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之高氏物语 > 第三十六章牍札借假食,高氏又一人

郡里传命的速度很快,传马使番来到的当天,就开始派遣人手,下往各乡督促赈灾。

许是苍天神佛看到今川家赈灾的决心,或者平山村百姓想要祭祀三宫,让源尹良大将军暂息怒火,天虽然仍旧阴沉沉的,但雨基本算是停了下来。

一事不烦二主,此回负责平山乡的正是负责“宗论”案件山内通判氏丰。

按道理巡视灾情,本应该是民部丞责任。

民部负负责管理地方户籍、租税、交通、建设、赈灾等工作的部门。因为是担当朝廷的税收工作,因此是仅次于内务、式部的要职。五奉行的前田玄以叙任民部卿法印,谒见太阁丰臣秀吉的松前庆广担任民部大辅,秀吉的黄母衣众青山一重担任民部少辅一职。

前田玄以、青山一重两人皆是丰臣政权中的重臣家老,支配虾夷地即后来的北海道的松前庆广,名义只领有一万石,但实质作为北海道唯一的独立大名,控制领地高达二十万石,同时藩内还有礼髭、大泽两大金砂地,掌握着陆奥地方与虾夷东蛮的贸易路线。

由此可见,民部官途的重要性。在今川家的官途体系中,民部官受勘解由使厅管辖,山内氏丰作为检非厅通判,是没有权利插手民事,不过这是郡守朝比奈元长亲自指派,除了赈灾事宜,山内通判还携带对善秀寺坊官矢田作十郎的缉令布告,所以郡中也没有人站出来,表示说不合制度这类话语。

当车队再次抵达庄所门外时,附近农田忙碌抢收庄稼的百姓,纷纷退避,跪拜道旁。

通判郎官出行乡下、为王牧民,代表的是郡守、骏府乃至是幕府和朝廷的脸面,仪仗威严,端庄肃穆,山内氏丰身穿黑狩,戴乌帽,佩太刀,牛车前后皆有旗本足轻,执幡护卫,两名小侍敲锣开道。

书役室野平三听见院外声响,急忙忙放下手中毛笔,从院内匆匆跑出,顾不上再帮来庄所领取救济的乡人记录‘借札’,拜倒在地:“不知郎官前来,下吏未能相应,尚乞赎罪。”

山内通判虽是武家子弟,但也是从微末小吏辛勤奉公,一路升转官途才叙任郎官,对室野书役这种忠恳老吏,并不歧视,相反十分敬重,吩咐左右扈从让开,自己亲下牛车,上前将之扶起,和煦笑道:“同为骏府奉公,书役何必太过礼谦。”

室野平三出来的匆忙,院门大敞。

山内通判朝院中看了一眼,见前院人头攒动,木村平六、新津孙一郎两名差役站在一栋长屋房门前,一边用漏斗帮乡人往布袋里秤米,嘴里还不停吆喝着让人排好队,旁边石板台阶之上堆放着四五表粮袋,已经空了大半。

庄所每天派粮都有限额,也难怪后面的人焦急,翘首观瞧,生怕轮到自己时正好派完了,连郡里官差到来,都顾不得了。

回廊式台上另置案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用来记录‘借札’,将来好作为依据,交付郡里和长田家,以示庄所差役没有上下其手,借机贪墨。

看到这里,山内通判这时才注意到室野平三,指尖袖口沾满墨迹,他老於历练,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於是奇怪地问道:“敢问书役,庄所之中那来的余粮派发?”

‘假借食’就是将种子、米粮和钱财,低息甚至无息派给百姓度过灾荒,等什么时候丰收了,在依据‘借札’讨还,如果连续三年内受灾,或者骏府没有派人讨还的话,便说明自行放弃向借贷者讨还的权利。

如果是借贷后,因为个人原因,导致破产而无力偿还,骏府方面就会收走名下的土地,当然会适当补偿破产者少量钱粮,并且破产者有优先租种权。

相当於是拿‘名式权’当抵押物,向骏府借贷。

《今川假名录》设立这项名目,为得就是鼓励百姓,向骏府借贷,而非座商。

庄所帮助郡国的民部丞,向百姓派发‘借假食’并不奇怪,不过眼下郡里的赈灾钱粮还没有筹措好,平山庄所哪里来的钱粮。

“前日庄头前往长田村巡视派粮,本郡首富长田氏家主,长田利氏先生见庄所钱粮不济,於是愿意散尽家财,向乡里百姓求购家宝,惠及后人。”室野平三这两日内几乎对每个来庄所借粮之人,都要说上一通,现在转述,更是利索。

