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黄巾少帅 > 第322章 黄昏才刚好

三国之黄巾少帅 第322章 黄昏才刚好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3:16 来源:笔趣阁

“这次南下,首当其冲应该就是最北面的鄄城……”朱儁指了指地图,管亥乐进和呼厨泉为二路军不在这里,在场的只有夏侯惇,种辑和田豫,当然还有军师程昱。

主簿李典过去帮管亥了,同时在那边担任军师的还有荀谌。

“要抵达定陶还要渡河,除非我们从陈留过去。”朱儁指了指地图,一条河横在南下的路上,不管是从北方南下,还是从东边西去都会被这条河挡住。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陈留郡这边出发,自东向西,杀向定陶。

刘岱部的主力,就在这里,直至鄄城的桥瑁部,还有冤句县的张邈部,也没办法忽视不管。

“自从刘岱举兵响应,便以兖州牧自居,连带张邈和桥瑁也在扩充兵力,总兵力三万人,其中一万人是新兵。”程昱也顺便把情报说明一下。

扣除这三万战兵外,还有两三万辅兵,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可能会发动的数万民夫。

这部分基本不用管,同时不考虑新兵,同时拆分三家兵力,那么其实也没多少敌人。

“所以本将的意思是,夏侯惇,你和田豫从东面绕过去,牵制张邈部。本将率军在北部与桥瑁部周旋。记住,只是拖延,不要力战。”朱儁看向夏侯惇。

这位是曹操的部属,后来也在军中效力。履历来说太浅,不过实力和眼光来看,比种辑强不少。

种辑是家学深厚,奈何出身太安逸,实力方面只能说还好,统兵太模板化,说到底就是没有真正上战场历练过。

是以可以的话不想分兵,若是分兵,矮子里面挑高个,那就夏侯惇。

至于田豫,今年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他来统军,其他人肯定不服气。

“将军,属下不懂。”夏侯惇性格比较烈,或者说有些莽,“我们明明可以直接击败桥瑁和张邈部,为何非要等别人来打?”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还有一路是从西面杀过来,直接朝着定陶方向进攻。

从目前的布局来看,他们这边反而是牵制,真正的主力是管亥那边。

“桥瑁和张邈的家人,在刘岱手里。”朱儁回道,“两人并不打算和朝廷为敌,尤其是张邈,已经私下找人,去洛阳找到羽林卫指挥使。”

夏侯惇闻言一愣,还有这事?孟德也是的,怎么不早点告诉他?

他却不想想,曹操和张邈私下关系的确不错,问题这也不是值得到处宣扬的……

再说这种事情,告诉朱儁,让他判断就好,夏侯惇本来没有统兵的权力,没必要告知。

“他们不会真的和我们打,最多是做做样子。真正的敌人,其实一开始只有刘岱。”朱儁解释道,“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了……”夏侯惇还能说些什么。

大军开拔,虽说是演戏,不过朱儁当然也不会优哉游哉去磨时间。

鄄城和冤句可以慢慢来,但廪丘、成阳和句阳三城却在攻打范围。

这不夏侯惇朝着西南方向进发,第一站就攻打句阳,朱儁南下,攻打鄄城。

或者说,他这条线,主要就是不断逼迫桥瑁后退,直至到成阳,退无可退为止。

管亥那边,自东向西杀过来,那么在前往定陶之前,乘氏县是绕不开的据点。

刘岱在这里,设置了重兵,人数在五千左右。就他那兵力,在这里设置五千已经算重兵。

再说,只要这里能拖住敌人,那么他随时可以从定陶,以及其他几县调兵支援。

“将军,前面就是乘氏县!”大军从泰山郡出发,过鲁国,经任城国和山阳郡,来到济阴郡边上。这一路过去,郡太守和郡王立刻投降,守军开始向前推进,接管当地防务。

为了避免后方出现问题,这几个新地盘暂时军管。好在军管的制度已经很完善,是以虽然严格一些,不过并不会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最多,是娱乐项目稍微减少一些。

“情况如何?”管亥不是第一次统兵,虽然没打过什么硬仗,不过也算老将。

“刘岱部在那边布置五千精兵,大多都是他麾下精锐。”探子当即汇报。

“将军,如今天色也慢慢暗下来……”乐进上前,继续下去,到乘氏县那边,大概已经天黑,至少也得是黄昏。

“我们害怕天黑吗?”管亥若有所思,“不,不如说我们更擅长在黑夜里进攻!”

毕竟就没有夜盲症,夜间训练也进行过不少,在黑夜里面交战,大家已经习惯。

当然,这种情况大概只能适应奇袭和反夜袭,正面进攻不行,毕竟真的黑灯瞎火的,容易误伤。

“乐进,呼厨泉听令!”管亥已经有打算,乐进的话倒是提醒他了,“尔等分别领一千骑兵,突入对方营盘!我方步卒,在后方会立刻跟上!”

“喏!”两人上前领命,同时也明白管亥的意图。只能说计划很危险,还要看对方的营盘到底是怎么样的。一般来说,拒马什么的肯定少不了,这样突入进去,怕危险性很大。

“乐进校尉,不如你正面突破,我在营盘周围射箭掩护你?”路上呼厨泉提议。

“记得阁下的骑兵,本身也有近战能力。”乐进才不让呼厨泉占便宜。

“话虽如此,本……本司马的士卒近战没有骑射厉害。”呼厨泉有些为难,他现在的身份是大汉军的别部司马。

麾下依然是匈奴骑兵,或者说,这一路过来,他们招募的那些汉军几乎都被分散到各部中。

就有种,自己忙活半天,给被人当了嫁衣的感觉。

不过到底是在里面,安插了不少亲信,真要有天离开大汉,至少有数千人跟自己走。

说起来也无奈,匈奴新单于,新左贤王和右贤王,如今居然要在大汉当将领。

关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居然也慢慢接受这个身份。

同时他们还入了太平教,学习道家经典之后,发现这玩意还真不错,逐渐沉迷进去。

就慢慢的,连杀回去,重新夺回权力,统御南匈奴什么的,都变得淡薄起来。

也觉得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后来觉得应该是大汉这边的生活太好,自己的待遇也很好,别部司马,校尉这样的级别,享受其实和以前当单于和谷蠡王差不多。

天知道以后,封候拜将的,生活会多么舒服,真就此间乐,不想回去了……或者说,把南匈奴融入进大汉,大家一起享福,这不是更好么?

只是现在有些为难,匈奴兵擅长骑射,也能近战,但肯定没有大汉骑兵擅长。

“无妨,将军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扰乱对方营盘,与杀敌无关。”乐进回道,“最多,我冲前面,刘司马(呼厨泉汉姓)跟在后面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