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之高氏物语 > 第十五章濑户英雄志,明哲保此身

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十五章濑户英雄志,明哲保此身

作者:蓬莱三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3:19 来源:笔趣阁

商人濑户方久,也就是贷伴众的首领,跟着木村兄弟二人凑在近前,坐在庄所塾房门槛上,偷眼打量着这位新庄头。

面对这位新来的庄头,三人都打算说点什么,可高师盛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不言不语。濑户方久作为寄住的货郎,终究是比木村兄弟更想多了解一些,没话找话,开口问道:“庄头,听野山右兵卫大人说,你之前在骏府奉公?”

“对。”

“庄头,来俺远江这种乡下地方可还适应?”

“我就是远江滨名郡的高氏国人,回家乡任职怎么会不适应?”高师盛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会被派回远江担任代官,看来一眼濑户方久问道:“见面这么长时间,我还未曾问过你的名字,都不知你叫什么?”

“小人濑户新九郎方久,隔壁引佐郡濑户村人。”

“你是引佐郡人,怎么来平山庄贩货?”除了大座商外,很少有小商贩说愿意离开本郡家乡,在外讨生活,没有熟悉的差役和名主的帮助庇护,根本不可能竞争的过本地商人,这个年月可没有公平竞争一说。

座商招雇用心棒打手,可不全是为了看家护院。

“小人原本是引佐郡的有德商,年初骏府大人响应改元,颁布了一次德政令……”濑户方久为人精细,说到一半小心观察了一下高师盛的表情,确认听到骏府两字,没有露出不悦之色后,才继续说下去:“小人放出去的外债全都收不回来了,没办法只能宣布破产,带着纳屋的职人来远江、三河两国的边界贩货。”

骏府年初颁布德政令的事情,高师盛十分清楚,因为那份文书就是他帮着一起下发到骏远叁三国,只不过他负责的是向骏河颁布敕令。

有德商又叫贷商,豪商。虽然名叫有德,干的却是缺德的放贷生意。

放贷生意可不是一般小商人就能做的,必须要获得地方国人的许可外,才能在其领内收放债务,这点《今川假名录》中还专门单独列出一条明目,专门用以作为依据,裁决债务纠纷。

其次还要有充足的武力,保证能够强制收回债务,都是大豪商才能做这门生意,“豪”字不但指商人钱财众多,还代表着手下雇佣足够多的用心棒打手,数量可以比拟普通豪族。

也难怪,濑户方久在破产后,还能拉起一队贷伴众,牢牢垄断住了平山乡,这条交通三河国要道的贸易路线。

百姓同豪商之间从来都是纠纷不断,德政令这种最初因为百姓一揆而被迫颁布的法令,已经成了各国大名打击豪商的一种灵活手段。

任你是否富可敌国,德政令一下,轻则破财,重则破家。

今川家名下三国,因为德政令破产豪商绝非仅有濑户方久一人。

对此高师盛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说苍天好轮回,佛祖饶过谁,豪商们肯定是恨颁布德政令的今川家,那些借了高利贷,被豪商逼得家破人亡的黔首百姓又何尝不恨豪商们。

木村平六性格粗直,言谈无忌,拍着大腿起哄道:“庄头,你别听新九郎说的可怜,他以往逼债的时候可不是这么个模样,心黑手狠着那!”

听他话里的意思,濑户方久现在还干着放贷的生意,这倒也是一条财路,心中不由一动。

高师盛笑了笑,暂时不打算深究这个问题,岔开话说道:“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我的幼名也叫新九郎,而且在骏府城时还长被同僚们唤做相马新九郎,或者国盗斋。”

高师盛所说并非玩笑话,平将门的幼名就叫相马小次郎,而天下最有名的两位新九郎又分别是窃国大盗,於是他便有了这么两个没有恶意,却颇为尴尬的称呼。

“古有吕不韦奇货可居,遂为始皇相父。今有斋藤新九郎道三,京都卖油翁窃取一国,号为美浓蝮蛇,二者一古一今,一外一内,都乃是我辈楷模;伊势新九郎,区区山城浪人,今川氏家臣出身,如今后北条家坐拥关东,何止百万石,比之镰仓执权家也未见的逊色多少。”说到这里,濑户方久目光灼灼,很是振奋:“庄头又何必妄自菲薄,焉知你我等人之中,不会有下一位窃位夺权的国盗大名!”

