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之高氏物语 > 第五十二章一战克复五城地

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五十二章一战克复五城地

作者:蓬莱三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3:19 来源:笔趣阁

“不知与师兄一起领兵那位猛将,是安云郡内的哪家国人?城中现在是何情况?”高师盛客气两句,便就开始盘问底细。

“与贫僧一起统兵出阵的乃是大谷备前守宗直,亦是白马砦内一揆众的总大将,此回出兵,青壮、杂兵堪称倾巢而出,现下城内只剩下些老弱妇孺,贫僧愿为武藏守前去招降,只是城中多有我净土真宗的门徒,还请武藏守能否宽宥一二,不要人取贩卖······”下间赖庆说道这里,窥探一眼,见其未曾因自家之言不悦,壮着胆子,倡议道:“当然,贵军若是短缺钱粮,我自会督课他们踊跃捐献。”

两人正说话间,数人从山上下来,来到军前。

高师盛看去,见带头之人是内藤光秀,两三个山伏压着一人跟在他的身后,被押的这人披头散发,满脸血污,狼狈得很,然而铠甲精良,魁硕健壮,可不正是大谷宗直。

内藤光秀下拜,说道:“小人侥幸擒了敌将大谷宗直,献给武藏守!”

他久在信浓为盗,一眼就将逃亡的大谷宗直辨认出来,放开寻常杂兵一条生路,带人使用绳索、长枪将这名慌不择路武士,当场生擒。

高师盛转回头,再又上下打量大谷宗直。

大谷宗直被两名山伏压着,跪在地上,愤恨难平的仰着头,冲着下间赖庆怒目而视,若非是对方带兵乞降,自己岂会落败被擒,奋力反击未必不能杀出一条血路,退回城中坚守。

见高师盛只打量大谷宗直却不说话,小野忠明猜出了他的心思,心道:“武藏守必是在犹豫是否要招降此人。”

招降大谷宗直有两个好处。

一则,可以让安云郡内的反乱豪族知道,今川军不是滥杀之师,他们只要肯投降就会有活路。二则今番犀川岸边之战,高师盛虽然堪称大获全胜,可出阵的一揆众并没有被全歼,原先被大谷宗直留在最后当做殿军的二百余人,在被北庄盛忠击溃后,会合了其他败兵四散逃去了回了山城中。

内藤光秀兵少,不可能全部截杀,能擒下大谷宗直已算是颇为走运,这些逃走的败兵不过几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和城中老弱会合,据城死守的话,倒是个麻烦事,若招降了大谷宗直,大概率是能够无血开城。

不过话说回来,招降大谷宗直坏处也是显而易见。

大谷宗直是城中一揆众的总大将,且不说看他这个样子,定难心甘情愿地投降,万一是假意顺从,日后在找准时机再发动叛乱,可怎么办?

招降大谷宗直有利有弊,以现有兵力来说,肯定是弊大于利。

但朝比奈信置统兵在后,不日就能够抵达,待那时这千余一揆非但不是掣肘,还可以用作攻城的蚁附填壕,减少本部的伤亡,一时间拿不准主意,沉吟良久。

况且他对大谷宗直的悍勇,亲眼所见。若得其为臂助,说不得有望在朝比奈信置率领大军抵达之前,就能拿下千国城。

正当高师盛想要开口,让人大谷宗直松绑的时候,一人从两侧随从中迈步而出,说道:“贫僧有一议,奉与武藏守。”

说话之人,正是小野忠明。

不仅高师盛,身旁众人皆是纳闷,下间赖庆心道:“这个和尚突然出来,不知想要说些什么?”

高师盛似有招降大谷宗直之意,诸人皆能看出来,小野忠明此时出来献策,确是有些不合时宜,但在听了小野忠明所献之策议为何后,众人立刻了解他为何会提前出言打断。

“长年斋有何别议?”

小野忠明稽首先行一礼,随后才说道:“凡克敌之术,威势为重。白马坚城,若非用计破贼,敢请试问武藏守驱兵强攻,多久可以下之?”

