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之高氏物语 > 第七章三军誓师讨越贼

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七章三军誓师讨越贼

作者:蓬莱三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3:19 来源:笔趣阁

齐声呼必,从台下走过,士卒转回头,收起兵器,继续前行,穿过整个检阅场。停下来,自去找个没人的位置,面对校场,列队站好。待所有乡曲,全部走完,才算是检阅过队列了。

只走队列,不演阵法,这个不算难。各家国人众都是常服军役的老兵油子,行走队列还是称得上整齐,虽然称不上雄壮威武,但也不至于队伍散漫,与昨日争抢营帐,扭打私斗的模样,大为不同。

校阅骑射,不仅郡兵训练有素,就连各家国人派出来的武士,也都有几分精锐的模样。

首先是郡兵中选出了三十名娴熟的铁炮侍,又从各家国人众内同样选出了三十名善射的弓武士,在校场正中的矮栅栏内,各自竖立十个草席、木质标靶,这些铁炮侍、弓武士出列上前,分成三组,分至靶前发铳张弓。

铁炮侍、弓武士的射技不一,都是在六十步左右的位置射击,但也有自持技艺出众之人,站在八十步外射击。

六组,六十人比试较量,铁炮三发,箭矢十支,基本都做到命中目标。没射中的也偏差不多,箭矢也都射到箭靶上,至於铁炮则是将木质标靶打得碎屑纷飞,尤其高师盛派出去的野武士则是站在百步外远射,十射十中,台上诸吏指点称赞,引得营外观战百姓,也为之喝彩。

检阅一结束,高师盛便被郡守朝比奈元长唤上高台,坐在自己身旁围观,手持折扇轻摇,向自己外侄问道:“我看此人是你部选出参演,可是你乡里的武士?”

高师盛轻声应道:“回禀舅父,正是侄儿部下的一名弓术达人,原本是山伏长野党的一名野武士,后来我观他武艺尚可,便就饶他一命,留在乡曲中效力,以此将功赎罪。”

这名野武士不是别人,却正是内藤光秀,这个颇有骨气的山伏,在地牢里面关押一个多月,无人跟自己交谈,几乎快要被逼疯了,高师盛开拔前,随口让证弘院主去问一句,愿不愿意归降,却是没想到很干脆地归降,看来他的盗贼义气,并没有自己说的那样深重。

朝比奈元长对内藤光秀山贼的出身不以为意,长野党声势浩大,但对於今川家君臣来说,连疥癣之疾都算不上,如果不是鬼面山横跨甲信骏三国,考虑到武田家的态度,不方便派兵深入追击,早就将之全部剿灭,因此只是叮嘱两句,注意多加防备。

待表演射术的弓武士、铁炮侍先后退下,不等校场打扫干净,便见八骑奔驰入场,不着片甲,身上华丽的武家衣装,衣饰皆纹着各自的家纹,甚至有艺高胆大之人,敢在马鞍悬挂着鲜血淋漓的新鲜祭肉,这是为了表演犬追物时,故意吸引饥饿的斗犬来撕咬自己,然后凭借高超的弄马骑术躲避,再伺机以弓矢射杀。

这种名叫犬追物的活动,兴起於镰仓幕府,武士是平曰练习骑射的最佳方式,莫过于笠悬,流镝马,犬追物这三种,这又被武士们称为骑射三物。

而骑射三物中又以犬追物,最接近于战争的实战,也是最刺激,场面见血的一种骑射方式。

一般普通的犬追物比赛,就是在长宽四十间的赛场内,命三十六名骑马武士,用弓矢射杀一百五十头斗犬,射多者为胜。

犬追物一般是作为武家重大的神祭举行,在文明九年,因为应仁之乱结束,而幕府将军足利义尚的即位,所以京都举办盛大的犬追物。当时足足有一千五百头斗犬,以及百人以上骑马武士,在花之御所面,在将军御前表演了这一幕盛典。

