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之高氏物语 > 第四章村縂位卑责权重

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四章村縂位卑责权重

作者:蓬莱三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3:19 来源:笔趣阁

在镰仓时期,“保司代官”的主要责任是监察治安、追缉盗贼,虽说入室町以来,渐渐地开始插手一些有关民事上的任务,单维持治安,逮捕不法仍旧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也就是说,既然高师盛当了保司代官,那么以后就免不了,要时常与这些游离在今川家法度边缘,进行试探的“郎党聚众”们打交道。况且很多事务,他还要反过来仰仗对方,早些互相熟悉也并非坏事。

院中现只剩“保司代官”高师盛“门持书役”室野平三、“付盗”青木大膳、“差役”北庄万次郎四人。

四人互不熟悉,不自觉就都闭口不言,场面也就沉默了下来。

室野平三老实,心里只想公事,见此刻冷场就挑了个话头,先开口道:“野山右兵卫大人走前,曾有交代,说等高保司来后,可将庄所录册尽数交付,保司是现在接收?还是晚上用过饭后在看?”

闻言知意,高师盛那还明白他的意思,从怀里取出一份告身和路凭,递了过去,笑着说道:“这是郡守给我的委任凭状。书役先检查检查,看看有无错漏,再来交接公文也不迟。”

保司代官,虽是微末小吏,毕竟也是一方代官。如果本地人任职倒还好说;若是外地人任职,如何证明,就要全靠任职告身和路凭。上面详细写了该员之籍贯,相貌等等,以防止有人冒充。——这并不是没有先例的,最有名的当属源义经,他在逃亡时,路过淡路,被关所部将盘查,就冒充过家臣武藏坊弁庆的随从,逃避检查,最终蒙混过关。

室野平三年少时,在寺院当过几年沙弥,跟着师傅学过汉学,念过《千字文》、《世说新语》一类的蒙书,认识字,文化程度比旁边两个只会舞刀弄枪的粗人强太多,认认真真地看完后,交还给高师盛,重新见礼,说道:“保司,还请随俺来。”

···········

室野平三把高师盛领到北边的外房,先上台阶,打开玄关移门,介绍说道:“野山右兵卫大人走后,俺们又把屋内重新收拾一遍,庄头要觉得短缺物件,俺们再去办置····左边是次间,前面是裹座敷。”

青木大膳见过高师盛后,本想转身回房,但弟子北庄万次郎暗中拽着他的衣袖,不让他鲁莽行事,免得恶了新庄头。之前两人就因为这等事情,吃尽了苦头。

青木大膳虽本性如此,但也并非听不进人劝,见自家弟子执意坚持,无奈只能冷着张脸跟着众人后面,鱼贯而入。

屋舍内的地面铺有大块的叠敷,也就是榻榻米,为蔺草编织而成,踩上去柔软舒适。

正对着门,背临墙壁,摆放了一张案几,案几后是壁龛,也是晚上睡觉的卧榻。正中悬有一幅落挂山水画,没有落款盖章,骏府聚集了不少落魄公卿,许是这幅墨宝就出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殿上贵人之手。

左侧是押板间,一般用来放置屋主人最为珍视的物品,以武士身份来说,一般会将佩刀或是兜帽、茶具等物品陈列物品;右侧违棚则来源于宋朝,多是摆放一些装饰**物的场所。

此时押板间是空的,先前的私人物品都被前任庄头野山右兵卫带走,倒是方便高师盛摆放物品。违棚内堆放了不少杂书拾遗,看得出来前主也是好学之人,笔架上放了几支毛笔,另有砚台、镇纸等物,摆放齐整。

这些文房用品,都是骏府出钱采办,每半年下发一次,通常都是不太够用的,这就得个人出钱自己买了。

卧榻旁侧,墙角处,放了两个竹苇编成的箱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日常生活起居的住所来说,不但地方够大,而且生活设施也很完备,尽管看起来有些破旧,但高师盛很满意,这种规格的武家屋敷已经很上档次,庄所地处远江、三河两国交接之处,常接代三河国人参觐,骏府才特意拨款整修,不然高师盛即便是庄头,最多也只是自己睡个小长屋。

室野平三先请高师盛落座,又招呼青木大膳师徒帮忙,三人将两个箱子搬到案边,打开来,里面都是各类整理好的卷宗,桑皮生纸书写。每卷文书都被匠人做过简单处理,质地坚韧耐磨,可以保存数年如新,极为适合当做书写卷宗的文纸,缺点可能就是颜色发黄,价格偏贵。