“这······,恐难克城。”高师盛据实回答,如非城中守军轻出,仅凭这八百军势,可以说没有任何破城的机会。

小野忠明复问道:“白马以外,另有千国,黑屋、左户隐三座城砦,或是地势险峻,或是守御完备,休说我军一部偏师,就是丹波守率大军全数而至,也难说能否一战而克。贫僧所献之计,明公如采纳之,剩余三座城砦或会不战而降。”

高师盛大喜,问道:“是何计策?”

“主公可尽斩大谷宗直、一揆中的北信豪族国人,及军中武士、郎党诸辈,於城下累筑京观,传檄安云郡中各地一揆,明告喻之‘围而后降者不赦,有斩守将献城者,本领安堵外,另有重赏’,以雷霆手段,震怖其心,再行重利引诱,则贼虽人众城坚,不足守也!”

众人闻言色变,大谷宗直怒道:“我为主将,杀我一人可也!郡中国人何其无辜!”

小野忠明瞥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这么一个败军之将,手中用力捻动佛珠,咯咯作响。

战后杀俘的事情虽然少见,但又不是从未有过。

小野忠明此议并非全出自於公心,昔年武田家劫掠上野国长年寺的军势中,就有一队是大谷宗直带领,还杀死了和他一同守在寺中,等待兵乱结束的师弟,时隔多年,对方也与武田反目,或许早就不记得还有过这么一回事情,但他却未敢忘怀此等血仇。

他愤恨武田家,但现在拿这头纵横甲信山林中的猛虎,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先从为虎作伥的信浓国人展开报复。

再者,今川军上下并非甲信国人,与这些豪族之间没有任何的牵扯,不存在错综复杂的姻亲联系。把这些武士一口气全砍了,还能向武田家换取购赏,就算真的有什么首尾难以处理,事后也是武田家来处理这些烂摊子,那时候高师盛早就带兵回了远江,不存在任何后患。

反过来说,也正是没有姻亲关系,反倒是更难以保证降顺后的忠诚问题,某种情况下来说,战国乱世就是武家姻亲之间的相互厮杀,顺着谱系来论,指不定几代前的宗祖都是同一位大名,没有关系,代表的就是不可信任。

杀光其縂领,才能在吞并其众之后,放心驱用。

“这······”高师盛犹疑不定,实在是这么做有伤因果业报。

“孙子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此乃武田大膳惯用方略,贫僧不过拾人牙慧罢了!”小野忠明出言力劝:“正所谓小仁乃是大仁之贼!贫僧此策并非为害黔首百姓,而是为了解救他们於危难之中,两军交兵,难免有所死伤,今番一战仅我军就杀伤数百;翌日,围攻城砦造成的伤亡只会更多,若能以此辈首级,换得近万百姓安宁喜乐,这才是真正功德无量的善报!”

下间赖庆瞠目结舌,万没想到对面这个侃侃而谈的和尚,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避旁人,就如此颠倒黑白,想要出言反对,又怕牵连到自己身上,几次想要开口,都被诸人杀气腾腾地架势吓退。

高师盛的军略多为纸上谈兵,但孙子所云,三兵伐谋之论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攻城是万不得已的最下策,为何?敌人有城为持,一旦城坚粮足,守将忠勇,兵民齐心,再加上外有援军的话,往往延宕时日,久者甚至数月年於仍不能下,远者可看上州黄斑长野业正镇守的箕轮城,南抗北条、西拒武田,两家百万石的关东强藩都奈何不得,近有川中岛三次对峙,使得两军师老兵疲。

这次围攻白马砦,虽侥幸用计得成。可行军合战,不可能每次都指望出奇制胜,可想而知有过白马砦之战后,其余三座城砦的守军,必然任由今川军百般挑衅引诱,也抵死不会踏出城砦半步。

这要是围到城中兵尽粮绝,才能够取胜的话,既耗粮秣,又损士卒。况且今川军也未见得就能够真个把山城团团围住,更不必说,万一后勤补给跟不上,可能围城数月,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是以,小野忠明建议‘尽杀俘兵,围而后降者不赦’的策略,纯是攻心之计,其目的就是为了震慑敌城守将,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他请令将北信豪族出身的武士、郎党悉数屠绝,看起来杀戮甚重,实际上,还是可以称之为‘慈悲’的。