“长田氏···家宝···”山内通判手抚长须,满腹狐疑,郡中首富长田家他是知道的,今年上半年郡里兵部、民部二曹还上门带兵上门“劝”走了一大笔“作矢钱”,听说家主长田利氏还被气的大病一场。

作为骏府官吏,他一向对唯利是图的座商很是鄙夷,更何况长田家还是放贷起家的无德豪商。这种灾年从来都是豪商们侵吞百姓,甚至是小国人田产土地的大好机会,山内家就曾因天龙川水患,欠过大宫神社富士家的贷金,利滚利下,连山内家这种国人众都差点招架不住,其他百姓下场往往是要被逼的破家失业,自卖为奴。

长田家不趁机拉高利息就算是善举了,怎么会一反常态的开仓放粮,求购什么家宝?

“唔···”

室野平三见山内通判沉吟不语,隐约猜出来了他的来意,心中忐忑又欢喜地想道:“庄头所言当真不假,只是未想到骏府的德政令这么快就颁布下来····只是不知能免除多少,哎呀呀,差点忘了,庄头嘱咐过,一定要为长田家向郡中扬名···”赶忙补充道:“小人嘴笨,说不清楚,郎官不妨移步院中,一观‘露布公告’,庄头将整件事情都写在其上,郎官看后自会明白。”

“前头带路。”山内通判无置可否,几名旗本随从着他一起跟着室野平三进了庄院。

之前官差尚在院外,里面的乡人可以当做不知,这会儿进来了,就不能在继续装聋作哑,呼啦啦地跪倒一边,口称拜见大人。

“郎官宽仁,让尔等免礼继续领取‘借假食’。”,山内通判和黔首答话有**份,摆了摆手,一直跟着他身旁伺候的小侍板仓四郎右卫门,立刻领会意思,上前一步替他向百姓发号施令。

得了命令,百姓们又呼啦啦地起身,连两名差役都自觉的退避墙边,老实站好,谁也没把这个肤色黝黑,身材矮小的郡里官差的话当真。

“郎官请随俺来。”室野平三恭谨地将山内通判一行人领到派粮那栋长屋门前,指着外间木墙上,贴着的几张露布,说道:“事情经过皆在公告之上。”

山内通判眼神不济,站在远处只能看的一串模糊字迹,靠近两步才看清,露布公告之上并非汉书写成,而是更容易让百姓读懂,通常使用的假名,这样即使不会汉书只会平语,五十音假名字母的人也能看明白。

不禁点头,对庄所办事严谨的态度很是满意,以往不是没有发生过,差役故意将公告写成寻常百姓不认识汉书,然后趁机曲解骏府法令。

十多年前‘三条一揆’就是因为近畿管领细川家的奉行欺百姓不识汉书,曲解法令,趁机加征加派,最后引起京都百姓骚动反对,导致三条大街被大火焚毁,大火连日,连王宫与御所都受到影响,自应仁之乱后少有如此骚动,震惊朝幕。

虽然‘三条一揆’不是发生在今川家治下,但还是引起了骏府重视,派遣检非违使判官下乡巡查,果然有不少类似事情发生。

震怒之下,相继有近百名奉公人受到严厉处罚,其中负责纠察廉政的一位弹正少疏和三名负责郡国风俗的勘解由使厅主典,因玩忽职守也被骏府勒令,切腹谢罪。

有此旧例,山内通判自是格外关注,仔细观瞧,待看到‘薛国大名孟尝田氏’与‘浪人冯谖’的时候,不禁莞尔,他熟读经典,见孟尝君田文与家臣冯谖“焚券市义”的故事被如此改编,也是顿觉好笑,不过却也对高师盛的看法,大为改观。

露布上虽然没有写,后来‘浪人冯谖’替主君‘薛国大名孟尝田氏’谋划的“狡兔三窟”,但他却是猜到,高师盛后续必然是以此为例,劝诫长田利氏,心中想道:“能以史家故事作为范文教导豪猾,劝民向善,不意三郎、五郎之后高氏子弟之中还有一位更了不起的后进英才。”

三郎、五郎都是高氏年轻一代的俊杰,按家谱来算都是高师盛的从兄弟。高氏三郎氏忠、五郎氏信俱以弓马娴熟著称,一同拜领现任家督今川氏真的‘氏’字为通字,受表兵卫佐的官途,现在骏府‘大岳众’内效命。