他从箱子里取出最上面的一卷,放在案上,展开说道:“这些都是本庄历年来的文书了。有些是以往替村人出具的状文,有些是骏府传达下来的敕书、公文。”

管理庄田的保司代官,作为分布最广的基层官厅,庄所不但张贴幕府守护的重要公告,百姓服普请役完后开具的凭据也要一并保管,如有遗失,骏府方面对这种失职举措,历来严惩不贷。

高师盛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核对该年的各类请役书有无漏失,然后写一份交接文书回呈骏府。

如果有遗失等事,骏府方面立刻开始派人过来核对,若所言属实,剩下如何处理的过程,就与高师盛无关;但若是交接文书无异议,那年底审议出现问题,哪怕是前任的误失,也要由高师盛自己负全部责任。

高师盛扫了一眼卷宗,展开的部分起头写道:“免普请栋别如下·······”

治部大辅柄国以来,为休养民力,并显仁德,常有赦免役钱之举,特别是每逢灾乱过后,更是如此,去年夏天暴雨引发远江国天龙川等水河泛滥,摧毁良田甚多,河川两岸百姓流离失所,这一份就是今年正月响应朝廷改元,颁布的免除灾民普请劳役和栋别钱的赦书。

敷知郡受灾较轻,符合条件的人数不多,大部分人只是被免了栋别钱,普请劳役还是要服,毕竟整修被水患冲垮的道路、庄田也是需要足够的人手,才能按时完成。

高师盛大体看了看,箱中卷宗甚多,恐怕没有几天是看不完的,也不打算当着三人的面前细看,笑道:“眼下天色渐晚,这些卷宗明日再看也不迟。”

实际上才刚到未时,离天黑还有很长段时辰,但他既然如此说,三人作为下属,倒也不好反驳,室野平三陪笑说道:“是,是。”将展开的几份卷宗收起,拿草带扎好,重新放回箱中。

高师盛平易近人,没有端着架子,上前帮手和三个人一块儿,两人合力搬一个,将两个箱子搬回原位。

伸展了下筋骨,高师盛说道:“我听老丈说,今日附近有净土真宗的高僧开坛**,不瞒三位,我自幼也随家慈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是无事,还请给我做个向导,带我前去参拜一番。”

室野平三等人自无不可。

刚从后院出来,前脚才迈进前院,一个人跌跌撞撞,惊骇失措的从门外奔进,高声嚷道:“不好了!打起来了!僧兵们打起来了!”

注释一:今川义元的官职里除了远、骏两国守护外,还有上总介和治部大辅的官职。

注释二:战国时期,各家大名根据军役和天灾兵乱,或多或少都会适量免除各种杂税,至于究竟能免多少,能否真的贯彻执行,很难说。

税收最稳定,也最得民心的可能就是北条、今川、朝仓这种率先更为战国大名,本领一元化,不用长期作战,又有水路开展贸易赚取贯钱的大名才行。

注释三:净土真宗就是大名鼎鼎“斗宗”强寺之一的一向宗,其余两家是日莲宗和临济宗,前者烧讨过一向宗的山科本愿寺,后者多次带僧兵进入京都弘(打)扬(砸)佛(抢)法(烧),劝(恐)民(吓)向(朝)善(幕),一休哥就是临济宗的高僧大德,还亲自拿刀下场,劝贼向善,和劫道的匪徒四四六六划过道。

近畿地区只能有我寺家一个扛把子!!!

其他如真言宗高野山金刚峯寺、天台宗比叡山延历寺,也都属于善战者有赫赫武功的宝刹名山,当真是金刚怒目,我佛慈悲。

当真是拳打京都养老院,脚踩奈良幼儿园。从天而降的掌法没人见过,五十米长薙刀物理学超度,人人必修。

注释四:桑皮纸究竟在战国时期是否大规模使用,质量如何,散人并不清楚,不过自汉代来时桑皮纸就一直使用,到民国时期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注释五:天龙川,远江国境内最大的一条水源,经常泛滥引发水患,不过也因此,川岸两侧土地肥沃,适合耕种。

永禄元年东海道有没有下暴雨,天龙川是否大规模泛滥,引发洪水,散人亦不知晓,小说戏言,不足为真。

注释六:歌舞伎十八番之一《劝进帐》,就演绎了牛肉丸逃亡路过淡路国被病娇哥哥手下的部将搜查的故事,很好的艺术题材,可惜某知名画师只画欧陆故事,舍近求远了,舍近求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