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之高氏物语 > 第七章聚族相居馆邑中

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七章聚族相居馆邑中

作者:蓬莱三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8:50 来源:笔趣阁

这才想起来让招呼几名回见组的家人,吩咐道:“将辎车找个地方放好,在把牛送进棚户里面拴好,这两头畜生赶了一天的路,别忘了多加点草料。”

牛身上的汗水未干,湿漉漉的,大井信政抹了一把,在门柱子上抹干净后,有些疼惜的嘱咐道:“夜晚天凉,记得把牛身上用干布也擦一擦,这么精贵的牲口,可不能叫它病了!”

说完,又是摇着头,一瘸一拐的回入内门侧塾房的屋中歇息,灶台作好饭菜后,自然会有人专门给他送进去,伺候着这个名下有两百石高宛行的里监门用饭。

相比较城中其他各里巷,高阶馆明显更加整洁有序。

馆内的主要道路笔直,铺着青石板。每天早晚,里监门都会安排奴婢打扫干净,今天也不例外,负责洒扫的奴婢见到高师盛等人路过,纷纷避让到两旁,俯首跪拜,等待这群武士走后才敢起身,继续忙碌。

高阶馆除去供回见组居住的兵舍区外,剩下的部分同样分作内外两层,外宽内小。外馆跟寻常的里巷并无不同,巷子两边都是高大的长栋屋宅,比户相连,列巷而居,排列的整整齐齐。

巷子中的空地处,都种都有树木,或桑或榆,也有橘、梨、这种果树,枝叶繁茂旺盛。

远望如冠盖相连,每当起风之时,飒飒摆动,响声不绝於耳,如同是出阵时的长幡旗帜,惹人侧目。

反而武家最喜爱的樱花树,却根本不见。让跟从在高师盛身后的诸人很是惊诧,对此高师盛也不知为何,也从无人跟他说起过为何不见樱桃之花,私下揣测,大抵是家中死板守旧的风气所致。

城中的所有规格,从城防守备,到桑榆树木,一如曾祖所留的之初的模样,即便这么多年间有所损坏,也都是竭力还原旧观,而非推倒这些腐朽旧物,革新来过。

在高师盛看来,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祖宗之法,纵死而不可变。

维持陈旧理念,虽然让远江高氏得以紧紧维系着跟分家之间的关联,在战国乱世中保守住了这份难得的家业。

可这种抱残守缺的行为,同样限制了家中的发展,宛行自迁居引马城后,除了自行开垦的名田外,就再也没能从骏府那边获得过恩赏加封。

这种不曾改变的风气,既让高师盛庆幸,又难免觉得厌恶。

庆幸是他也属于那种念旧之人,看到离别多年的居馆,仍旧像自己刚离开时那样,看着尽皆熟悉之极的人、景、物,不由让时刻忧虑的心绪,赶到了放松许多。

同时又莫名的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疲惫无力,法度二字带来那种深入人心的约束,绝非外人所见的那般,井然有序,全无半点后患。

这二百年来,试图逃离之人,不在少数,但真正是否有成功者,却非是高师盛所能知道的事情,或许有,但更多的大概是脱离宗族庇护后,就此消亡在隐匿中。

高阶馆内皆是同宗族人,高氏不必去说,都是本家子弟。大平、南、三户、国司、玉井这五家的族人,虽不见得都认识高师盛,但却是认得他阵羽织上的本宗家纹。

远江高氏各支的家纹大同小异,但本宗家纹多是白底黑色,以彰显源氏武家的出身,而庶流则是偏向青、赤二色,故而主从身份,很容易区分。

带人走在居馆廊道中,不时碰见有人从两侧的院中走出,或是从里巷外回来,一路上都是恭敬问安的声音。

有相熟的,知晓他到底是何人,见高师盛衣冠齐整带着随从回来,免不了要上前叙话,高氏虽然尊卑有序,但互相问安过后,攀谈就随意了很多。

有的叫他‘相马殿’的,也有称呼他为‘九郎’或‘大兄’的,前者多是比他年纪大的长者,后者则是辈分与他相同年轻人。

高师盛兄弟姐妹四人,他作为庶出长兄,不仅是三位弟、妹的兄长,更是远江高氏族中同辈中的长兄,这声长兄可不是简单的一声称呼,而是他要切实肩负起来,为这些同宗子弟张目的责任。

远江高氏内部的家法中,开篇第一条便是;‘家中和睦’四字,维持住家中和睦比扩张宛行还要重要,任何妄图形式,分裂远江高氏和睦的行为,都是最为大逆不道之事。

在这种家法约束的氛围内,远江高氏内部虽然仍旧有诸多矛盾存在,比如嫡系子弟欺压庶流的情况存在,但遇到外敌时的向心力,远远超过当世的多数武家。

高师盛自幼就没有主家长子的架子,故而在族中同辈间的名声甚好,加上他母亲时常散财有救助穷困族人的举动,还收养了许多失孤的族子,故而许多同宗都仰服其德,因而愿意与他亲善来往。

喊他一声大兄的武士里面,不少就是他母亲代为抚育长大的族子,说句情深意切,也不能算为过。

碰上叫‘相马殿’的多是长辈,高师盛就同样恭敬的回礼问好;碰上同辈兄弟,就停下脚步,与对方多说上几句,询问家中情况。

而今他名声大振,却仍旧能够放下身段跟这些碌碌无为的从弟们,和发迹以前那样攀谈,着实让不少人都受宠若惊,不过看到他身后跟着十几名随从,也都识趣的没有耽搁太多时间,应酬几句后,就拜辞离去。

北庄盛忠等人对自家武藏守这种和煦性子,早就见怪不怪,关注的更多则是居馆内,那些大大小小,随处可见的校场。

不远处的箭场内,一帮子临近元服的孩子,在落日的余晖中,由几名年迈的老武士的指挥着,对着远处的标靶,不停开弓射箭,惹得他们一阵观望。

不过当世武家,多以弓马之道立身,许多武士刚一元服就能跟随宗族长辈出阵骑射,算不让太过惊讶。

如岛崎景信、青木大膳这种天赋异禀,勇武过人之辈,往往在十四岁之前,就完成初阵,且能讨取敌兵首级,反倒是高师盛这种不谐兵法的,才是异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