‘大岳众’取自平安朝武官,正三位、大纳言兼右近卫大将兵部卿坂上田村麻吕,讨灭的陆奥虾夷地东蛮首领虾‘阿弖流为’,又称恶路王的怪谈。

传说恶路王死后,恶灵附在首级之上,化为伊势铃鹿山的鬼王‘大岳丸’,作恶乱近畿。多次劫掠夺取属地上供京都的贡品。

田村麻吕二次率军讨伐,反被大岳丸用神通和三明之剑所败,无奈求助自己的侧室,能够施行神通力使役妖魔,被称为“立乌帽子”的第四天魔王之女——铃鹿御前。

在田村麻吕的求助下,铃鹿御前以阴阳术退治大岳丸,收服其为式神,充当田村麻吕征讨四方不臣的先锋大将。

田村麻吕得‘大岳丸’相助,累功被朝廷加封为首任征夷大将军。

以‘大岳’为军,今川家对替代宗家足利氏统御天下的野望,可以说是昭然若揭。

当世多以弓马武艺选取材士,名武士多是战场之上,冲锋陷阵地猛将。今川氏虽然罢兵多年,但在三河与尾张两国的边境,今川与织田两家依旧小规模的冲突不断,麾下武士郎党,围绕着大高城为据点,时长互相起衅厮杀,掠夺对方的妻女,以此炫耀自家的武名。

不少远江、骏河的武士元服后都会选择由家长带领,去往大高城附近,进行初阵。

高氏三郎、五郎兄弟二人也不例外,十五岁初阵,就曾合力,骑马冲阵,接连讨取尾张武士十於名,名声大振,也是因此被选入‘大岳众’,拜领‘氏’字。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勇将可募,王佐难寻。今川氏文风鼎盛,比起勇将更看重擅长治民的文吏。

山内通判转身下阶,伸手探入米袋中抓出一把荞麦粟米,不需观看,仅凭手感他就能摸出这是有些年头的陈粮,将之抛下,向室野书役问道:“赈灾的全是陈粮么?”

“不全是。”

山内通判拿起之前尚未写完的半份“借札”,长约三分之一尺的宽竹简,上面写着‘宇治村某某户九月二十八日领庄所“借假食”荞粟陈粮……’字迹到这里被墨渍污染了好大一块。

纸张不足,削竹为牍记事很是寻常,山内通判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放下简牍,又问道:“不知高氏右兵卫去了那里?”

来了半天,也不见高师盛出行迎,想来应当是外出去了,只是他此回有政令宣下,庄头不在,总不能就交给书役。

“庄头带领乡里的青壮们,去整修道路,排空田地里的积水去了……”室野平三伸手向南边的方向,指了指,说道:“早上天刚蒙蒙亮,就带着人手动身,现在应该还在平山庄储水池附近。”

山内通判听他说完,才注意到院内来领赈济的百姓都是老弱妇孺,就连院外的田地里的劳力也没有多少青壮,不禁大为好奇。

他不是没有帮着民部同僚,征发普请劳役,各村百姓历来都是想尽办法拖延抵赖,能不去就不去,毕竟劳役负担沉重。

说是给工钱,就那两三个恶钱能值什么,运气不好连恶钱都没有,即便说‘以工代赈’也未见得就有多少人愿意舍下田地,来领每天那点扶持米。

村人愚昧,高师盛能征集青壮服劳役,定然不会是空口白牙,拿话劝说,而是靠着长田家的钱粮,乖乖来服劳役,才有钱粮可拿。

这不是骏府发下来的赈济粮,想给谁都有他一人说了算。

山内通判对室野平三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去平山村找高氏右兵卫便可,书役继续派发赈济就好,就不必与我同去了。”

“那怎么能行,还是俺……”

山内通判拦住室野平三,不让他同去,说道:“我来过本乡多次,平山村在何处,还是知道的。”

说完,当随即督促室野平三快些书记,自己转身带人出院,登上牛车,让小侍在前重新开道,由着旗本足轻扈卫,顺着乡道径往南去。

注释:三条一揆原型是‘三条制札事件’,只查到‘三条制札事件で死亡した藤崎吉五郎の兄’。

《薄桜鬼》里也提到此事发生在慶応二年の秋,应该是起维新事件。

注释二:《今川假名录》有单独条例标注向灾民无息或者低息借粮种,不过并没有标注具体利率,也没说明,如果实在还不起会如何。

於是散人结合了破产条例,当做补充,大致历史情况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多出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