距离实现量产更近了一步。

作为台积电的高级工程师,李子维心情十分沉重。

台积电的3nm芯片大概率要推迟到2023年上半年才能实现量产,但这就赶不上2022年的iphone 14(a16)。

至于2nm……推迟到2025年还是最理想的时间。

这个情况让他不由得想起intel 10nm。

intel在10nm之前的节点一骑绝尘,但却在10nm上直接翻车了,导致三星、台积电弯道超车。

但没想到到了3nm上,台积电也遇到了英特尔当年的困境。

要是光芯没有横空出世,对台积电的威胁倒还好说,毕竟也就三星、英特尔两个竞争对手。

至于大陆……

中芯国际为例才刚完成14nm产品的量产,至于7nm制程相关技术还在研发当中。

芯片这玩意,28nm工艺的研发的建厂费用只需要50亿美元,但到了5nm、3nm节点,就需要500亿美元甚至更多费用。

可谁让大陆弄出了一个光芯,这玩意一出来,甭管什么台积电还是三星、英特尔、苹果,统统都得打出gg!

电子芯片遇到光子芯片,毫不夸张的说那是拿矛的对上拿ak-47的。

拿头去打?

再想到蚵仔煎老奶奶说的最后一句话,李子维揉了揉自己的帅脸。

“大陆发展的也挺好的,或许也是时候回去了。”

一道暗流在台积电上下涌动着,当前全球芯片业都面临着芯片荒的处境,台积电内忧外患,少了华兴这个大主顾,不得不靠向某个不要脸的国家。

还打算赴美建厂,3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

可台积电的不少员工相当不乐意离开宝岛,哪怕去有乡音的鹭岛也好去美国更舒服。

就在台积电这个时候,金城的原兰州大学周和年教授也陷入了惆怅当中。

“老周,愣着发呆干嘛呢,赶紧收拾啊,孩子都要回来了!”妻子张雪梅看着拿着扫帚发愣的周和年,杏眼一瞪。

“好好好,这不是动着么。”周和年结束走神,抬头看了眼张雪梅,无奈地喊了一声。

周和年膝下就一子,在美国留学,眼瞅着快过年了,孩子也要回来了,凑巧兰大那里的课程也结束了,正空闲在家里。

等到房间收拾好,周和年看着心情挺愉悦的张雪梅,犹豫一二还是问道:

“老婆,这都要离开金城了,你怎么一点也不难过?”

张雪梅跟着自己在金城呆了不少年,这一离开就是到上千公里外的胡省鹭岛,丝毫看不到对方的不舍之情。

“难过啥?鹭岛的空气和环境比金城好太多,鹭岛还是联合国评出的世界最宜居城市,正好过去养老。”

张雪梅心情大好,慢悠悠地给老周开导道:“未来飘忽不定,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只要是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变化,那就ok了。”

周和年教授作为光华大学光华学者计划“人才引进”,除了一系列高薪和待遇以外,自然也包括解决配偶工作问题。

这次周和年过去,张雪梅也同样跟着,工作问题光华也帮忙解决了,所以张雪梅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

一回头,看着周和年一脸的便秘,张雪梅冷哼了一下,这个老矫情了。

“你信不信你跟你儿子说,他肯定比我还开心?”

“我不信,我儿子最懂我了,他知道我对兰大的感情,他跟你不一样!”周和年非常坚定地说道。

离开兰大前往光华的事情还没跟儿子说,打算等对方回来再当面讲,被张雪梅这一刺激,当晚周和年便拨出了一个电话。

等把离开兰大的事情说完,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惊呼声,语气格外的兴奋。

“爸,你要离开兰大了?那实在太好了!”

周和年:“……”

ps:心好累,桂林妹纸为什么又回来找我了,就不能放过我吗?

好不容易情绪调整好了一点,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