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奇妙动物园 > 第174章:区别

我的奇妙动物园 第174章:区别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3:15 来源:笔趣阁

开封金军投降后,陈逊组织恢复开封城秩序,好些实干的宋官被找了出来,再次启用,其中就有李若水。

在一众宋官中,此人能力、魄力、担当皆为翘楚,尤为突出。

其他官员要么能力不足,要么不想为陈家军出力,要么害怕金人秋后算账,大部分都有些磨洋工。可李若水不同,他是真心为民的好官,不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高,还调动了身边一帮官员和太学生,为开封城的秩序恢复出言献策、竭尽全力。

现在他已经被陈逊任命为权(代理)开封知府。

作为大半个本地人的李若水,加上其之前吏部侍郎(组织部实干官职)的经验,不仅很好的完成了陈逊的要求,还帮陈逊挑出了一大批实干、肯干、能干的官吏。

相比李若水,张叔夜就显得非常没有眼力见了,一个天一个地。

占据了内城之后,不仅不让陈家军进去,还将张家军全调了进去,之前搜刮的物资也全都运进了内城,将开封外城几十万饥民留给陈逊。

张叔夜其人在军事上确实可称帅才,但在民政上也确实很差劲。李若水在外城干的风生水起,几十万饥民不仅没有形成麻烦,还给开封城防守设施的恢复提供了巨大助力。张叔夜则只能和一些富商、高官、赵姓皇族留在内城死撑。

城外生产生活恢复的热火朝天,城内则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死气沉沉状态。水往低处流,人让高处走,那边更好,百姓自然会用脚投票。

最终,内城的百姓大部分都被吸引的跑出来求活。就连张叔夜带进内城的辅军,也被吸引的跑了出来,只剩下一万混吃等死的辅军留在内城混日子。

……

这一日,陈逊和手下将领聚在一起谈事,说起内城的张家军,孙正义愤填膺:“搞不懂这人,到底在死撑什么?”

“他在等其他勤王军。”裴仁回道,他和已经暴露的情报人员现在都被张叔夜排挤了出来。

好在还有一些情报人员仍然潜伏在内城,让陈家军没有失了对内城的耳目。

“勤王军?”

“郑州的苗傅又要过来了,明天应该到城西。”裴仁回道:“南边和东边一些勤王军也打算过来摘桃子,三个方向预估总计有三十多万兵力。”

“这么多兵力,怎么不去封丘?”孙正稍有些气闷。

金军知道失了开封,封丘成了唯一的生路,这几天都在猛攻封丘,柯雷不得不又过去帮忙,导致徐州第二批援军迟迟不能到达。

若不是因为人手不足,陈逊岂会容忍张叔夜一直占着开封内城。

“这帮子狗东西,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旁边的一个指挥使跟着骂道,骂完就看到李若水脸色有些难看,连忙解释道:“李知府,我不是在说您。”

“我知道。”李若水闷声应了一句,不再说话。

经这一下,其他人说话也注意了一些,不再骂骂咧咧。

“我们要是不让这些勤王军进来,他们不会直接开打吧?”孙正担心的问道。

己方算上之前支援过来的两万徐州新兵,主力只有两万五千人。而潜在的敌人,城外三十万,内城三万,差距悬殊。

“我觉得,内城的张叔夜必须尽快解决,否则我们若是真和城外的勤王军干起来,他在背后捅一刀子,肯定受不了。”一名指挥使提议道。

说的很有道理。

可他们都不知道,陈逊还在纠结要不要留在开封城。

在没下定决心之前,陈逊还不能和勤王军撕破脸。

“开封城对于我们到底是不是必须?”陈逊开口问道。

这话一出来,其他门倒还没啥,李若水先急了:“都督这是打算要走?开封城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您这一走,肯定又得大乱。”

作为前宋臣,他最清楚那些勤王军将领是什么德性,若是让他们入城,对于开封百姓的危害不比之前的金兵差多少。

这段时间喝陈家军接触下来,他惊喜的发现陈家军真的是一支仁义之师,让他在行事说话的时候会忍不住站在陈家军这边。

“都督,我们好不容易进了这开封城,走了多可惜。”有指挥使也不愿意这么轻易就放弃得之不易的开封城。

也就是在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下,陈家军才能以小博大、蛇吞象。搁在其他任何时候,凭借五千骑兵想要进入开封城,想都不要想。

“若是不走,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敌人可就不仅仅是金军了,所有的勤王军都不会愿意。”陈逊说出了留下来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众人听了皆陷入沉没。

这种数量规模的敌人,无解啊!

“我有一策,只要都督愿意启用此人,都督的担忧自然迎刃而解。”李若水突然开口说道。

“哦?先生但讲无妨。”陈逊想不到有这么厉害的人,而且他还在开封。

看向裴仁,裴仁立即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晓得开封有这么牛逼的人物。

“此人姓李名纲,曾任宋廷尚书右丞,去年临危受命,负责开封的防御,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李若水介绍道:“若有此人帮忙,以他的声望,必然能够统御城内城外的宋军,与我们共同应对金军。”

“李纲?!这种宰执巨擘,能为我所用?”陈逊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而且,他不是在夔州吗?”

对于李纲这样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还是听说过的,与他齐名的还有宗泽,都是文官中有能力、又主战的强势人物。

之前陈逊在广州的时候,开封的情报报告中还特意提过这人。

1125年冬,金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直逼开封。在宋廷一派慌乱情况下,李纲向赵佶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

实际上,对于这条情报,陈逊不是很相信,在陈逊看来,肯定是赵佶怂的不敢迎战金军,选出李纲来提议、背锅,这才有了之后李纲的超常发挥。

赵桓即位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背锅侠”李纲却力挽狂澜,惊掉一地眼珠子,硬生生的抗住了金军的攻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