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一百六十章 准备(求订阅!)

陈冲一共列举了9所大学的芯片科研团队,如今的结果也出来了。

“有趣。”

陈灏的看着名单,轻笑一声。

7个团队同意支援,另外2个拒绝。

同意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夏科大、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拒绝的大学则是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

没有什么好说的,既然来支援他欢迎,不来也没必要指责。

七个团队名单共107人,倒还好,不多不少。

加上华兴那里的人,应该不会超过两百人。

考虑到研究所的器材,加上住宿等,陈灏便把时间统一到9月25日。

多几天的时间也可以做好准备。

而这一天,也是数模竞赛开始的时间。

等到比赛开始后,他也可以开始忙碌光芯一事。

……

……

华兴鹏城总部。

办公室里,坐着任宗华和姚兴国两人。

桌子上摆着一份名单。

任宗华看着名单,脸上平静地说道:“这次我们派出去56名学者和专家,你说攻破光芯技术需要多久时间?”

上面的名单,自然是华兴研究院与海思半导体公司里抽调出来的精英组成的。

可以说,这56人中的每一个,在华兴内部的年薪都是五十万起步。

年薪百万的不在少数。

几乎把华兴的芯片相关的专家都给抽调出去了。

这份名单姚兴国自然也看过了,他闭上眼睛,沉思片刻后,睁眼,“不好说,但总归于是比原来好多了。”

毕竟他没有亲眼看到光华光芯实验室的数据,难以做判断。

任宗华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说道:“我刚刚得到消息,教育部出手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七所高校的芯片科研团队同样在25日会奔赴鹭岛。”

“如果再加上这七所高校的科研团队,只要精诚合作,会大大增快科研效率。”听到任宗华的话,姚兴国也是一喜,这的确是最近这阵子听到的最好一个好消息。

种花家一般做双重准备,像这次的芯片也是一般。

一个是明面上的中芯国际,由半导体行业大牛梁一清带领攻克下一代10nm芯片。

虽然短时内看不到希望,但是研究还是要做的。

另一个则是暗地里的光华大学,汇集国内几大顶尖大学科研团队加上华兴,一起研究不同于传统电子芯片的光子芯片。

只是,刚高兴一下,他忽然响起任宗华刚刚说的七所大学似乎……少了某校。

他皱起眉头,问道:“没有北大的碳基团队吗?北京这个科研团队的方向还是挺厉害的。”

作为一个院士,他自然与国内各大名校接触颇多,对于这些顶尖的科研团队如数家珍。

所以他很好奇,怎么没听到北大的消息。

“我听说是北大的郭鑫教授信心满满自己继续搞。”

“瞎闹,就凭他们北大一家也想搞出芯片?当芯片是小孩子玩具呢?这不是瞎搞吗!”姚兴国听完后,直接骂道。

都啥关头了,还在内斗争荣誉?

就不能团结一致、合作开发吗?

任宗华哈哈大笑,调侃着说道:“也许我们这位郭教授的研究成果真的快出来了呢?”

姚兴国也是失笑一声。

北大确实是是国内两大top1学校之一,但是想要独自研发出高等级的芯片可没那么容易。

……

……

魔都。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咖啡厅。

两名身穿着衬衣、西裤中年男聊着天。

阮建昌,复旦大学教授,芯云科研团队负责人。

徐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智芯科研团队负责人。

作为魔都的作为顶尖的两所大学,交流还是不少。

但是两人平时都忙碌与科研,很少有来往。

不是发paper就是在发paper的路上。

今天难得一聚,还是徐铭特意跑一趟过来的。

阮建昌调皮地开玩笑道:“老徐啊,把项目亲自中止,是什么样的感受?要不分享分享?”

“我什么感受?”徐铭无视这个幸灾乐祸的家伙,准确说是同病相怜。

“你的芯云项目不也停止,投入了不少心血,我看你挺看得开啊。”

“那也没办法啊,局势所迫,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们多点开花了。既然如此,不如集中多股力量攻打一处。”阮建昌摇摇头,感慨地说道。

同样感受的还有徐铭,放弃自己的项目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但不得不这么去做。

芯片乃国之重器,华夏作为一个大国,想要转变成强国,那么就必须得拥有最先进的芯片技术!

徐铭有些痛惜得说道:“可惜郭教授想不通啊,不然有了郭教授的团队,那么力量又壮大了一分。”

“人各有志,谁也强迫不了。”阮建昌说完,好奇地问道:“倒是徐教授你让我夸目相看啊,我还以为你会选择拒绝。”

通过这几年的了解,阮建昌知道徐铭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多少,付出的时间、精力都远远比他多。

当初书记问他的时候,他也曾动摇过。

徐铭用着很平淡的语气说道:“国家面前,我这点损失算的了什么?”

“无论是你还是我,或者北大的郭教授等等,研究芯片的意义不就是为了证明我们泱泱中华也能有高精尖的技术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分的那么清?过去还可以进口采购,我们可以慢慢研究。现在直接卡我们脖子,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

“只要光华能够研发光芯片,把我的团队全部给他又如何?”

面对徐铭的坦荡胸襟,阮建昌表示佩服。

他虽然能够同意,但是却做不到徐铭那般坦荡。

……

时间飞快流逝。

距离25号的日子越来越近。

在25号来临前的夜晚。

工程技术学院教学楼606教室。

今晚是光华大学数学建模小队集训的最后一天。

ps:求推荐票求月票!!还差3张月票就过百了!

拖延了一小时,实在抱歉!

今晚我看看还能不能码出来一章,昨天睡觉没睡好,困乏的厉害,唉。

干饭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