眼下举办的犬追物表演,自然是不可能与祭祀八幡大明神的祭典,以及京都大典相提并论,但依旧称得上惊心动魄。

随着高台左侧,太鼓连续擂动三下,首先在场地关着数十斗犬的牢笼被人用拖车运至围栏内,牢笼内传来的群犬的疯狂咆哮声。

一时之间,腥味扑鼻,场上斗犬在犬笼中,上串下跳,不住地对着看四周观望者,嘶吼狂吠,运送拖车的足轻,不敢多停留,连忙退处场地,将栅门紧闭。

又是一声鼓响,蒲原氏清呼哨一声,打马突进牢笼之前,马鞭一甩缠住牢笼门栓露在外面的把手,短短刹那,接着胯下骏马的冲进,臂膀发力,顺势将门栓掀飞出去。

还不待门栓落地,斗犬就从狭窄的牢笼中,撞开闸门,争先恐后的窜出。顿时不算宽敞的场地中央,满是刚刚逃脱出牢笼的斗犬,竞相追逐,试图撕咬参与犬追物的武士携带的鲜肉,一时让人分不清,到底谁才是猎物。

战马驰骋,八名武士亦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搭弓抽箭,朝向四处狂奔的斗犬射去,箭矢破空,首先发出一长串蜂鸣般的响动。

犬追物中所用的箭矢,都是特制的镝矢,每一箭破空射出,都伴随着刺耳的鸣响。空中不时一道道镝矢,如同飞蝗般急掠而过,场地上的斗犬躲避不急,纷纷被射杀在地。

有的斗犬被箭矢贯穿,当即毙命,有的则是被弓矢重创,倒在场地上,不甘的动弹挣扎。

更有不少受伤的斗犬,凶性大发,反扑向追射自己的武士,想要去撕咬对方的坐骑。

受到惊吓的斗犬四散奔逃,让犬追的难度大大增加,斗犬有意躲避,第二次齐射而出的箭矢,不少就纷纷落空。

斗犬速度更甚於人,速度更快,并且身形更小,想要例无虚发,难度很大,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武士们弓马之术的精湛。

有两名武士,存心卖弄自己的精湛马术,故意放缓马速,待斗犬猛扑过来刹那,使了一个蹬里藏身,轻松躲避,任由斗犬滚落在地。

休看骑者表演的简单,若是不慎落马,恐怕就要被凶狠的斗犬当场活活撕咬而死,旁人根本来不及救援,但围观的百姓连同士卒,不分男女老幼,都对这项危险和高难度的追猎,看的目眩神迷,如痴如醉。

高台上的郡吏看了非但不惧,反而笑着指指点点,品评那条斗犬更凶猛一点。

能够被料选,当众表演犬追物的莫不是弓马娴熟,深通此道的武士,看着场上矫健奔驰,似乎想要跳跃矮木栅栏而出的斗犬,郡守朝比奈元长也是满怀期待,颇有兴趣地与旁侧的亲信,评论起来。

对於这种武德充沛的狩猎,高师盛兴趣缺缺。反倒是想起来当初镰仓幕府初代执权,北条执权月轮寺殿时政,年老时沉迷斗犬、田猎,丧失武士应有的果决判断,最终被自己的一双儿女逼迫出家隐退,失去天下。

但相模后北条家的伊势早云殿,同样是精擅犬追物、田猎之道,晚年却能够以田猎名,带兵奇袭小田原城,以为根基,开始了北条家三代,并吞关东八州的野望。

世间因果缘法,大概便是如此奇妙。相模后北条的弓马之术,传自伊势流,自朝廷定有职故实一职,分别为公家武家,二者礼仪典范,为天下师范。自等持院殿开幕以来,担任武家之有职故实,非伊势流,即小笠原流。

不过当今天下,弓马之术的嫡流,堪称为武家礼仪典范的,却是要首推小笠原氏,在远州领有高天神城的小笠原氏,正是信州宗家的分支。

不但高师盛曾经在骏府城的小笠原流道馆修习,场下参加犬追物的蒲原氏清等人莫不是小笠原流的高手。

在一旁的蒲原家随从们,在此刻不由为他们家中的健儿,鼓劲打气,在一旁呐喊助威。

蒲原氏清见同伴弄马,也不甘落后于人。拨马回转的同时,解下来一块鲜肉,反手扔向追逐自己的斗犬,这一动作,顿时引来身后斗犬跃起争夺,一时咆哮声不止,似乎下一瞬间,就要鲜血碎肉飞溅。

