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之高氏物语 > 第十二章欲取郡乡为宛行

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十二章欲取郡乡为宛行

作者:蓬莱三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8:50 来源:笔趣阁

“女婿养子?”高师盛愕然过后,定下心神,转念想明白了,答道。

“此必然是井伊家不愿让高氏进入引佐郡,可又见我的徒众已经擅入郡里,占据要冲,修筑庄园,才想要将用联姻的手段将我收拢为一门众······至于迎立我高氏子孙为家督,窃以为绝不可信!”

“为何?”

“井伊直亲以有一子,再过上几年就能元服,到时候直平公将之收为养子,许诺自然也就无法作数,况且我两年前便已经成婚,即便成婚也是侧室,庶子如何能够当井伊氏的家督?”

高师国对自己孙儿的判断很满意,做人处事,正该谋而后动,若是闻言辄喜,见小利而忘命,只能说是个目光短浅的势利小人。

高师国拈须笑道:“不错,我也是以此来答复对方,可井伊家坚持希望你能入继,你觉得是为何?对於本家又有何利弊?”

“井伊家所为当是一来,为了避免宛行分离,引狼入室;二来是为了能够快速弥补,因出阵信浓而折损的人口。”

高师盛手下的上千徒众涌入引佐郡,再加上有高师国、朝比奈元长两人在背后面推波助澜,井伊家一个应付不当,就有可能真的被反客为主,让外敌将引佐郡割裂开来,篡夺了井伊氏的家业。

反过来说,若能将高师盛并入为一门众,不仅可以避免宛行丢失,还可以补充出阵信浓而折损的青壮。

地头武士看重名田,而豪右国众则更看重领内的人口数量,人口越多,庄园开垦名田的数量才会越快,征调军役杂兵的数量才会越多,可以征收的年贡自然也会增加。

丁口大量损失,如果光靠百姓自己缓慢恢复,最快也好十来年,才能让一个孩童长大成年,其中还伴随着不低的夭折率。

吸收外来人口,恢复减少的民力,就成了最合算的做法,但流民多是临近郡乡的百姓,时长有豪族为此产生争斗,故而今川家为了减少纠纷,一直严格限制百姓流亡别郡,同样也禁止豪族随意接收大量流民入境,一次来均衡各郡豪族的势力。

井伊家有迎入高师盛做养子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

“至于承继家督之位,大抵最后会不了了之,立嗣之言实难为信,反而要招致骏府的不满,此为弊端。但如果此回联姻成功,本家就能将势力范围扩张出去,一举打破远江豪族的压制,与三河樱井松平氏接壤,进而将整个敷知郡收入囊中。”高师盛答道。

武家为了应付继嗣问题,演变出来各种后世看来稀奇古怪的手段,比如兄长收养亲弟,祖父收养外孙,嫡女嫁给庶子,女儿嫁给孙子;不断过继傀儡家督,而真正的本家担任家宰,操纵家中事务,甚至还有大名反向入继家臣,让家臣入继主公家中,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骏府城目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法,如果井伊直平收养自己曾孙儿奥山直亲的儿子,将重孙当做养子,那继承家业的优先权,就会自动排在高师盛儿子的前面,所谓立为家督,就是个笑话罢了。

高师盛与次郎法师成婚后,骏府便无法通过联姻手段,吞并掉井伊家,甚至为了避免井伊家与高氏合流同宗,势力过於膨胀,还会主动支持奥山直亲之子,来继承井伊家。

可以说,井伊家若是达成了图谋,简直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全部的利益最大化。

远江高氏这边,亦是要有所收获的。井伊家有意割让的领地,躲在临近敷知郡与三河国的地方,高师盛的领地就可以将整个敷知郡围拢起来,在本家的支持下,慢慢地进行蚕食鲸吞,敷知西郡称得上名门的武家,唯有滨名氏一家。

但滨名氏宗家暗弱已久,早就被各家庶流架空,分家们为了湖北的宛行地,争斗不休,绝非是高氏一门的对手。

只要将整个敷知郡,变成远江高氏一门的宛行地,引马城的本家就能成为真正可以比肩松井、朝比奈氏的縂旗头。

高师盛也可以从中分割到,最大的一块宛行地,甚至可以借助女婿的身份,来对井伊氏的家事指手画脚,有井伊家的支持和调解,也更容易在引佐郡站稳脚跟,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郡乡排外,以及争夺水源、开垦名田而引发的百姓一揆。

“如此,待我上承骏府过后,若是治部大辅没有袖书传下,这桩婚事便就这么定了吧?”见自家孙儿明白了此事的重要性,高师平也就不用多言。

骏府这些年,仰仗高氏的地方还有很多,料来也不会过於驳斥此等提议。

高师盛答道:“悉听祖父大人安排。”

纳娶侧室,并非是他个人之事,身为武家嫡系子弟婚姻大事,也是家中用来进行利益交换的筹资。

之前家中同意他迎娶公卿姊小路家的女儿千花院,那是为了避免他妻族势力过大,反过来威胁尚家督继承人的位置,现在纳娶井伊家的次郎法师,则是为了扩张宛行。

高师高终究年纪大了,坐的时间太久,就有些精神不济,他最后说道:“你若押领引佐郡,不可不提携家中的从弟们,你来之时,我已经让家臣选出一些才器足以出仕的子弟,待临走时,可选出一些合用之人,跟着同去赴任,也好作为家臣郎党。”

远江高氏延续了镰仓时的武家风俗,凡有出仕必登用同族为家臣郎党的传统。对家臣团的出身来历极为看重,高师盛现在麾下的这些人在高师国看来,皆不如同宗族人可信。

分出一部分庶流子弟,既可以担任高师盛的谱代家臣,同时也可以为本家分担部分压力。

“诺。”随后又问道:“孙儿此行前往骏府,不知祖父大人可有话要嘱咐?”

“谨言慎行。”高师国说完,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去了。

佛堂外夜色已至,院中也已经有婢女点起长明风灯。见到自己祖父有些乏累,且没有其他事情要交代的了,於是恭谨拜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