“承君吉言,若我相马新九郎日后真能有朱紫之贵,坐拥万夫,必与你苟富贵,勿相忘,不让陈王故事专美於前!”高师盛听他如此大胆之言,不以为忤,反倒戏言说笑,要与他相互盟誓,富贵勿忘。

当世之风,皆好大言,可谓人人皆有窃国之志,濑户方久虽只是商贾,有此“大志”却并不可笑。

只是高师盛作为武家子弟,却很了解这两位新九郎的真实出身,远不是市井流传中的那般励志和不堪。

斋藤新九郎道三,一生名字改换的名字太多,不必赘述,其父松波基宗,是负责护卫王宫的北面武士,因为应仁之乱才家道中落,流落美浓,父子两代皆出仕长井氏。

他的师弟南阳坊,更是美浓守护土岐家的座上宾,斋藤道三远不是市井谣传那样,靠一手卖油手法纯熟,能将油通过一文钱的方孔注入容器中不使用漏斗而使油不洒出。

这种“唯手熟尔”的绝技就能出仕美浓守护土岐家。

另一位伊势新九郎早云,身份更是高贵,单看他的家名“伊势”两字,就跟浪人根本不可能什么关系。

伊势新九郎长氏,桓武平氏伊势流十一代当主,备中国高越山城城主伊势贞藤之子。成为兴国寺城城主时改名盛时。于京都参禅时取名宗瑞,自号为早云庵主。

伊势一族一直都担任着幕府侧近众的显赫职位,三代将军时,小笠原氏、今川氏、伊势氏三家合力重整节文,伊势氏一直负责主持幕府礼仪之事。

早云二十馀岁时获京都伊势氏同族的举荐,上京担任将军足利义视的专用引见人,负责批示各大名拜见征夷大将军前的核准请状书,自身仍然继承备中高越山城三千石的俸领。

失去领地,那是在应仁之乱以后的事情。

应仁二年,奉将军御令,循东海道东进,前往关东镇压伊豆国堀越公方家中的内乱,伊势长氏到达骏河国今川馆后,投靠骏河守护今川义忠,即现任骏府大殿今川义元的祖父。

准备通过自己的胞妹北川殿,请求今川氏出兵相助,镇压伊豆国堀越公方。

木村兄弟,没甚文化根本听不懂两人在嘀咕些什么,但还是知道富贵不忘、国盗大名的含义,两人扯着嗓子急叫:“庄头!庄头!这等好事,可莫要忘了俺们!”

声音太太,惹得对面念经的和尚们一起睁开眼,狠狠瞪着他二人,木村平八不岔,往地上同样狠狠地啐了一口,小声骂道:“真言宗的秃驴当真废物,有本事带人去把善光院烧了,乃公说不定还要高看你们一眼……呜呜”

木村平六比他沉稳,虽然也瞧不上那些和尚,但也知道他们不是庄所能随便得罪的,连忙捂住兄弟的嘴不让他,继续胡说八道。

“平六,你且放开他吧!平八你也噤声,莫要再胡言乱语,新九郎志向远大,我远不如矣!”

平六遵命放开自家兄弟,平八被放开后,抹了把嘴上的唾沫,也没有言语,不知不觉中,高师盛已经在二人心中建立起初步的威信。

只是这三人都没有察觉到。

“那庄头的志向是是什么?”濑户方久等三人对高师盛也颇为好奇,不由齐声发问。

“这不就是我的志向吗?”高师盛神情复杂,指了指身旁关所院门。

濑户方久三人面面相觑,放着好好的骏府奉公众不做,来远江这个乡下地方当个庄所代官,这算何志向?只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怎么这位庄头偏偏要反过来干。

木村兄弟二人,藏不住心事,都是一脸不以为然,差点就直接问:“难道你的志气就是回远江国老家当个小庄头吗?”

“在骏府城做事,吃的好,住的好,给的工钱又多,以往郡里奉行所里来人,俱是高头大马,羽织华服,小人每次跪在一旁候命,不知多羡慕,这才是真正的人上人!”原本躲在门旁塾房里避风的新津孙一郎,听到几人的对话,也忍不住探出头着凑趣道。

濑户方久老於事故,立刻听出话里的言不由衷,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现在庄头的志向,可算是达成了吗?”

高师盛沉默片刻,遥望天中明月,悠悠吟叹道:“生者必灭,释尊未免旃檀之烟,乐尽哀来,天人犹逢五衰之日。”

木村兄弟与新津孙一郎都没读过什么书,抄手闲坐,不解其意。

濑户方久虽不知这句话到底是何人所说,但他听平家琵琶曲时,女太夫有时便会弹唱到此句。

此句出自平安时代中期的学者和诗人大江朝纲所写的愿文,后被信浓前司行长收录进《平家物语》中传唱。

大江朝纲以此句来感慨故友菅原道真,不通权变,以至于被贬太宰府。信浓前司行长借而隐喻伊势平家的盛极而衰,高师盛此时吟诵,表达的是自己,想要在今川家命中注定的衰亡中保全性命。

其中的意思,高师盛自然不会与他们解释,也无法解释,只能是远望月明,唯有默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