蒲原氏清从鞍侧箭壶连抽出一支箭矢,手中长弓力挽满月,原本心不在焉的一双眼睛,突然瞪起,精芒四射,一声大喝,他双腿一控马,催促加速,右手看准时机松开弓弦,一道镝矢直射向跃起半空的斗犬。

蒲原氏清长身玉立,姿容甚美,身材与两旁一同犬追的骑者相比,更是显得削瘦,不过他骑射技艺却是比之相貌更加惊人,流镝破空射出,又是伴随着一长串蜂鸣的鸣响。

第一支流镝如流光追影,离弦而去。他右手又是向下一探,这回连着抽出三支长箭搭弓,再一声大喝,三支长箭紧追前支流镝之后,在空中如迅电惊雷,跃空争夺的斗犬来不及躲避,鲜血飞溅,几乎不分先后的被射杀当场,

不待祭肉落地,便见蒲原氏清已经催马而至,虚虚伸手一探,便又物归原主。

当他犬追之时,数条斗犬紧追不放,引得营外的观者中,不时传来女子的惊呼之声。

人美、骑快,犬吼、马嘶。烟尘滚滚,成功射杀追逐自己的斗犬,蒲原氏清再次双腿控马,一手持弓,一手牵着从斗犬口中夺回的祭肉绕场一周,场中场外欢声雷动。

直到犬追物结束,众人仍旧意犹未尽、

朝比奈信置没有登台,三千军役众检阅,不能没有协调之人。朝比奈信置身为郡守长子而且是此回出阵北信的阵代,理应替父指挥,手拿军配站在台下,目睹了蒲原氏清犬追物之后的全场盛况,向着回返台下的蒲原氏清笑道:“此回出阵北信,你等八人皆可为使番幌众。”

‘使番幌众’虽不是将官,地位却十分紧要,非悍勇骑从不能担任,也是各家大名配下武士,快速晋升官途的捷径。

蒲原氏清性格疏慢,加之又是今川氏一门众的出身,常给人狂傲之感,其实接物待人很是平和,他无自矜之感,对升迁立功也不甚在意,对於此回出阵北信总大将的赞许,只是一笑而过,从马上下来,站到朝比奈信置身后,自顾自的整理服饰。

队列、射术、犬追三项都以表演完毕,检阅到此已经接近结束。

一直侍立在台下的马廻众竖起一个高杆,於杆上悬立画像,画像正是乃是一张凶恶鬼面,名唤天邪鬼,是毗沙门天腹部之鬼面名,一般人将忤逆人意之各种事情,亦以天邪鬼称之。

朝比奈信置按刀转身,大步行至台中,跪拜郡守座前,说道:“下吏请射鬼像以励三军士气!”

高师盛颇为错愕,不清楚这是检阅的必要规矩,还是出于对越后之龙的畏惧,不过此时似乎长尾景虎还没有以毗沙门天化身自居,况且今川家与长尾家一个在东海道,一个在北陆道,中间隔着整个关东和甲信两国,可谓山高水远,根本没有太多交集,想来应该便是前者。

朝比奈元长说道:“可。”

得郡守准许,朝比奈信置乃退回台侧,自有马廻众牵过骏马迎上来,翻身上马奔驰入场,张弓搭箭,三射三中,镝矢皆是穿像而过,刚才检阅郡兵显示旗本队的勇武,此射骑射展示的则是他这个阵代的个人勇武。

三射皆中,他勒马转身,单手控缰缓步慢行,另一只手举起长弓,面对众将士,慷慨激昂地说道:“越后长尾桓武平氏余孽,幸得等持院大御所恩典,任为关东管领上杉氏之执事,不思竭诚尽忠,反而拥兵自雄,行以下克上这等逆行,窃取越后一国尤不知悔,今又兴暴兵,凌虐信州,致使百姓离乱,十室九空,国人志士无不愤慨!诸君皆忠勇义士,当为幕府讨贼!名录法度:斩敌贼国主者,赐赏万石之封!军令如下,今北伐信州越贼,斩捕景虎者,拜官从五位,赐钱百万;斩捕贼军部将者,血染感状一封,赐钱两万;斩捕贼兵武士首级者,赐钱五千,凡军中缴获三成与义兵均分!”

明明是武田军入侵北信,长尾景虎应北信豪族求援,才亲率大军进入川中岛援助国人,但朝比奈信置这一番话说下来,反倒是越军成了十恶不赦的乱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