只杀戮北信出身的豪族国人、武士、郎党,而宽免其余从贼的之人,比如莲照寺的僧兵、飞驒兵,以及数量最多的普通百姓,饶其一命,可算是慈悲为怀。

不过与他口中所说‘小仁乃为大仁之贼’,没有多少关系,而是为了避免敌军同仇敌忾,将之区别对待,正是为了分化拉拢,使其内部相互猜疑。

促使怯懦犹豫之辈,率众献城,进而减少敌我双方足轻、以及信浓百姓的死伤,可以说用极少数人的首级,来避免更多人在本可以避免的合战中丧命。

高师盛行入信浓,见惯了流血伤亡,平素固然儒雅随和,举止犹如朝廷里的藤原公卿,实也有杀伐果断,他考虑了会儿,认为小野忠明提议杀俘,有伤善报,但却对接下来的战事应是有所帮助的,有利於己军速克安云全郡。

因而,虽然欣赏大谷宗直的悍勇不屈,却亦能收起爱才之心,颇为惋惜地了对方一眼,说道:“备前守死后,我当高搭法台为足下超度往生,不使之坠入六道沉沦。”又点指对面跪拜一排的信浓武士,语气漠热“尔等妄为武士,先叛主家是为不忠,复又临阵乞降是为不义,不忠不义之辈留之何用?便一并处斩,送予备前守为开路之鬼!”

大谷宗直惊怒,叫道:“杀我一人可也!杀我一人可也!”正是他立主出战,才招致惨败,而今听高师盛所言要将众人的死算在自己身上,如此业障哪里能够生受的住。

其余三十余名武士,原本听见小野忠明提议杀俘时,除去两三人,无不两股战栗,贵不稳当,又呼啦啦,趴伏一大片,哀声求饶,被扭送的士卒接连拿刀鞘打的好几人,口鼻冒血,才勉强止住声响。

原本这群信浓武士,看到高师盛沉吟不语,还心存侥幸,这会儿闻听噩耗,亦是再次跟着一起凄厉哀嚎,奋力挣扎,喝骂与求饶声混杂在一起,让下间赖庆面色惨白,他万没想到会是如此境况。

随着高师盛的示意,旗本们上前拖着这些武士下去,很快,他们的嘈杂的叫声逐个消失,又很快,旗本队先后捧着人头献上,连大谷宗直的在内,不多不少,整整好好三十三颗人头。

高师盛令道:“俘虏中凡为常备足轻者,悉数处斩,传报回执,将此事禀告朝斌丹波、小山田越前。再传檄安云全郡,明喻之:白马砦破,大谷宗直等授首,凡有阻我军者,后降不赦。”

在场的诸人齐声接令,随后小野忠明、大井盛朝二人分别书写军报和檄札,分别派人送去另外两军和安云郡各乡。

待军报都送达出去,高师盛才好似想起来,自己还未拿下面前的白马砦,对下间赖庆和善道:“还要烦请师兄入城走上一遭,替我劝降守军。”

下间赖庆呐呐无言,带着大谷宗直的人头,依令入城,过去不到半个时辰,城中守军便就开城降服,城中守兵、百姓跪伏地上,乞求宽恕。

今日抵达城外,天色刚暮就取下白马砦。此时朝比奈信置的主力,才刚入安云郡境内。

朝比奈信置接到高师盛的捷报,惊叹连连,对身边诸将说道:“何其速也!只可惜未竟全功!”

滨名信亲、上川忠弘、蒲原氏清等人皆以为小野忠明此计甚好,接下来的战事中受到的抵抗,会少上许多。

滨名信亲说道:“信州郡乡多山,城砦众多,我军所要将攻伐的,远非白马一城,用长年斋此策,正好可攻敌心,威加州郡,若能因而使一揆望风请降,既惜兵力,又可免得百姓妄受兵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